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之下的影评 (425)

简君晋 2024-03-29 11:12:25

电影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向世界提出问题

2016 年,一宗殘疾院舍報黑幕報導轟動全香港,引來社會各界憤怒,我們一直追求社會安定繁榮,卻有一些人連基本的生活要求和生存尊嚴也不能達到。 這個專題報導一直深刻烙在我的腦海,所以特意找來報導的偵查組記者傾談。 新聞工作者一直在黑暗間遊走,尋找光明之處,希望將不公...  (展开)
Landy 2023-11-23 23:37:10

拥抱专业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近期香港电影最有话题性的作品,除了以学童自杀及私人创伤为主题的《年少日记》,当数导演简君晋的《白日之下》。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15年,A1报馆接获残疾人士院舍“彩桥之家”虐待院友的线报,侦查组记者凌晓琪(余香凝)潜入院舍,亲身接触装疯扮傻的通伯(姜大卫),揭...  (展开)
Mango 2023-11-13 16:09:28

虛空的正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把記者的正義感刻畫得太神聖、太不假思索了,沒有一點拷問和解構。 記者第一次和社署人士聊天的時候就知道,院社床位不足,殘障人士等位時間要15年,所以社署從來不釘牌——是結構性問題,結尾院社被釘牌,院友無家可歸幾乎是註定的。但有多年經驗的女主還是遵從“正義感”,將...  (展开)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4-04-18 11:47:38

《白日之下》:写实题材与反高潮结局的叩问

刚过去的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白日之下》以16项提名大热入围,并最终斩获最佳女配角梁雍婷、最佳男配角姜大卫及最佳女主角余香凝三大奖项,在梁朝伟六封最佳男主角后,与影帝失之交臂的林保怡也成为坊间公认的遗珠之憾,令观众为之扼腕。 这部以女记者暗访民营养老院舍,揭...  (展开)
nanapeace 2023-11-06 20:52:11

想起了许鞍华导演的早期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个片子必须在影史留名,也许注定会在影史留名。感觉明年会拿大奖。很多人都在说香港电影的没落。其实我并不觉得。大家所关注到的所谓的没落的部分更多的是商业电影和商业电影市场。 虽然这一部分不可能再有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快速来钱的电影少了,却让更多的电影人会放弃这...  (展开)
DINGAYIN 2023-12-05 16:57:31

陷在典型戲劇的困境之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香港上映後好評不斷,帶著少許期待去觀賞《白日之下》,看完出來不至一無所獲,演員們的演出都算是亮眼,不過電影本身的觀點與形式卻讓我有些疑慮。 最大感覺這部電影是對議題作娛樂性處理的電影而非真正探討有關殘疾院社的照護及延伸的社會問題。 全片以作為記者的女主角...  (展开)
Mr. Infamous 2024-04-07 11:25:46

十年不到,港片风向改朝换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如上届的《正义回廊》,十六项提名在手,《白日之下》诚然是本届金像奖热度最高的一部。 这热度,简君晋时隔十年才拍出第二部自编自导的长片,非常需要,金像奖影响力总被判为式微,自然也需要。 在二者相辅相成的催热关系外,还有另一重相互成全。《白日之下》所取的材,乃...  (展开)
木卫二 2024-05-08 22:23:14

跑焦

睇咗《白日之下》,想起十余年前,微博还是韩寒骚场。韩之后来事迹,可写一出堕下的对证,但这个观影印象之由来,并非针对他一人之坠落,而是“十余年前”——《白日之下》所讨论的社会话题,明显落队于时代与时间线(注意,这并非粗暴地指责它不好)。它有它的可观之处,除了...  (展开)
方聿南 2024-04-16 13:12:05

“你这种健全人懂什么?”

传媒题材的电影,又是年轻记者作主角,通常是英雄主义拍法,不外乎良心媒体人矢志不渝坚守信念,劳心劳力对抗险阻,痛击罪恶和权贵,令正义得以伸张。但本片却反其道而行之,大书反英雄的悲情无奈。想看爽片,请绕道而行。 余香凝所饰的记者,坚定勤奋干练,由衷关怀身障人士,...  (展开)
猫头灯 2023-11-19 10:26:59

香港养老之痛 含剧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要为做正确的事情而内疚。 有事件发生,香港记者确实跑的比谁都快。 电影基本还原了事件的全貌,在01新闻有完整的报道,包含专访,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说来也巧,最近我在香港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养老。去实地拜访了很多户老人家,包括: (1)退休的黑社会大哥,虽然穷困潦...  (展开)
沙丘 2024-04-16 00:02:22

白日之下,那么真实,那么绝望

作为记者,最感同身受的也就是那种无力感。新闻没办法抵达真相,法律也没办法对付恶人,一切就发生在白日之下,那么真实,那么绝望,最后连愤怒都麻木了。 和《不止不休》歌颂纸媒黄金时代,处处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不同,《白日之下》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新闻已死的味道。 你...  (展开)
Aki 2024-04-08 23:50:36

彩桥之家没有新闻

2023年最出圈且对内地观众暂时未露庐山真面目的港影除了刚刚定档的《年少日记》以外就是这部《白日之下》,两者都关注社会议题,并且无论是在票房还是口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样的港片市场环境相较于往年似乎是有了一些好转。 可惜《白日之下》的真实水准着实难以令人夸出...  (展开)
曾于里 2024-04-13 15:14:32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白日之下》层层叠叠铺垫了各种层次的“无力感”,但它最终指向的,是那句在新闻界广为流传的话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不止不休》和《热搜》之后,又一部聚焦新闻领域的电影公映。《白日之下》获得普遍的好评,以16项提名领跑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电影由尔...  (展开)
肖浑 2024-04-24 21:32:29

再怎么污名化边缘化,我们终究还是需要媒体人

在这个传播技术迅速迭代,传统媒体处境艰难,新闻专业主义越来越边缘化的时代,影视界却悄然出现了一股潮流。这几年我们看到了,以媒体人为主视角和叙事线索,呈现媒体人事业与生活的影视作品,正密集地出现。 似乎最开始是美国的《新闻编辑室》和《聚焦》带起风向,随后世界各...  (展开)
瑞波恩 2024-04-14 02:07:20

总要有人去记录这个时代的善与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后劲十足,直到走出影院,那些画面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故事吸引人,演员演得好,内容直白深刻,还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大于影像自身价值),那么可以说这就是一部较为成功的电影。《白日之下》便是如此。电影从开篇就聚焦于一起“残疾院舍虐待事件”,通过媒体记者...  (展开)
Longer 2023-11-04 20:09:46

是他们的家人,是社会遗弃了他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人老了,就成了包袱啊“ 没想到围方今天中午这场结束后,还有主创演员见面和观众提问合照环节。电影结束后,除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还看到一些观众湿了眼眶 电影讲的是香港残疾院舍发生的虐待跟性侵事件,可怕的是,电影所展露的只是现实世界中的冰山一角最终真相大白,可事情并...  (展开)
到新的喧嚣中去 2024-03-23 21:20:33

能在院线看到此片是我的荣幸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之后真的是五味杂陈。这是一部很勇敢很诚恳的影片,它直面了一些真实的问题,没避讳也没托辞。养老问题是一个非常真实和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养老问题是社会支持系统失灵、公共资源匮乏导致的,我们可以说是社会和家庭抛弃了他们,可以站在道德高地去指责,但真实的生活就...  (展开)
豆友2188 2023-06-20 20:39:44

阳光明媚在了她的脸上,一切却并没有好转

这部电影是上影节抢的最后一部,其实也不能说抢,因为还挺好买到的。为什么选这部?我没有看攻略和任何简介,我甚至都没去查导演制片演员剧情。纯粹是因为这是一部港片,因为我知道港片在内地公映的机会江河日下,常常网盘见,我只想为港片贡献点微博之力,仅此而已。 却没想到...  (展开)
deus 2024-04-15 16:59:19

悲剧,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真正长期关注香港电影的影迷当然不会认同“港片已死”这一看似“正确”实则荒唐无比的谬论。如果说“港片已死”,那恐怕死去的也只是过往大陆观众记忆中的那些以癫狂过火闻名,将取悦观众感官作为首选的犯罪、喜剧、武侠等传统商业类型片而已。相反,近十年来,一批选择固守本...  (展开)
DJ严东东 2024-04-19 05:53:32

濒危职业,临终状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报业救不了社会,电影救不了记者。白日之下,数十年来都如此,红星照耀,电影的结局也快要完。看到有说“余香凝不停抽菸看起來卻不會抽菸”,真是这样啊 这电影可能好在,濒危的职业又关于一次剑指社会制度的报导,倒是技法没够熟练,刚刚够做一件临终的分内之事。不觉得好看,...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1 22 后页> (共425条)

订阅白日之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