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春秋 All That Jazz (1979)

导演: 鲍勃·福斯
编剧: 罗伯特·艾伦·奥瑟 / 鲍勃·福斯
主演: 罗伊·谢德 / 杰西卡·兰格 / 利兰·帕尔默 / 安·赖因肯斯 / 克里夫·戈曼 / 本·沃伦 / 伊丽莎白·福尔迪 / 迈克尔·托兰 / 马克斯·怀特 / 威廉·勒马萨纳 / 艾琳·凯恩 / 狄波拉·盖夫娜 / 凯瑟琳·多比 / 安东尼·霍兰德 / 罗伯特·希特 / 大卫·马古利斯 / 基斯·戈登 / 阿兰·海姆
类型: 剧情 / 喜剧 / 音乐 / 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1979-12-20(美国)
片长: 123分钟
又名: 浮生若梦(港) / 所有的爵士乐
IMDb: tt0078754
5星
43.6%
4星
41.9%
3星
12.5%
2星
1.3%
1星
0.6%

爵士春秋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爵士春秋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684 条 )

热门 /  最新 / 

46 欢乐分裂 看过 2017-05-06 21:41:15

4.5;“你的肉体只是时光、不停流逝的时光。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披肝沥胆,焚烧自身殆尽,以抵抗生命的虚无,死亡的追逐;死亡是唯一现实,是最好的落幕,醉生梦死抵不过对平庸的恐惧;大量意识流的内心剧场设置得极先锋,歌舞成为内心戏和情感表达的最佳方式。

109 米粒 看过 2014-03-16 12:56:31

看完《歌厅》我说自己从没看过这样的歌舞片,没想到看完《爵士春秋》还是这样的想法。鲍勃福斯真的是编舞之王,现在哪还有歌舞片能这样如此地把肢体语言融入到叙事里,“人生就如走钢丝,其他时间都是等待”,影片的每一段表演,每一种剪辑,都透露着对生活的孤注一掷...

26 康报虹 看过 2019-04-28 12:11:55

在鲍勃·福斯导演兼编舞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时,他的第三部电影《伦尼的故事》也在进行后期制作,双重压力下,酒精、香烟以及各种药物压垮了他,福斯在突发心脏病后有了一次濒死的经历。 这段经历后来便被他搬上了银幕,尽管这部半自传性质的电影带有很强烈的自恋倾向,但相对客观,没有过度粉饰福斯本人的出轨行为。 除却本人,影片中的绝大部分角色都源于真实生活,可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并没有让《爵士春秋》走向传统传记片的... 在鲍勃·福斯导演兼编舞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时,他的第三部电影《伦尼的故事》也在进行后期制作,双重压力下,酒精、香烟以及各种药物压垮了他,福斯在突发心脏病后有了一次濒死的经历。 这段经历后来便被他搬上了银幕,尽管这部半自传性质的电影带有很强烈的自恋倾向,但相对客观,没有过度粉饰福斯本人的出轨行为。 除却本人,影片中的绝大部分角色都源于真实生活,可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并没有让《爵士春秋》走向传统传记片的泥潭,反而造就了一次形式主义的狂欢,快速的交叉剪辑让电影、舞台、现实、梦境交织在一起,死亡空间里丰乳肥臀的女人、滑稽的表演和台下哄笑的观众似乎指向了费里尼的《八部半》,不过这些更像是福斯的《阿玛柯德》——在弥留之际的追忆与回溯。 影片上映八年后,《爵士春秋》中的内容如预言般变成了现实,令人唏嘘不已。 (展开)

45 思阳 看过 2008-11-04 12:31:27

整个片子除了歌舞(主要还是舞,音乐实在不咋),就是反反复复的对死亡的恐惧而已。而且还恐惧得非常空洞单调。秀场的复杂性也仅仅生硬浅显的点到一些。论艺人人生的混乱,远远比不上《Velvet Goldmine》和《The Doors》。拍摄手法还行,很多smash cuts,虽然有点眼花缭乱讲得还算清楚。论整体水平,音乐,和深度,还是比《芝加哥》差远了啊。

6 焚紙樓 看过 2018-07-03 00:10:17

Joe的本性不是濫愛,而是缺愛。也只有這樣的男人,才會大期將至了,都仍妄想著用妄想「登臺」取代現實生命「下臺」的慌寥。

> 更多短评 4684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爵士春秋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6 条 )

Michelle 2008-05-02 20:41:24

在那些与死神形影相随的日子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等着这样一部影片,当我看到它时,我对自己说:“是它,就是它了。” 它不是励志电影,告诉人们吃苦耐劳以后,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却没有告诉人们,大量财富其实是在富人们的手中流转的,上帝随手丢下的几个馅饼,正好掉在某个“倒霉蛋儿”的头...  (展开)
Simona McQueen 2017-04-27 16:46:58

痛苦的回音

本文首发于深焦DeepFocus专栏 “丑闻!争议!戛纳居然也有这样的过去” 如果怂胆假设并且胡乱推证:1980年鲍勃•福斯(Bob Fosse)的《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斩获戛纳最佳影片的争议,在于导演的自我剖析能得到艺术层面认可;其二的争议似乎可以说是主观因素:当...  (展开)
mimidao 2007-05-06 22:53:44

官方的介绍真搞笑!

“没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帮帮忙,好伐!这挨得上吗! 短短的一段情色的歌舞剧是剧中最令人激赏的片断,爵士味的节奏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正是high到极点。  (展开)
StaeyNuoj 2017-07-08 13:46:31

“抽那么多烟,喝那么多酒,搞那么多女人,早知道会有报应的。”

当我听到那声“1,2,3,4”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不会是一部烂片,我爱《芝加哥》,Bob是个天生的百老汇台柱子。 Gideon的女儿在他的指导下跳着新舞,她问他,“你的现任女友不错,你为什么不结婚?” 他笑起来。 “我又不恨她。” “我知道你不恨她。” “所以我为什么要用婚姻...  (展开)
asdfg 2017-06-01 04:17:38

浮生若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只有一个想法,想一直无限循环到腻为止。生而为人,却灵肉割离,浮生不过如梦。以一段歌舞作为这场死亡的谢幕,自恋又自嘲,华丽又绝望,狂欢又哀伤。惧怕死亡,却又肆意挥霍着肉体,大概只有灵魂空洞的人才会这样。一生的功名利禄,在死亡面前渺小的不堪一击,弥留之际所...  (展开)
2022-08-12 08:01:29

Oh Wow Bye By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PCC# #Thefilmsofbobfosse# 第三刷,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影院三刷过的电影,实在太喜欢歌舞了,尤其是爵士,以至于我的闹钟都是《There‘ll Be Some Changes Made》。 叙事上以回忆为主,借以与死神的交流的形式完成主角对于性,婚姻和爱情的自我剖析,再以现实风格的“近期”作...  (展开)
疯狐狸 2020-03-30 12:24:47

舞台是他的理想墓园——浅析《爵士春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有一种独具特色的类型——歌舞片,而这部《爵士春秋》便属于一部另类的歌舞片。与《雨中曲》《音乐之声》这样的传统歌舞片不同,《爵士春秋》更像是导演用歌舞来展现的一部半自传故事。与平常意义的代表欢乐的歌舞又不同,它以痛苦为主体,晦涩地展现了一...  (展开)
小蚂蚁 2017-05-15 13:50:44

死亡舞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部探讨了死亡的歌舞片。 视频小哥一直在画中画说: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研究发现:濒临死亡的人会经历5个心理阶段,分别是否认、愤怒、交涉、抑郁、接受。 男主一开始对那段视频解说是不以为然的,戏谑,鄙视。直到男主心脏病发,住进医院,他开始完美的诠释了那段解说,...  (展开)
Frenemy 2017-05-13 22:40:19

對不獨特的恐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剛剛看完莫名眼眶濕潤 整部電影給人很震撼的視覺享受 富有年代感的色彩 剪輯很有呼應 主人公是個很有魅力的風流男人 對不獨特的恐懼使他彷彿成為了藝術家 他的藝術作品和生活都充滿了令人迷醉的性 但並不是性慾 他的舞蹈編排作品震撼有力 裡面的舞蹈非常有張力 好想再看一遍啊 ...  (展开)
KillerQueen 2009-04-28 00:23:36

为欢几何?

打五星是偏高.不过难得这么合我胃口.亦不为过. 浮生若梦这译名真好.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虽是应付之作.但就靠这个开头.也是艳绝古文的. 开头选演员.几个投资人在那讨论witch's tit.啊.让我想起了麦田守望者. 记得塞林格是这么形容冷的.如果是托马斯品钦,他会说冷得像企鹅拉...  (展开)

> 更多影评 56篇


讨论区   ·  ·  ·  ·  ·  ·

为什么这么少人看 来自随波逐流 2 回应 2024-01-10 15:04:17
CC蓝光发行日期:2019.1.29 来自晨晨晨 2023-07-29 23:25:24
迅雷 来自二囍 8 回应 2021-08-24 10:22:29
life is Jazz 来自 2021-03-08 16:16:49
女主角们的唇膏色简直太好看了 来自猫妮儿 2 回应 2018-06-27 13:52:18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7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爵士春秋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