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洛洛的恐惧也曾经是我的恐惧,而两年之后瘟疫的阴影仍在笼罩所有人。“免于恐怖是基本人权之一,可是许多人不能”,当洛父念到回忆录里的这一句,父与女的恐惧终于跨过历史汇合,似乎才把两部分略显纷乱的内容汇集到题眼之上。 2020年初我碰巧进了草场地的微信群,见证邮件组的朋友们频繁的线上讨论,那确实是一个精神乌托邦,吴文光老师可以毫无门户之见地帮助所有成员建立影像感知。但问题在于,“民间记忆计划”给参与者分... 洛洛的恐惧也曾经是我的恐惧,而两年之后瘟疫的阴影仍在笼罩所有人。“免于恐怖是基本人权之一,可是许多人不能”,当洛父念到回忆录里的这一句,父与女的恐惧终于跨过历史汇合,似乎才把两部分略显纷乱的内容汇集到题眼之上。 2020年初我碰巧进了草场地的微信群,见证邮件组的朋友们频繁的线上讨论,那确实是一个精神乌托邦,吴文光老师可以毫无门户之见地帮助所有成员建立影像感知。但问题在于,“民间记忆计划”给参与者分享的是同一套思维模板和行动方案,导演的作者意识很容易被圈子化的共识取代,因此除了在作品阵列中长期坚持风格的章梦奇和胡涛之外,许多一片流的作者并未交出更独特的叙事内核。不过能看出洛洛拍片毫无功利色彩,纯粹为解决精神危机和感激工作坊伙伴,作为一个此前缺乏影像经验的人,她的存在证明电影是属于所有人的武器。 (展开)
草场地民间记忆计划作品。除了常规的口述史之外又记录下了疫情期间如何进行集体网络创作及互相打气。导演洛洛本人自白的部分也很真挚,川音悦耳。不过整体结构还是有点过于工整机械,缺少一些灵光乍现。
2.5
#2021山形国际纪录片节亚洲新浪潮单元入围 私影像,整部片子就在疫情期间创作者的家中拍摄剪辑制作完成。拍摄对象只有创作者自己和她的父亲。结构,段落清晰。看的时候总在想能有什么戏剧性,父亲人物身上有什么可以挖掘和吸引观众的点呢。其实看到最后好像也没有,但真实生活不就是这样。最后的清唱很好听! 感谢创作者洛洛,感谢吴老师,感谢草场地工作站,感谢村民影像计划。
个人化的日记影像,拍得很好,这个导演很感性,非常真实反映了疫情期间导演对病毒袭来的感受,容易唤起大众的共鸣。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订阅洛洛的恐惧的评论: feed: rss 2.0
洛洛的恐惧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0 有用 晚不安 看过 2022-03-08 21:40:56
洛洛的恐惧也曾经是我的恐惧,而两年之后瘟疫的阴影仍在笼罩所有人。“免于恐怖是基本人权之一,可是许多人不能”,当洛父念到回忆录里的这一句,父与女的恐惧终于跨过历史汇合,似乎才把两部分略显纷乱的内容汇集到题眼之上。 2020年初我碰巧进了草场地的微信群,见证邮件组的朋友们频繁的线上讨论,那确实是一个精神乌托邦,吴文光老师可以毫无门户之见地帮助所有成员建立影像感知。但问题在于,“民间记忆计划”给参与者分... 洛洛的恐惧也曾经是我的恐惧,而两年之后瘟疫的阴影仍在笼罩所有人。“免于恐怖是基本人权之一,可是许多人不能”,当洛父念到回忆录里的这一句,父与女的恐惧终于跨过历史汇合,似乎才把两部分略显纷乱的内容汇集到题眼之上。 2020年初我碰巧进了草场地的微信群,见证邮件组的朋友们频繁的线上讨论,那确实是一个精神乌托邦,吴文光老师可以毫无门户之见地帮助所有成员建立影像感知。但问题在于,“民间记忆计划”给参与者分享的是同一套思维模板和行动方案,导演的作者意识很容易被圈子化的共识取代,因此除了在作品阵列中长期坚持风格的章梦奇和胡涛之外,许多一片流的作者并未交出更独特的叙事内核。不过能看出洛洛拍片毫无功利色彩,纯粹为解决精神危机和感激工作坊伙伴,作为一个此前缺乏影像经验的人,她的存在证明电影是属于所有人的武器。 (展开)
0 有用 Methy 看过 2021-10-08 22:34:15
草场地民间记忆计划作品。除了常规的口述史之外又记录下了疫情期间如何进行集体网络创作及互相打气。导演洛洛本人自白的部分也很真挚,川音悦耳。不过整体结构还是有点过于工整机械,缺少一些灵光乍现。
0 有用 久子 看过 2021-10-23 14:42:44
2.5
1 有用 元大 看过 2021-10-23 16:46:41
#2021山形国际纪录片节亚洲新浪潮单元入围 私影像,整部片子就在疫情期间创作者的家中拍摄剪辑制作完成。拍摄对象只有创作者自己和她的父亲。结构,段落清晰。看的时候总在想能有什么戏剧性,父亲人物身上有什么可以挖掘和吸引观众的点呢。其实看到最后好像也没有,但真实生活不就是这样。最后的清唱很好听! 感谢创作者洛洛,感谢吴老师,感谢草场地工作站,感谢村民影像计划。
0 有用 季轩 看过 2022-02-06 13:54:27
个人化的日记影像,拍得很好,这个导演很感性,非常真实反映了疫情期间导演对病毒袭来的感受,容易唤起大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