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生七年2 短评

热门 最新

9 亵渎电影 看过 2014-02-04 13:30:35

看到这里我才突然察觉一个人的巨变,很震惊,有些人的性格甚至截然不同了,但无一例外的是青春期,孩子们像点燃了荷尔蒙一样在自己的成长环境里尽可能的叛逆,但是前苏联的影子在他们身上依稀可见。有些人依旧在父母的翅膀下,有些人已经尝到了生活的艰辛,而我们80后呢?人生好平坦。★★★★

12 AH 看过 2013-11-06 14:05:42

7岁到14岁,他们的眼神都没有变化。

7 祎佐 看过 2013-11-02 02:14:23

有意思。所有人的路径已经分散开来。初尝酸甜苦辣。14岁的孩子说话果然比7岁有趣。性格也越来越明显。可惜红场上的帕沙不见了

4 | 看过 2013-12-25 00:28:24

这个系列和米哈尔科夫大女儿那部纪录片似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 青铜骑士 看过 2013-11-21 22:43:40

跟7年前相比真的很让人唏嘘

2 柏林苍穹下 看过 2014-02-04 13:12:40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十四岁年华,苏维埃旧影残存。

3 bird 看过 2014-02-16 12:22:23

可爱的继续可爱,艰难的继续艰难。唱吧,闹吧,岁月即将飘远。

1 chrissy 看过 2015-03-30 15:03:33

离得这么近,却是另一个世界。

5 E 看过 2014-02-24 23:15:26

迫不及待想看到这些充满灵气又孤独的孩子会怎么样长大,苏联的土地是如此广袤,离散在天涯的小生命们进入青春期了,跟解体后的俄罗斯一样面对复苏的经济,更多元的文化还有动荡的社会时局依旧充满疑惑却又勇敢而又充满希望和善意的面对生活。安德烈来到了美帝,命运还是没有停止捉弄,孤独的依旧孤独。

1 benlovingmusic 看过 2014-04-15 21:13:29

难道命运都是被安排好的吗?可伶的安德烈,又让人揪心了一次。

3 novich 看过 2013-12-07 23:10:45

七年之后,重拍20个俄国孩子,就像为原先的主题再写一个延伸的对位,新的线条长出来,但更有兴味的是和主题的对比。非常有趣的是,正处于懵懂彷徨期的少男少女恰好对应一个刚刚摆脱“管教”但却混乱失序的国家,片子给出了一个明亮的希望。

2 好运锂 看过 2018-12-22 22:08:32

时光机! 没挪地儿人已经在国外了,变数比英国版多得多,剪辑师让格鲁吉亚小帅哥和未来的自己打网球.全程配音乐盒版的Prokofiev罗密欧与朱丽叶

1 大大 看过 2014-02-24 22:47:26

安德烈 WAP

2 墓岛GRAVELAND 看过 2019-05-29 23:04:56

开幕雷击,红色的太阳,摇滚乐队live show取代了阅兵与其他Propoganda,解体之后的第一个七年,注射,耳钉,与美国文化,混乱而无依的1990镜城。 美国,以色列是两个他者空间,也是两种全新的未来,但是他们的故事依然没有结束,携带着人生中第一个七年的创伤。 第二部虽然呈现了一个混乱,不安的新俄罗斯,但是总体而言,却比起第一部少了几分悲情与集体主义的凝重,结尾,正如一部90年代流行的美式MV,烟花,摇滚,Rap,以及一个期待之中,无数可能的未来。

3 thintoy 看过 2015-03-12 17:48:06

大动荡中度过迷惘青春期

0 мая 看过 2015-09-08 21:11:12

7

0 null 看过 2022-03-05 21:14:17

整个系列都值得看。

0 哎飞了 看过 2014-05-10 23:41:24

好喜欢卡佳的婴儿肥!!总有种感觉小孩其实是在重复平时听到大人的话啊。彼得堡的阿霞怎么长成了这副模样,怎么说也是富家女啊,不能打扮下么。。

2 沉默的帮凶 看过 2017-10-23 23:51:17

白种人这青春期比现在的我都成熟…感觉,可能俄国的阶级固化还不如英国严重?英国那边的确是从不同类型的学校选几个孩子就代表不同阶级了,而且后来跳出阶级的也真的少。俄国这边,总觉得大家活得都差不多。大家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啊。

0 说明书 看过 2014-03-24 01:29:42

哇 在这儿

> 去 俄国人生七年2 的页面

俄国人生七年2 14 Up Born in the USSR

导演: Sergei Miroshnichenko

类型: 纪录片

地区: 英国

片长: 75分钟

上映: 1998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