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死刑 絞死刑 (1968)

导演: 大岛渚
编剧: 田村孟 / 佐佐木守 / 深尾道典 / 大岛渚
主演: 渡边文雄 / 佐藤庆 / 石堂淑朗 / 大岛渚 / 桜井啓子 / 櫻坂由貴 / 鈴木久留美 / 足立正生
类型: 喜剧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68-02-03(日本)
片长: 117分钟
又名: Death by Hanging
IMDb: tt0063198
5星
37.4%
4星
43.3%
3星
15.3%
2星
2.8%
1星
1.2%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绞死刑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085 条 )

热门 /  最新 / 

20 牛腩羊耳朵 看过 2015-03-24 04:48:09

内景幻想中的演绎真实,外景现实中的梦中幻想,大岛渚用尽手段【开头的介绍,三一律,重复镜头,照片的回忆,超现实】混淆真实与想象的界限,以此意图解释人类内在纯粹的自我存在困惑以及外在种族社会国家裹挟下的自我认同困惑,最后把观众也拉进这场谈论中。纪录当下并凝练升华观点的最佳拍法。

11 荒也 看过 2013-06-16 10:40:36

被处以绞刑的杀人犯没有被吊死,醒来后丧失记忆。为再次实施绞刑而不得不唤起犯人的记忆。由此引发一连串的叩问。死刑的意义,国家主义,在日朝鲜人的歧视,神的存在与否,现实和想象的不一致性等等,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全盘人物的符号化。(无字幕,择日重看)

23 7级残废 看过 2021-07-17 23:42:02

冰冷的行刑室,这是齐泽克口中客观暴力的施展场所,是规训的最终环节,是不合格社会机器零部件销毁的垃圾场。这一切都要最终回溯到人类符号系统的最高暴力—法律。也可称之为某种意义上的大他者。你的行为无时无刻不被大他者影响,因为你身处符号系统之中。而R在绞刑后没有死亡,并以失忆者的身份复活。因为没有记忆与身份认同,管理者们教他说话,教他词汇、重塑犯罪现场唤起记忆,只为换回R的记忆与灵魂,以此来再次定罪绞死。... 冰冷的行刑室,这是齐泽克口中客观暴力的施展场所,是规训的最终环节,是不合格社会机器零部件销毁的垃圾场。这一切都要最终回溯到人类符号系统的最高暴力—法律。也可称之为某种意义上的大他者。你的行为无时无刻不被大他者影响,因为你身处符号系统之中。而R在绞刑后没有死亡,并以失忆者的身份复活。因为没有记忆与身份认同,管理者们教他说话,教他词汇、重塑犯罪现场唤起记忆,只为换回R的记忆与灵魂,以此来再次定罪绞死。R如同一个脱离于象征界的真实实体,重新接受符号系统的阉割,并接受他的命运。结尾被绞死后空空如也的绳套所揭示的,正是肉身早已死亡,第二次的绞刑所要消灭的是被符号阉割后的灵魂。这是影片大致的框架,之中填充的诸如R日籍朝鲜人的民族认同缺失、日本的民族主义意识、现实与幻想重合导致的暴力等元素也都颇有反思性。 (展开)

24 brennteiskalt 看过 2016-03-06 18:59:44

大岛渚在他新浪潮口味的[绞死刑]里讲述了一个卡夫卡式的作品。它看上去旗帜鲜明地在反对死刑,但真正的矛头是指向民族国家这种机构的荒谬。为了做到这一点,它必须解释杀人犯的动机,在这里影片兜了个大圈子。在想象中重建现实这一动机不仅费解,而且被生硬地嫁接了进来。光靠爱是无法为谋杀正名的。

21 欢乐分裂 看过 2019-02-23 17:48:09

身披荒诞喜剧的外衣,涵盖的话题和内容却异常丰富,斗室内的调度和站位编排精心,有强烈的戏剧舞台感。1、当灵魂和肉体分离,是否还可以确认“人”的存在,即——所谓“人”究竟该以何种标准评判;2、幻想在现实中所占的地位,当潜意识超越了现实,两者的界限不再分明;3、个体在宗教范畴和社会意义中不同的定义;4、朝日关系永远暧昧纠结的镜像;5、一桩社会案件折射的历史钩沉。

> 更多短评 1085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绞死刑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c. velasquez 2022-01-05 16:09:13

R为何无辜?(一个稍长的短评)

大岛渚的『黑太阳』:“只要国家使通过战争或死刑来杀人的恶行合法化,那我们就都是无罪的。” 当绞刑失效,罪犯昏迷,前所未有的突发例外状况使众官员陷入慌乱,试图用法律、医学、宗教上的阐释弥合那一裂缝,而意识形态原始创伤的荒诞剧此时才刚刚拉开帷幕。 在黑色幽默-惊悚...  (展开)
全自动NinGyou 2018-06-24 18:17:55

国家,民族,犯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似是在剖析在日朝鲜人杀人的动机,实际上是战后日本左派思潮对“对外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和“对内国家意志绝对服从”入木三分的批判。 可惜的是导演站在“朝鲜/在日朝鲜人是受害者”的角度,依然没有能让主角跳脱出民族主义的狭隘局限,结局看似是“自证的无罪”,然而却毫无...  (展开)
持人的摄影机 2023-10-17 12:06:16

笔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①剧情概括:日本执行官们对强暴了日本女性的朝韩裔日本人R(但他并非是想主动生在日本,他的父亲是作为奴隶被带到日本的)实施绞死刑,但R却意外活了下来(不过R失忆了)。为了能再次合法地绞死R这些执行官各种试图让R恢复记忆重新认罪(期间闹出了各种搞笑,有些搞笑甚至挺超...  (展开)
子饭涨 2006-06-14 01:01:31

死刑讨论的时代

一个强奸杀人犯要被处决了。处决人这种事情向来都不简单的,生死仪式在这个时候不会因为人的罪恶而简化,相反还会有法律程序的复杂添加。比如在日本,就要有法官,有警察,有律师,有牧师,等诸多人等一起来监督执行这个仪式。   建筑本身是与众不同和与世隔绝的。一群人等...  (展开)
David Hu 2022-12-02 14:01:33

R与日本国:硬币的两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R就是具象化的日本国,日本国就是抽象化的R,他们是硬币的一体两面。R作为朝鲜人对两个日本女人犯下了罪行,日本对数十万朝鲜女人犯下了战争罪行;R经历了一次不成功的行刑,日本经历了一次不完整的改造;R在旧的肉体上唤醒了先前被压抑的新的灵魂、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展开)
woniu2048 2016-08-21 23:35:59

绞死刑

大岛渚这部影片充满实验性,开头部分探讨了重复死刑的法学伦理依据,本以为会沦入纯学术讨论时,笔锋一转,开始论证起了犯罪的可重复性,推导一种假设,就是重塑犯罪背景及条件下,偶然的案件是否会重现,这里却又突然使用起了超现实主义手法,真假变幻眼花缭乱,片尾处则进入...  (展开)
知识考古 2024-05-24 09:42:08

大岛渚与日本

《饲育》和《被遗忘的皇军》中的主人公,一看外形就能辨别出是一个贱斥的他者,而R氏已经不具有这样的外表。还不如说,这部影片从头至尾,R 氏都保持着一个积极的、凡庸而不具名的外表形象。那么,R 氏凭什么能够代表他呢?此处,大岛渚无意识地引用了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  (展开)
吞云吐雾狮子兔 2022-08-11 20:37:47

被抽象化的R

就随手写几点观感吧: 1.大岛应该是日本新浪潮导演中最叛逆的导演,这和他的学生时代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参加过学生运动,而且还当过学生运动的领袖,他对日本的旧体制有很深的排斥感,从他导演的《爱与希望之街》到《青春残酷物语》再到《太阳的墓场》,都能看出明显的批判性,...  (展开)
请阅读说明书 2021-07-30 10:27:17

不成熟的小看法

像是卡夫卡写的小说,如果不能证明R是R,我们就不能吊死他。 前半部分是荒诞的黑色幽默,一个小时的室内戏,调度,构图,节奏,故事,完完全全的大师之作,精彩纷呈的群戏不输1957年的《十二怒汉》。 后半部分虚实结合。 警察们置身于韩国少年R的回忆里搜索着一切的蛛丝马迹,...  (展开)

> 更多影评 16篇


讨论区   ·  ·  ·  ·  ·  ·

原创中文字幕 来自猫助 11 回应 2023-12-07 22:43:00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条)

关于《绞死刑》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绞死刑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