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鸿沟的剧评 (54)

湖山未眠 2024-05-13 01:14:03

一个片断的吐槽

有个片段,不吐不快。一个片段中,硕士生请教陈教授关于胡塞尔和“同情”相关学术话题。在陈的追问下,硕士生好像至少三次解释了自己的问题需求,想获得大师指点。学生的问题固然显得书呆子气十足。 但谁料陈教授随后,完全忽视女生提出的学术问题,以郑重而“痛心疾首”的口吻...  (展开)
🆓 2024-04-30 17:17:45

大问题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有幸参加了超前看片会,观赏了第一集和第二集的片段,收获颇丰。看片会的开始,总导演说最初节目的名字是《大问题》。当然稍微了解过哲学的人会知道这是一本广受赞誉的哲学入门书的名字,很多人都是通过这本书打开了哲学的大门。从这个出发点可以看到节目组最初的雄心壮志。 本...  (展开)
越真 2024-06-10 11:12:08

我们不能提出哲学问题吗?

看了《解释鸿沟》的第一集,看到组会中学生的提问。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多好的哲学问题啊。丹·扎哈维等一众当代现象学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地讨论和贡献——如果我们承认意识的前反思性/第一人称给予性是意识的基本模式(basic mode),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各自都从...  (展开)
scientists 2024-06-03 09:47:58

不是我太优秀,全靠同行衬托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解释鸿沟》的前两集是对这个题目最好的注解。这两集分别有两场讨论,一场是陈佳映和叶锋讨论颜色去哪了,一场是和他的学生陆丁讨论钵中之脑是否可能。两集看下来让我从惊讶慢慢变为悲哀。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陈嘉映是中国唯一最接近哲学的人。正好印证了郭德纲的那句话“ 不是...  (展开)
李觉吾 2024-06-08 23:40:28

你反思的越多,那你就变成了一个哲学家,而不是一个战士。

万物都有它的效价,意义是人对所有体验价值的评估效价。 科学回答how的问题,哲学回答why的问题,多问how ,少形而上的问why。 技术和观念的效价,哪个更高呢?可以说各有千秋。 生活中的意义是个巨大的网络,活在感受的意义中,不要活在观念赋予的意义中。 做个战士,不管发生...  (展开)
噗赛 2024-05-21 18:39:48

对物理主义的反驳

陈嘉映坚持心灵、自我认知里面一定是有一些“更多的东西”,这对物理主义者来说,他就一定要问,这个多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这问题就没法回答,只能通过不停地做比喻来解释他想说的是什么道理。 但其实是可以从科学内部去瓦解的,有本书叫《斑杂的世界》,作者Nancy Cartwr...  (展开)
无我之间 2024-05-24 16:16:40

手记

E1:去年非常迷茫的时候读陈嘉映老师的《感知理知自我认知》颇有收获,今年看到小某书推这部纪录片里陈老师说的不要为了论文浪费青春,于是来看。 第一集从论文讨论的引入非常自然,指向了片名很重要的一层含义:(老一辈们向年轻群众们)解释鸿沟(后来第二集点题了,又是另一...  (展开)
zh 2024-06-04 20:50:06

求真,还是求善

陈嘉映借学生的问题谈到了“求真”,而后的对科学物理主义的反思,归根结底也在这里,包括缸中脑的思想实验。 作为影像的观众,我们实际上不仅看见和接受了陈和学生们的讨论,而且见证了“他们在讨论”这件事本身,也就是见证了“人们想求真”这个命题本身。但与其喋喋不休地谈...  (展开)
飞天兔狲 2024-05-28 10:37:13

奔着哲学去的劝退

三集止。就这前三集还出现时长上的“鸿沟”,制作令人迷惑。看来《十三邀》的成功是个案,因为它只需展现学者的某一面,而本片的做法会将人物的瑕疵逐帧放大,学术派的离地、傲慢和偏见展露无遗。 例如有评论提到,女硕士研究生关于胡塞尔的选题,陈嘉映的反应很明显的男凝视角...  (展开)
肖肖恩 2024-04-30 17:15:39

转过身来的陈嘉映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参加了《解释鸿沟》纪录片的内部提前观影会,做一些记录,分享给可能感兴趣的网友们。 献给渴望良好生活的人 献给不愿随波逐流的人 《解释鸿沟》的主创团队是腾讯视频的尤里卡工作室,《十三邀》是其成名作,豆瓣评分高达9.4分,播了7年依然红红火火,说《十三邀》是迄今为止国...  (展开)
書呆子 2024-07-23 17:48:27

【2024/07/23】一款最新的可以证明自己是文盲的纪录片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几天在看荣格的心理学以及陈嘉映教授的《解释鸿沟》。 陈嘉映教授在面对导演提出想拍纪录片的时候,起初他是质疑的,因为他不觉得有什么好拍,同时也觉得这样的方式会不会有人要看:“公众已经不习惯这种东西了。”弹幕说陈教授小巧了公众,可当你仔细对比这类节目的弹幕数,...  (展开)
千叶柱间 2024-06-19 16:59:03

如何取得日常理解和哲学理解?哲学如何抵达大众?哲思如何在对话中交锋?

浓缩概要版评论: 师生和同行之间这种哲学讨论氛围。。简羡慕得不行。 个人觉得最亮点的是陈嘉映PK物理主义,特别是陈老师否认缸中之脑能够做到真正的“欲求”和“感觉”,即便实现了全部的神经方式,没有身体的大脑是没法做到真正的“欲求”和“感觉”,甚至,陈老师似乎也否...  (展开)
louisean 2024-06-09 04:03:03

研讨会的形式与性别缺位

看到现在很想吹说很好,它满足了一些智识上的需求,提出了一些非常关键且有价值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很畅快。虽然并没有找到一种纪录片的方式让这些问题落地或者形成排序,使之有别于更上一层的纪录片,但依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只是越看到后面越无法不忽视严肃讨论中女性作...  (展开)
whyman 2024-05-23 13:33:12

第四集 想起了一些师长

解释鸿沟第四集,陈嘉映和钱理群对谈,想起了对我影响很大的几个师长,心里很难受。 学生理想主义总是不会错的。莽撞,阅读量多,课堂上欢脱点,总会有老师欣赏包容你。初中时自己写行书七拐八扭觉得自成一派。课后老师拿红笔都圈起来,顺便给了本字帖,让我多练练。高中出去读...  (展开)
不驯的羔羊 2024-07-06 23:23:02

跨越“解释鸿沟”的微小尝试

《解释鸿沟》播放推出后,“嘉映哲学”公众号和小程序,搞了一个问答活动,征集嘉映哲学的爱好者观看这个纪录片或读陈老师的书之后产生的一些疑问,相互探讨,我回答了几个问题,也提了几个问题并得到学友的解答。发出来权作本片的影评吧。 我的答问 1.宋大象问:爱恨情仇的感...  (展开)
scientists 2024-06-03 09:49:35

网红陈嘉映也许是更好的陈嘉映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解释鸿沟在3-5集中陈嘉映老师和钱理群教授谈论了历史,以及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无奈。也介绍他与他的老学生们时不时的聚会讨论。那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学术乌托邦。如果我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我一定会想要加入其中,成为他们的一员。在那里一定是我此生最美好的经历,并受用终生...  (展开)
Nick 2024-05-25 16:39:30

睡着的,醒着的,玩着的——《解释鸿沟第4集:我只说给你听》观后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这一集,心里其实挺心酸的。 钱理群老师言必称鲁迅,其主要的思想来源和文化立场是鲁迅,鲁迅是一个坚定的文化批判者,然而鲁迅的文化批判姿态,本质上也是从儒家知识分子系统中萌蘖出来的“异端”。“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姿态,虽然是以传统的叛逆者姿态表现出来的,但它...  (展开)
斯丢皮德曼 2024-09-02 00:44:27

有良知有担当的优秀公共知识分子的消亡是一个社会良善公共精神文化生活的消亡

先借用影片中的两个观点,关于哲学家和智识者的责任和价值。 “哲学家不是为了突出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的人,而是穷尽一切人类历史的思考,否定了绝对真理和上帝存在的人,从而保障那些积极思考和行动人思考和行动的合理性,没有绝对真理和上帝,人才有了思考和行动的自由。” ...  (展开)
阿喀琉斯 2024-05-28 12:21:46

为什么说《解释鸿沟》是一个很坏的标题?

作为思想者,去有意无意暗示自己不能被理解,不是很体面的一件事。我以为人文学者的责任,本身就有义务让自己被听明白。说自己和受众之间有鸿沟,有点心理学里自我妨碍( Self-handicap)的意思,反正我有先见之明,我让别人理解的努力注定失败,所以我自然不用做太大努力。。...  (展开)
庸和微明 2024-05-23 18:21:57

看到第二集

陈老师所反对的这类哲学在具体生活的表现,即我们因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步入一个要求绝对理性、追求分解程序化、刨除自我并以此指导生活的社会。于是在这种无止境的“进步”中,会有一种只要足够理性和努力什么都可以做到的错觉,这种假,对人的伤害在于不断否定自我,意思是其...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4条)

订阅解释鸿沟的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