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影评 (155)
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
《一江春水向东流》3个多小时史诗电影,看到昨夜1点多,终于看完。在白杨、舒绣文和上官云珠围着陶金飙戏的高潮之后,白杨纵身一跃跳入黄浦江,滚滚长江向东流,故事结束了。结束的甚至有点唐突到让我出乎意料和依依不舍。也许导演正是故意留下一个未能讲完的故事,以后的事谁...
(展开)
《一江春水向东流》影片分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1947年上映的影片,分为上下两集——“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原片全长7个小时,1956年剪成上下两集,共192分钟。 本片讲述了爱国青年张忠良与素芬结婚生子后不久随救护队前往汉口结果被俘,又去重庆报名考学无果,投奔上海旧识王丽珍,在其干爹公司工... (展开)黑白史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将小人物的悲苦放大为时代的悲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继《海边的曼切斯特》《奋斗》之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又为观众带来了一部长达192分钟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从三部电影的路线来看,艺联可谓用心良苦。以艺术水准极高、口碑尚佳的新片《海边的曼切斯特》开画,成功吸引了广大电影观众与与影迷的注意,为后续的艺术... (展开)资本、ZZD、人民的三重隐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能看出有删减,使得一些镜头衔接不够流畅,配乐多但不令人厌烦。演员刚出场时觉得素芬不够漂亮自然,后期越来越能吃她的颜与表演,但影片中演员表演始终具有明显的戏剧舞台感,现在看来过于浮华夸张,不过奶奶与表姐的表演不错,有细节表现。 故事就是一个始乱终弃的简单故事,... (展开)炸弹理论的伦理情节剧使用
战争史诗 伦理情节剧 一个英雄的堕落与腐化 对时代的描写入木三分: 日本殖民 把人当牲口 囚禁 奴役 共产党游击队反抗 国民党社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懈怠的工作 失业 物价飞涨 抗日新闻纪录片的插入 双时空 平行 对比 结尾交叉重叠形成冲力 戏剧性max 票房max 剧作最牛逼的点...
(展开)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这据说是南宋建炎年间的民歌。那个年代,强敌压境,二帝北迁,人民流离失所。 改编后成了电影的主题曲,也正应了中日战争~内战时期的风景: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团圆聚,几家流落在外...
(展开)
愁似春水,滔滔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题意蕴
黄浦江流滔滔东去,外战苦难亦成云烟云,略过中国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若难虽去,可幸福难寻,只剩满满愁痛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蔡楚生,郑君里,白杨主演的一部讲述爱情与亲情,揭示初心与坠落暗示人性与思考的电影,影片中导演以一种极其冷漠的方式向观众描...
(展开)
观影日记:时代与战争下的人物群像
故事梗概:抗战时期,张忠良和素芬因爱组成新家庭,一腔热血的张忠良离开了爱妻和新生儿参加救护队、走上战场。被日本人抓获而后逃生,无法在重庆军队报道,故而投靠了故交王丽珍。民营企业名存实亡,张忠良从不适到逐渐迷失自己。直到与素芬意外相遇,素芬发现自己的丈夫已经...
(展开)
江与月——中国古老意象下的情节史诗剧先锋之作
1.以影戏的戏剧性手法为基点,将中国最古老的意象——月亮作为传情达意的隐喻,以江水为物理时空的纽带,连接起上海和重庆两座城市的空间关系,既是历史长河的视听缩影,也是女性角色素芬最终感情理想破灭的归宿。 2.深受乱世佳人情节史诗剧的影响,开拓了中国电影历史叙事个人...
(展开)
哎哟喂这三个字完全可以概括这部电影。
人生都是戏,不会淡如水。精彩之处就是女演员四个字的台词:我要杀人。(每次看都觉得我这段的表演可以作为教科书) 其实我认为是一部喜剧。写实已经不配作为这部电影的优点了。反而现在很多电影都缺乏了这部电影本就含有的东西。 男主正是古今中外凤凰男的缩影,永远都会有这样...
(展开)
佩服素芬,但绝不会做素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素芬,一个中国传统文化认可的优秀媳妇。她的许多性格特点都让我们由心地佩服。勤劳能干,体贴丈夫,孝顺父母,爱护幼子,忍辱负重。她的美德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家人的爱护,更体现她在乱世中,仍拥有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慈之心。 但面对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