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 被唤醒的工程师为啥么突然要杀人类? - 豆瓣电影

被唤醒的工程师为啥么突然要杀人类?

来自: 翻滚吧!蛋堡   2013-11-22 15:43:11

五猫cat    五猫cat 2013-12-13 22:00:21

就跟你删除电脑文件一样,觉得用不到了,写的不好,就删了

Feline    Feline 2013-12-13 20:24:45

假如你在撸管的时候,滴落的子孙无意中跟地上某爬虫结合形成了新物种,你会不会想要灭之而后快?

53回应

Kaito    Kaito 2013-11-28 19:01:14

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突然,根据花絮中的删减片段,表明,老头指着仿生人大卫跟工程师说,看,他是我造的,而你造了我们,所以我们都是造物主,我要长生,请赐我仙丹吧!(大致如此)于是工程师先干掉大卫,等于跟人类说,屁,我们怎么可能是平等的呢!

当然,所谓的删减片断,等于是未被确定的野史,所以我们还可以有这样的过度联想:

1、我们可以认为工程师在LV223上进行某种类似生化(武器)研究的危险实验(即制造异形,或异形只是个意外研究成果),其目的便是为了利用实验成果将人类消灭于萌芽状态。于是,见到人,手头没有作案工具,就手动灭绝了。

2、工程师又为何与人类过不去?其实这可以看作“吃孩子的克洛诺斯和第三任天神宙斯”的另一个版本(前情回顾:大地女神盖亚怂恿克洛诺斯阉割生父夺得第二任天神之位),而人类或为工程师的造物(某种形式的后裔)。未避免自己在宇宙间的(文明)统治地位被二代目动摇,人类什么的自然是见一个杀一个了。


3、当然,这也解释不了非要赶尽杀绝的强烈动机啊,所以我们不禁琢磨,这到底是怎样的深仇大恨呢?首先,我们假设工程师间也许存在敌对关系。片头饮黑液自殒的工程师化为地球生命进化因果链的最初原因,类似哲学中“第一因”的概念,不断的进化过程,类似子宫中胚胎的成长(地球为子宫、海洋为羊水……盖亚女神故技重演,Bravo!)——也许这正是这个种族的繁衍方式,或者隐藏自身存在的方式,或者反过来被流放“地”狱……你瞧,我的意思是,开头那段并不是在LV223上,而是在地球上,而LV223上的则是另一个工程师种族,地球上的宙斯,LV223上的克洛诺斯,或者地球上的是克洛诺斯、LV223上的是乌拉诺斯,或者角色对掉,总之是个循环往复的更替故事——二则不言而喻是敌对关系——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就干上了。

这就是整个“人类、死亡就当见面礼吧”三部曲始末。

13回应

魏知超    魏知超 2013-12-13 22:01:33

我这篇影评算不算是从侧面绕了个大弯回答了这个问题?

玄与实,从《普罗米修斯》看“挖坑不填”的艺术

《普罗米修斯》,一个没有填上的大坑,留下太多疑问没有解释。

其中最伤故事元气的,应该是这三个大问题:工程师为什么创造人类?为什么后来又要毁灭人类?生化人David“害人”的动机是什么?这三个大问题构筑了整部影片的骨架,但是雷德利斯科特居然大胆到对其中任何一个都不给出解释。他这是怎么想的?

这种“打死我也不说”的姿态让《普罗米修斯》很有点像是美版的《四大名捕》,因为它俩看上去似乎都是接下来一整个系列的第一集而已。后者明摆着就是要拍续集的,前者似乎也有此打算。但它们的问题是,似乎都没把自己当成电影,而是把自己错当成连续剧的第一集了。

但是电影和连续剧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电影如果要拍续集,观众得登上三五年,所以这前一集里,好歹也得讲个完整的故事,即便想好了要拍续集,那也只能是在完整的故事之外留些小伏笔铺垫一下。但是连续剧的第一集就不用照顾什么故事完整性了,把悬念都堆上就好,反正观众很快就可以看到下集。但《普罗米修斯》和《四大名捕》就都有点像后者,这种电视剧的做派怎么说都好像有点不负责。


对于《普罗米修斯》的幕后,大家关注最多的自然是是大名鼎鼎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但是大概没多少观众注意到它的编剧之一就是美剧界“臭名昭著”的坑爹之王达蒙·林德洛夫。


此君就是神剧《迷失》的执行制片人/编剧。《迷失》后半段直至结尾就是此君与另一位执行制片人卡尔顿·库思主导。

看过《迷失》大结局的朋友大概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普罗米修斯》看起来那么像是一个没有填上的大坑了:挖坑不填,这似乎是达蒙·林德洛夫一贯的手段。

大概99%以上的观众都会认为《迷失》是一个挖了美剧史上最吸引人的大坑最后极不负责地没能填上的大骗局。讽刺的是,其中大概受骗上当最深的头号粉丝,恰好就是另一位“坑王”——《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马丁大叔看完大结局后情感崩溃,与达蒙·林德洛夫在Twitter上互骂“傻X”。马丁还宣称,自己绝不会像林德洛夫这个骗子一样,自己的《冰与火之歌》每一个伏笔最后都会有解释。当然,追了《冰与火之歌》近二十年并打算继续等二十年的粉丝们听罢一个个笑而不语,并祈求马丁长命百岁。


(唉,鉴于以上这个两大坑王互掐的段子在微博上流传得比较广,我不得不声明一下,写这个段子只是这篇影评的引子,写的时候没有做充分的考证,后经人提醒,当时两人互掐时似乎只有林德洛夫是在twitter上回应,而马丁是通过其他媒介发起吐槽的。具体的八卦细节大家在google上搜两位坑王的英文名就能找到很多。)

如果说世界上最恨林德洛夫的人是马丁,那么世界上最爱他的那个人应该就是我了。两年前,我做了一件自认为比写完博士论文还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我用了像博士论文那样篇幅的文字,把《迷失》这个坑给填上了,算是把林德洛夫的屁股擦干净了。

但是,即使我没有把这个坑填上,我依旧觉得《迷失》那个挖坑不填的大结局在某种层面上是完美的。可这一回,没有理由帮林德洛夫再擦一次屁股了,因为《普罗米修斯》的挖坑不填,与《迷失》有相当大的差异。


在声讨斯科特和林德洛夫之前,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是:难道影视作品里铺设的悬念都必须给出解释吗?挖出来的坑,难道都必须填上?

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被认为是经典的作品,居然是可以不必把悬念都解释清楚的。

比如在库布里克的科幻经典作品《2001太空漫游》里:石板为什么要启迪猿人的智慧?另一块石板在木星轨道上做什么?它又为什么要把男主角鲍曼变成星孩?这几个问题同样撑起了《2001太空漫游》的骨架,同样在影片中没有对其中任何一个给出解释(解释是在阿瑟克拉克的续集小说《2010太空漫游》里才给出的),但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质疑库布里克的“不解释”?



另一部库布里克的作品、经典恐怖影片《闪灵》里,库布里克也始终没有道明男主角入魔的原因(虽然有一些暗示)。同样,为什么也没有人质疑他的“不解释”?




为什么同样是挖坑不填,库布里克这两部片子受到的质疑远远没有《普罗米修斯》那样多?库布里克挖坑可以不填的秘诀是什么?

我觉得,秘诀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在这些作品中,库布里克成功地让观众相信,藏在这些疑问背后的原因或者推动事件产生的那种力量,根本就是“无法知晓”的。

既然观众相信它“无法知晓”,那自然就“不可言说”。

这其实是如何摸清观众心理预期的问题。在挖一个不打算填的坑之前,编导必须弄明白,在观众的心里,哪些面向的事件背后的原因是“无法知晓”的。只有当故事设置的悬念落在这些面向之内,观众才无心质疑坑填不填得上的问题。

也就是说,只要坑能见底,观众就自然会要求你填上。

除非,你把坑挖成黑洞。深不可测,也就不可填埋。

大概有两个这样的面向可以把故事中的坑挖成“黑洞”。

第一个面向,是怪力乱神。那些超越人类的知识太遥远的力量,自有其无法被我们所理解的行为逻辑。对于这些玄妙的神力,我们越是不理解,便越是恐惧。而又因其高高在上,恐惧往往演变为敬畏。一旦心生恐惧或心生敬畏,我们也就无力也无心揣摩这些玄妙力量的意志了。

所以,一旦作品成功拉开事件背后的力量与观众的理智之间的距离,营造出足够“玄妙”的气氛,乃至让观众对影片中展现的力量产生敬畏之心,那么观众自然就愿意相信,这种远远超过他们的理解能力之外的意志,是我们无法触及因此“不可言说”的。

在我看来,这也正是《2001太空漫游》和《闪灵》挖坑不填却可以不被质疑的原因。库布里克成功地让观众感受到,《2001太空漫游》里石板背后的神级文明与《闪灵》里驱使男主角入魔的怨灵都是“玄之又玄”的存在,你只可敬畏,却不可言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这个角度重新回顾一下这两部经典之作,片中的镜头视角、音乐,乃至节奏,笼统地来看,几乎都是为了营造这种“玄妙”氛围而服务的。当然,这是个高难度的手艺,“玄之又玄”与“故弄玄虚”只是一线之隔。

这就是“玄”的面向。


吊诡的是,黑洞的另一个面向,却是最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玄的那一面唤起了观众的敬畏之心,而生活的这一面,则唤起了几乎所有观众都不陌生的、对生活的不可控制感和不可预期感。因为现实生活本来就充满无常,有太多的人事物意外出现,又莫名消失。太多生活中的缘起缘灭并不由我们控制和预期。

因此,如果一部影视作品可以成功地唤起观众对生活之无常的体验并把它投射到故事之中,那么观众也许就不会对事件背后原因的解释有太强烈的强求,这时影片的留白反而能增添作品的魅力。

在奉俊昊的《杀人回忆》和大卫芬奇的《十二宫》这两部“悬疑”名作里,编导只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追寻谋杀事件背后真相的过程,结尾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观众对这两部没有给出解释的“悬疑”作品却有相当程度的宽容。我想这是因为,与库布里克的玄妙完全相反,奉俊昊和大卫芬奇调用各种故事细节和电影手法让观众相信,在纷繁杂乱的现实生活中,真相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它甚至是奢侈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当然,这一面向也不是只有现实题材才可以涉及。在《柯洛弗档案》里,编导完全以主人公个人视角展现怪物蹂躏纽约的过程。直至影片结尾,观众也不知道怪物从哪里来,最终是否被消灭。但这一巨大的留白反而提升了作品,它让观众觉得,这正像生活,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有因有果。

这就是“实”的面向。



“实”与“玄”这两极都在黑洞之内,都是我们的理智无法完全掌控的领域。对于这些无法言说之物,编导有权保持沉默。

我猜想斯科特和林德洛夫为《普罗米修斯》所选择的,本来是“玄”的那一面,只不过他们给做成了半吊子。

前面说了,《普罗米修斯》最后留下三大疑问:工程师创造人类、毁灭人类的动机,以及生化人David的行为动机。

对于这三个疑问,如果斯科特大胆地选择挖坑不填,那么他就必须把工程师和David塑造得无比玄妙才行。

在工程师这方面,《普罗米修斯》的开篇对工程师的渲染是相当成功的,而且恰恰就是给人相当玄妙的感觉,因为在这一幕里,工程师看起来根本就是“神”。



关于神的创造动机,片中有一段考古学家Holloway与生化人David的对话,David提出关于创造的动机的疑问,但Holloway最后反驳说,我们创造,只是因为我们可以。——神的意志的不可揣测。

如果影片一直能保持工程师的这种形象,神的逻辑就是一个人类无法窥视的黑洞,那么创造的原因就可以不必言说。

可惜这种玄妙在影片中后段逐渐瓦解了,因为工程师的形象越来越从一开始的“神”滑向似乎可以被地球人的逻辑揣测的“高科技外星文明”。黑洞于是变成了浅坑。

后来,神的意志从创造变成了毁灭。到最后唯一一个活着的工程师苏醒的一幕,本来斯科特是可以在这里力挽狂澜的。在这一幕里,面对David的请求,工程师的回答竟是最直接简单的杀戮。这种“不理会”背后的潜台词其实可以是:“我创造你,或者杀你,与你何干?”

要充分表现出这句潜台词的力量,就必须让工程师重新回到一个与人类有遥远的距离感与对人类有巨大的压迫感的氛围中。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工程师重新变成一个神。但可惜的是,在影片中斯科特的处理远远没能达到这样的力道,因此面对工程师的杀戮和毁灭人类的举动,多数观众感到的是莫名其妙,而不是一种对神的意志无法揣测的敬畏。

至于David的行为动机,就更加莫名了。从有限的线索来看,David很有可能是在看到神殿之门上雕刻的文字中获得了天启(因为当被问起是否能识别门上的文字时,David很不自然地回避了),从而了解到工程师的某些意志,进而表现出后来试图培育出异形的怪异行为。如果David果真是获得了“天启”,那么斯科特应该花更多的笔墨表现出天启的神秘感才行。还是那句话,必须够玄妙,观众才不会追根问底。

可遗憾的是,影片中David的行动很神秘,但包裹这个人物的氛围却缺少神秘感。所以“玄妙”也就变成了“莫名其妙”。




归根结底,坑是不是需要填,取决于挖坑的姿态。要么“玄之又玄”,拉开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敬畏;要么脚踏实地,让观众陷入真实生活式的体验之中。除此之外的挖坑不填,都会受到观众的质疑。有很多观众觉得《普罗米修斯》太玄了,玄得简直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在我看来,《普罗米修斯》的问题是它还不够玄。

本来想挖黑洞,却一不小心只挖了一个浅坑。

24回应

[已注销]    [已注销] 2014-01-19 19:32:01

我来回答 。。。

首先:工程师创造人类也创造了异形。我怀疑工程师里有两派了,因为影片未删减版本里面最开始的大白星人来地球喝黑水的时候有一帮年纪很大的老白星人送行的,感觉更像是个实验或者祭祀,创造出新生命。而另一派的大白星人,更热衷于创造可以被奴役被当做武器的生命,例如在LV233巨大人像的洞穴壁画上有大白星人驯服异兽,异兽自愿捧起异形虫卵被抱脸生下异形,还有异形的单独壁画。

那批喜欢暴力一点的大白星人,知道地球有新生命之后就想干掉地球,他们继续在LV233实验黑水,在他们将要启程消灭地球之前哪知黑水有了突变,因为黑水可以改变动物的基因,导致飞碟还没启程,几乎全部的工程师都死了。

那个没死的大白星人,醒来之后看见一屋子人类(自己本来是要去毁灭他们的)结果他们到找上门来,而且人类竟然想要跟自己要不死的秘诀,大白知道其他工程师也死得差不多了(因为影片里另外三个休眠期全部胸口处有破裂)认为是人类干得。当然火冒三丈要杀人了。。


7回应

viennavirus    viennavirus 2013-12-13 23:26:58

买了一堆虾准备下锅,炝锅的时候被油烫了手,正找创可贴的工夫,这堆虾不仅从塑料袋里跑出来,最大的一只还爬过来跟你抱怨说塑料袋空气不好,你应该怎么办?

5回应

狗剩子    狗剩子 2014-02-05 18:13:01

目前为止我认为最有可能的还是因为看到自己创造的东西成了新的造物主,还向自己要通往永恒的道路。想象一下,如果哪一天机器人创造了新的物种为其服务,并且让你给他们解除三大定律的限制,你会怎么做?

3回应

唐错刀    唐错刀 2013-12-14 13:56:23

工程师们本来航向就是地球,使命就是灭绝人类。当然一看到就会动手了。

Linkku    Linkku 2013-12-14 04:02:34

如果你在一年前做了一个功封鸭,结果忘记了。某天睡醒突然发现这只油淋淋的鸭腿站在你面前,加上更多的几只鸭腿,甚至还有一只用豆干做的仿造品,然后一起希望你能让它们变成鸭子,你怎么办?

是我,可能就是抓住这些家伙,然后统统扔进烤箱里面,或者垃圾桶也可以。

但是谁知道这些鸭腿还会反抗,最后把你消灭了,又搬来你家的凳子,爬上去,开了门,准备出门下楼去寻找别的人,问你为什么会想要烤它们。。

于是,另外一个故事开始了。
反正都是编的,别当真。如果真的有造物主,现在估计也没空:地球上更多的乱七八糟的事儿多了去了。比如,功封鸭腿竟然在鸭油的浸泡里面长毛了。。这怎么破?


4回应

27    27 2013-12-13 20:27:32

地球人是开头那家伙喝毒药死了以后留下的DNA发展而来的,工程师看到人类当然就有种老子当初怎么没把你射墙上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