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 We Are Alive (2010)

导演: 游静
类型: 纪录片 / 儿童
官方网站: http://www.thegrandcinema.com.hk/movie_content.aspx?visMovie=1063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 日本 / 澳門
语言: 粤语 / 日语
上映日期: 2010
片长: 101min
又名: 壞孩子
IMDb: tt13157732
5星
26.6%
4星
43.5%
3星
26.0%
2星
3.2%
1星
0.6%

坏孩子的短评 · · · · · · ( 全部 68 条 )

热门 /  最新 / 

0 辋川人 看过 2016-06-24 00:02:50

终于实现了在朋友家几个人一起坐着大沙发看着大电视,有酒,有风,有狗的观影体验。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金毛的臭味,男人的汗味,关掉的空调,和一百八十九次哈欠。

3 女宛心兑 看过 2016-05-20 22:08:49

电影将关注点落在了他们和我们的相似之处上,回避了不少和我们很不相同的部分。有几处印象深刻。一个是一个女生展现手腕上多处割腕伤痕,一个是一个男孩NG了无数遍生命中最幸福的记忆,一个是一个男孩描述童年被妈妈扔进垃圾桶的记忆,一个是几个孩子说不知道自己二十岁是否活着。放映场有人失声痛哭

3 又又 看过 2010-11-14 22:12:24

看过的最闷的纪录片,不过不得不说还是相当有意义的。可笑的是这些由孩子自己拍摄讲述的片子却被划为三级,连他们自己都不能进戏院看,多么可笑。

1 朝阳区妻夫木聪 看过 2016-07-09 13:36:39

实验性质纪录片,鼓励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和探索,对于片子的呈现结果和质量持保留态度。重要的还是要传递关于社会、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反思。 | 同一天看第二遍,观感居然好了很多。所谓“疯草”,野蛮生长。看似混乱的剪辑,其实都有联系,那些中二的时光,每个人都曾是坏孩子。@瓢虫×青果

0 四喜阿丸 看过 2013-02-02 00:41:50

片子里大量运用流行元素的手段;将摄影机与相机与话语权交回给拍摄对象,身份被打破并构建;遗憾的是无法获得渠道拍摄大陆的感化院。@2012 深圳艺穗节

> 更多短评 68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坏孩子的影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Strelizeia 2011-07-25 00:22:38

Alive

影片開始從孩子們各自敘說爲什麽進入教化所開始,出現的壞字,但是同時緊接著也出現了英文譯版:ALIVE。 在影片還沒開始之前,這個字已經讓我確定了導演的定位是什麽,和我想的一樣,絕對不是說孩子們的“壞”。 作為有支教經驗的我,第一時間可以體會到的是,孩子成為什麼樣...  (展开)
緩慢 2011-03-12 19:05:34

壞孩子的真情告白,誰聽?

之前日本電影《告白》引起城中熱話,影片的結構是由幾個涉事角色的內心獨白串連而成。所謂告白,是從一個敘事者(narrator)的角度,將內心不可告人之處講述出來。《告白》有小說為原本,敘事相當乾淨俐落,也觸中了香港社會對青少年的關注及恐懼,怕他們成長為不可收拾的怪獸...  (展开)
愛說矣 2011-01-28 12:34:32

壞孩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壞孩子(上) (原載於2010年12月10日am730「730視角」) 現在「三級片」是甚麼意思呢?九十年代那差不多等同於色情電影,但那已成過去;現在對於影迷來說,「三級」往往意味着「好電影」, 因為那些揭露人性和社會真實,饒有深度的創作,往往使電檢署的審查員難以忍受。獨立製作...  (展开)
iconia 2021-02-16 20:18:09

被扔掉就呆在那

最开心的就是和女朋友和家人去狮子山看日出。日出很美。看完日出后就逛街吃东西。 一遍一遍地重复。好像回忆就一遍又一遍地被咀嚼一样。 像甘蔗一样,不想错过一滴汁液,直到它干燥得戳到口腔。 这里的生活比日常生活快三倍。像把三年压缩一年。 把数字写在便利签上,过一天就...  (展开)

> 更多影评 4篇


讨论区   ·  ·  ·  ·  ·  ·

哪里能看到 来自homeschooler 3 回应 2020-11-12 07:58:03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条)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坏孩子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