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求生指南的影评 (14)

LORENZO 洛伦佐 2013-01-21 19:54:04

人心

在三个月一次的例行检查中,我坐在等候室里看着阿城GGD的大屏幕,上面跳动出一些督促同志群体定期检查的广告,以及一些数据,数字本身并不骇人,却真实得让人觉得可怕。 我清晰地看到从2008年到2011年四年的参检人数以及检出患衣原体、淋病、梅毒和艾滋的人数,其中艾滋患病率...  (展开)
Iris 2012-10-26 06:30:03

只是幸运

1.   去年,在诊所的实习做到一半时,我的案例里多了一位艾滋病患者A。A早早和妻子离异,数十年没见过他的孩子。在过去的10年内,兄弟3人和父亲也陆续因为各种癌症去世,同时他患有哮喘,背伤,腰伤,肥胖症,前年又查出了艾滋病,继而失业,心理状况为长期的抑郁症。作为一...  (展开)
神仙鱼 2013-01-22 19:14:19

Act Up

琐碎。 短评列表里看到的一句熟悉的话,抄在这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 前人站起来斗争做好了铺垫,后人不可辜负。 看着片子里他们一次次抗争一次次碰壁...  (展开)
seamouse 2013-02-02 23:52:54

素材为何止于1996年?

纪录片采用的素材约是从1987年开始吧,然后止于1996年蛋白酶抑制剂的效果确认和投产。 导演David France曾是《新闻周刊》高级编辑及《纽约客》特约编辑。从2000年开始,就开始撰写关于艾滋病和同性恋群体生存状态的调查报道。 那么,他是在自己的工作积累中,开始有意搜集和...  (展开)
双城 2012-09-16 07:28:10

活下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昨晚刚刚看过,片子信息量十分大,social activism, empowerment, neglect, human right, politics, AIDS, love, hatred, life, forgiveness. 我还需要时间去消化。 几个镜头: 1.当被问及你认为你是否能活到有效药物的出现时,贯穿全片的Peter Staley面对镜头忽然沉默,不,...  (展开)
瘟疫求生指南 2022-01-04 02:03:17

他们的墓碑将是整片大地

🎗 希望这儿的每个人知道 这不是马克.费舍尔的政治葬礼 他不允许我们火化或埋葬他的勇气 他对我们的爱 他会让大地收走他的身体 直到看到梦想实现 他要求举行这次仪式 不是让我们埋葬他 而是让我们纪念他不息的愤怒 这不是马克的政治葬礼 是杀死他的那个人的政治葬礼 还有其他...  (展开)
Baoyu Huang 2020-03-30 18:49:53

艾滋病最坏的时代,ACT UP 最好的时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瘟疫逃生指南》(美国,2012).这是一部极其震撼的纪录片,用历史影像,剪辑出一段慷慨激昂的AIDS抗争史。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AIDS出现后的十年泛滥成灾,药物研制缓慢,政府重视不足,社会对患者充满敌意与歧视,病人本身对疾病的了解也极其有限。鲜活的生命,就在死亡...  (展开)
ABreeze28 2020-03-07 09:27:25

瘟疫中的斗士

这部纪录片让我落泪,除了看到一场致命“瘟疫”如何被驯服,我更多看到的是来自多方的阻力。从act up成员组织组织非暴力游行,手挽手一排排躺在地上最后还是被警察拆开逮捕;到组织后期的内部分裂;再到那令我缅怀不已的群体性自治行动,为何是缅怀?因为我们没有,从没有经历...  (展开)
树溟 2017-05-16 14:52:59

Act Up

作为同志我力挺此片 不管怎么说,曾是那么勇敢的站出来,不俱火焰,不惧权利,团结一心 就像“911”事件之后这么爱表现表达的国家人民,我想同志应该也经历了一个较大的“疗伤”阶段, 嗯可以说这是个只是部记录美好部分的纪录片,无法想象背后的生活残酷与事后的无助与迷茫,不...  (展开)
lexrespira 2017-02-05 02:48:32

记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protest很有感染力 2,纽约这个城市的前卫与包容很动人。很多素材是80s的,那个时候不论是LGBT群体还是HIV/AIDS群体能组织起来为自己的权利上街游行,甚至直面政府官员,真是一大步啊。很多国家、地区,即使在21世纪也做不到。 3,HIV刚流行起来时的猖獗程度很惊人,仅是几...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林大火 2013-01-23 16:34:14

即便如此感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虽然几处看的我潸然泪下,但是之后细想,该片为了取得所谓的情感共鸣,而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事实本身。 为突出同性恋少数族群不懈奋斗的事迹,本片其实偷换了概念。通过高超的采访与剪辑,导演试图引导观众认为:正是ACT UP的不懈努力,换来了1996年的新药物,从而赢得了救治的一...  (展开)
问题少女李大枣 2013-02-06 23:03:58

当活人无法说话的时候,死人替他们发声

小时候接受到的艾滋病教育无非是三种传染途径,以及这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 记忆深刻的是有次在电视上看到央视 某 频道采访艾滋病患者,隔着不透明玻璃。当时反响很大。 以及报纸上常刊登某某领导看望艾滋病患者,并与之握手拥抱,以向公众传达不必对艾滋过于恐慌的报道...  (展开)
浮世鸿云 2013-03-18 19:56:12

《瘟疫求生指南》:那个疾病肆虐的悲惨年代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群身患艾滋病,求治无药走投无路的青年男女同性恋们,联合到一起聚集街头,向执政政府和医药部门进行抗议活动,对政府的不作为表示愤怒,对医疗系统的不重视,挪用研究经费大举揭发。不仅吸引来诸多旁观的科研人士加入到抗议的队伍中来,以自己的研究成...  (展开)

订阅瘟疫求生指南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