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的记录 短评

热门 最新

11 一只麦麦 看过 2011-02-17 15:16:23

燥热时节,最终终于“烧起来了”。片尾牙医下楼去,母亲背着孩子上楼来。电影并非探讨核灾难问题,而是揭示现代社会中传统观念的崩塌,纯净内心被迅速变化的外界冲击。尽管被视为失败之作,却标志黑泽的人道主义从民生现实转移到人性与精神世界,电影莎士比亚诞生了。

10 北野 雨 看过 2010-06-19 15:54:32

明明应该是毫无争议的黑泽明佳作

1 小A 看过 2010-03-23 12:15:42

9/10 黑泽明桥本忍小国英雄的组合本可以使故事更合理些,也许作为日本人的他们对这个故事感触更深。一如既往的精制作,只要给黑泽明一个好故事,他就能给我们一部经典电影。

2 把噗 看过 2013-07-05 16:12:27

开始觉得一般,后面越看越激动。一份绝妙的精神分析和社会学的分析文本。极其出色的人物群像:调度与心理刻画,三船敏郎的表演可谓登峰造极。一贯的人性剖析,而最末两次的楼梯交汇:放弃与希望。剧本创作上他者的介入已成经典,且看法哈蒂的《烟花星期三》,是偷师还是殊途同归,不得而知。

2 余小岛 看过 2018-08-10 23:41:30

简单把电影定义为日本对原子弹的恐惧后遗症是有失偏颇的,这分明是一片对人类前途未卜而担忧的赤诚之心。。当年正值美苏冷战,核威慑令所有人类都命悬一线。黑泽天皇拍下此片也是一片苦心啊。。但回头想想如今,其实也不比当年好到哪去。地球燃烧起来了。

0 上林苑 看过 2009-03-25 18:52:25

没想到黑泽对三船信任至斯,这个一贯以“过火”为演技标志的老年三船,还是很有说服力

1 吹热风的野草 看过 2023-03-01 12:03:25 广西

也许社会就是疯子的集合体,疯子聚在一起,互相争斗,互相仇视,互相谩骂,互相争夺,而他的整体作为一个集团,像细胞那样忽而散裂忽而又膨大起来,忽而膨大忽而又散裂开来,一天天这样继续下去。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社会吧。很可能在其中有个多少懂点道理、明辨是非的人,反而会变得碍眼,于是才造了疯人院,把他圈到里边去让他再也无法出来的吧。这样看来所谓幽闭在疯人院里的人倒是普通人,而在疯人院外边闹腾的人却是疯子。疯子在他是单个人的时候,会始终被人们当作疯子,但是成为一个团体,有了势力,说不定就成了健全人呢。大疯子滥用他的金钱力量和威力,指使那些小疯子胡作非为,人们反而称赞大疯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样的事例多得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也弄不明白。 到底是什么呀,简直弄不明白

1 左胸上的吸盘 看过 2021-12-23 18:48:36

看睡着了。我没看懂,黑泽明在《七武士》里已经证明他熟练掌握了一流的好莱坞式戏剧调度,但这部为何要大踏步的后退?难道是用这种复古的镜头语言来强调这个主题的本主性?故事以核爆十年后,一个老企业家出于核战恐惧胡乱花钱,和家人闹矛盾的过程,从核爆受害者的角度传达了些许反战立场。主要内容是一场接一场的家庭会议,每个4:3画幅里都有一个占据绝对视觉中心的人物,镜头也跟着他移动,这种镜头配上化老人妆吹胡子瞪眼式表演的三船敏郎,一种舞台剧式夸张的荒诞喜剧性,就跟黑泽明生硬直接表达的主题怪诞的混合在一起。子女们和私生子之间的利益纠葛是次要的,创作者更多借旁观者的角色们表达了对主角的同情(志村乔一露面就试图理解男主),然而主角的历史过往又是空缺的、心态是病态的,这个角色在这里只是黑泽明某种观念的捏造物,毫无现实感

0 megaclaudiolis 看过 2023-04-13 02:11:54 美国

4.5 诶救命,这不《存身》吗。手不受控制地点了五星,喜欢的。核恐慌的焦虑与疯狂是展现战后之迷茫、恐惧的社会环境的最具象化的载体,感觉两个对立面(精致利己们的过度恐慌vs温水煮青蛙的无知大众把预言者送入疯人院)都有可讨论的角度。剧本在不动声色的恐慌营造和中岛老先生的许多私生家庭人物关系上也下了功夫,subtle而有嚼头。变疯又何尝不是人体逃避机制对这种恐惧与迷茫的反应。被关进精神病院,幻想着自己已逃到安全的外星,从铁窗里看着“地球”燃烧,真是神来之笔。三船的表演奇奇怪怪【化妆请背一只锅,好似在over the top和动人时刻之间反复横跳,至于那些时刻,我愿称为“个人魅力”。这部更喜欢长时间停留在志村乔脸上的镜头,他演得好好。【三船as千秋实的藕兜桑并爆cei千秋实2x不知道为什么好戳我笑点

5 非想 看过 2012-03-31 00:31:05

好像关于原子爆炸后影响的片子都不够深刻包括平和叙述的《原爆之子》和激进混乱的《盗日者》,这部出于黑泽明之手的日本原爆后遗症讨论也显得平庸,整体上就是在展示一个臆症者,其实日本法西斯就是个臆症狂,军国主义的疯狂就是全民的精神病,而在战后这样一个畏惧核弹危机者是精神病还是日渐麻木的国

1 bloom 看过 2011-02-07 18:06:38

t7983f012c 个人痴癫的窘境是末日绝望情绪社会慌恐意态的聚汇,文明的重压是如何也逃不开的,突兀地想将之与蒙克和伊藤润二联系,身体扭曲畸变着张嘴嚎喊的人形,而尚且苟存安稳的众人也飘摇在惶惶的现实中。三船简直让人惊异。此片亦不圆满,却可堪与七武士并立演绎我心中的黑泽天皇。

7 琧婯 看过 2012-07-20 03:55:12

日本人遭了核爆就没完没了提 核弹弄死害怕,菜刀砍死就不怕了?绝对的受迫害狂,为此炸工厂再去迫害别人。。。死灰

1 润物 看过 2007-08-13 22:58:06

大师就是大师,战后后遗症到底对人们影响多大,看看就知道了,到底是真的杞人忧天,还是被逼的杞人忧天,没有答案,因为一切都是现实的存在.

0 乔大路 看过 2011-09-11 16:16:48

黑泽明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场个人的异化里程,以小人物反窥社会,这种民族特有的末日灾难感不经渲染也显得后现代感十足。这部里三船演的伛缕老翁和志村桥在《泥醉天使》中的疯狂医生简直是角色互换嘛:D

3 桃桃林林 看过 2011-08-24 20:02:45

黑泽明总是太高太远

1 Obtson 看过 2013-07-03 21:24:57

居然是一部预言警世作,建立在冷战期的基础上,就连人心都是冷的。三船弓着身子扮老,那副佝偻的样子比内心张牙舞爪的儿女亲切许多。看,地球着火了!可能正是本片的极端状态,让我喜欢不起来。

2 林西拿 看过 2018-05-27 14:59:24

他燒掉工場之後,要女兒告訴大家是他燒的。工人們問,老闆,你不管我們了嗎?第一次,他第一次顯露出對自己的懷疑,跌倒,在泥地中打滾,然後捶自己的頭,說,那我們一起去巴西,不止要救自己,也要救大家。最後他對著太陽,說,「地球在燃燒⋯生命還在延續嗎?」由此二處,可見黑澤明的偉大心靈。0927做完筆記,看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黑澤明的劇本也如此厲害,簡單說,就是別人做一倍的東西,他做三倍甚至五倍,有時覺得他囉嗦也是這個原因。保留主要情節外的支線、說教場面,反而體現出他的溫柔,他真的是莎士比亞級別的作者。

0 daangel 看过 2009-07-20 22:29:44

枯燥的前段,并不能抹杀结尾高潮的震撼,或许疯掉的是我们大多数。三船太棒了,49年演野良犬还那么年轻,六年以后就能演那么出色传神的老头,太服了

0 Sabrina 看过 2019-05-01 19:51:07

原子弹后遗症,而且年纪大了,并且资金雄厚,婚生、非婚生子女众多这些因素都成就了这个主人公的行为模式。

2 莱尼圆 看过 2013-08-19 14:31:58

年轻时风流成性老来又恐惧氢弹辐射,说是担心家人安危,多是强加私欲于他人,烧掉工厂更是如此。但他又有可怜之处,氢弹恐惧非他之过,子女觊觎遗产,精神病院结局也让人同情。黑泽明既批判自私偏执,又寄予人道主义关怀,这是“一个活人的善良呼叫”。 法院调解家庭纠纷,放大的是自私麻木的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