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区 Ruhr (2009)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鲁尔区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影评 2篇
关于《鲁尔区》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影评论》2010编辑选 (多不利登)
- 想看的纪录片 (合纥)
- 无对白或者台词极少,可以离开字幕的电影! (季轩)
- (全)60th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MIFF) (移动应用)
- (全)11th JeonJu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移动应用)
订阅鲁尔区的评论:
feed: rss 2.0
鲁尔区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07 条 )
10 有用 Futurismus 看过 2020-03-27 20:46:15
班宁的《鲁尔区》是继迈克斯诺及沃霍尔之后的结构主义电影,也是沃霍尔的观察实践在慢电影中的当代传承,尤其是影片的第二幕,第7个镜头(也是最后一个),以固定机位的摄影机对准烟囱长达57分钟。 沃霍尔的电影和班宁的鲁尔区都是对光的durational studies,但班宁的作品至少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在增强的视觉活动方面;在电影的数字化运用上——不像沃霍尔对时间的真实描述,《鲁尔区》的最后一个镜头实际... 班宁的《鲁尔区》是继迈克斯诺及沃霍尔之后的结构主义电影,也是沃霍尔的观察实践在慢电影中的当代传承,尤其是影片的第二幕,第7个镜头(也是最后一个),以固定机位的摄影机对准烟囱长达57分钟。 沃霍尔的电影和班宁的鲁尔区都是对光的durational studies,但班宁的作品至少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在增强的视觉活动方面;在电影的数字化运用上——不像沃霍尔对时间的真实描述,《鲁尔区》的最后一个镜头实际上长达90分钟,班宁对其进行了后期的无缝剪辑(如同阿巴斯的《伍》),将90分钟的现场拍摄的原始镜头压缩到了57分钟。 (展开)
7 有用 世界的焚像. 看过 2022-11-14 19:47:56 湖南
数字摄影如何生成时间感?班宁在《鲁尔区》中给出了答案。班宁放弃了原先一直采用的16mm胶片,转而开始使用数字摄影,也正是数字微处理与高清的融合使得某种“绝对”静止成为可能——一种对16mm摄影、赛璐璐胶片或宝丽来照片中运动噪点的剔除。此外,在时长不均的七个固定长镜中,运动物体的出现始终在规律性与随机性间徘徊,而运动后所产生的某种余韵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某种持续的张力中,即静止与运动、画内空间与画外... 数字摄影如何生成时间感?班宁在《鲁尔区》中给出了答案。班宁放弃了原先一直采用的16mm胶片,转而开始使用数字摄影,也正是数字微处理与高清的融合使得某种“绝对”静止成为可能——一种对16mm摄影、赛璐璐胶片或宝丽来照片中运动噪点的剔除。此外,在时长不均的七个固定长镜中,运动物体的出现始终在规律性与随机性间徘徊,而运动后所产生的某种余韵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某种持续的张力中,即静止与运动、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之间的张力。这既是缓慢电影(slow cinema)的某种数字化变奏,也是建筑景观与其虚拟过去之间的某种耦合所生成的时间流电影(durational cinema),这似乎同时导向了德勒兹所提出的“非理性分切”(irrational interval),一种对时间的不可知。 (展开)
7 有用 ie 看过 2016-07-09 03:23:43
你球contemplative cinema还有比班宁更善良友爱的导演吗,手动特效,公然快放,还给走神观众找借口,自走型中央空调!一个字:暖
6 有用 鲸蛰! 看过 2012-06-28 08:34:29
高一地理老师放的~好棒!
3 有用 peacebitch 看过 2010-10-12 01:07:44
前半部分(前6个镜头)比最后一个一小时的长镜头要有趣也对味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