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凉山 (2021)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走近大凉山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具象的全国脱贫 困难的村娃进城 是我的感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好像从初中又好像小学开始,就经常会时不时听到几句“大凉山”,不论从老师,电视,还是后来上网的评论区。 我对 “大 凉 山” 这三个字没有太多陌生词汇的感觉,但对他的了解也就止步于耳熟。 恰逢自己吃饭找片看,又碰巧最近有雅兴想看看高尚的、无趣的“纪录片”,所以进入B... (展开)
希望,在大凉山不断生长
我看过的纪录片不多,偶然间在B站刷到的《走近大凉山》算是一个。这部片子,以日本导演竹内亮乘坐绿皮火车开始,从一个探访者的角度,客观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贫穷而又充满希望的大凉山。 在那里,有居住在巍峨高山上的“悬崖村”村民,也有刚搬到城镇上住进新房的居民,他们从...
(展开)

真正的脱贫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很欣慰的是,这部纪录片里的大凉山,政府已经拨款盖了新房子,孩子们上学的地方也变得更好了。尤其是皇家马德里基金会可以帮助到大凉山的彝族孩子们踢足球,甚至有西班牙教练来到大凉山执教。真的希望有天赋的小球员可以在政府,皇马的帮助下改变自己的生活,帮助自己的家乡。 ...
(展开)

当地民风淳朴有好奇心懂得知恩图报。也看到了教育和体育在脱贫中的力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好奇心和知恩图报。 —在火车上,当地人看到外国人也是充满好奇的张望着,竹内亮吃了一颗葡萄他们还愿意送一串给他; —在学生家里,学生父母真诚感激支教老师教授自己孩子文化,特意穿上贵重的民族服饰做特色菜坨坨肉款待大家。 2.我看到了教育在脱... (展开)
《走进大凉山》走进自我的贫瘠
今天看完竹内亮导演的《走进大凉山》,1、真实的了解到,在2020年的今天,贫困地区的生活状 态仍如此艰辛,虽然从前就知道凉山地区非常贫困,但也只是个了解到“凉山地区非常贫困”这句话 位置而已,并没有清楚的概念,而通过纪录片,21岁的我才真真切切的了解到处于同一时空的...
(展开)
> 更多影评 16篇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哔哩哔哩
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与中国和Chinese有关的纪录片 (鱼进锅)
- 纪录片 (老泰瑞)
- 8分以上高分纪录片 (Miss想想)
- 纪录片 (kao)
- B站纪录片 (gywshhz)
订阅走近大凉山的评论:
feed: rss 2.0
走近大凉山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294 条 )
85 有用 Wet_DreamZ 看过 2021-05-14 12:05:22
大部分经过这里的人都抱着一种看客的角度,少有外面来的人会留在这里。今年是凉山被解放的第七十个年头,凉山从那时开始就一直处于被看,短短几十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跳到社会主义社会,du品、ai滋、贫困、封建习俗,每个人都习惯着标签化看着这里,但少有人真正关心背后的原因以及当下的彝族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就是彝族人,我接受着这个时代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思潮,传统与现代思想的冲突是十分深刻的,可能这是当下每一个彝族... 大部分经过这里的人都抱着一种看客的角度,少有外面来的人会留在这里。今年是凉山被解放的第七十个年头,凉山从那时开始就一直处于被看,短短几十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跳到社会主义社会,du品、ai滋、贫困、封建习俗,每个人都习惯着标签化看着这里,但少有人真正关心背后的原因以及当下的彝族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就是彝族人,我接受着这个时代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思潮,传统与现代思想的冲突是十分深刻的,可能这是当下每一个彝族小青年的挣扎吧。但就像我说的,全民汉化,文化的主体:人,都不了解文化了,这个文化正在慢慢消逝,然而没人关心,外面的人甚至包括很多本族人。这可能是一个身处在大大森罗世界里一个小小的少数民族人的悲哀吧。最后致敬每一个留下来了,感谢导演让更多看到这只影片吧 (展开)
49 有用 买椟还珠冠军 看过 2021-05-18 14:32:04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22 有用 RainbowCannon 看过 2021-05-16 00:03:03
感谢这个日本人,感谢祖国感谢党,BBC你们有种也报导一下大凉山呗
32 有用 档案君 看过 2021-05-11 19:43:52
首先感慨大凉山村民真真朴素善良,其次国家对大凉山区的补助真的很大,不仅架设天梯,还把大批民众转移到山下,让他们住上了政府补贴的平房。脱贫的关键是教育,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政府给小孩造了学校、给予了村民工作机会,而不是一味发补助金,这才是发展与走出大山的硬道理。
12 有用 朝阳区妻夫木聪 看过 2022-06-07 00:42:39
有点复杂的观感。是非常好的脱贫宣传片,意识形态意味实在有些浓了,但却多少也在这种宣传中看到了某种来自被拍摄者的真诚。导演的视角多少是有些居高临下的,但这不是他的问题,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的外来者视角来看这一切,这种差异反而正是影片背后立意所需要的。不过,我的复杂感还不仅仅来自于影片的立场,而是想到了我大学时期暑假去贫困地区支教的时光,不敢说完全感同身受他们的生活,但至少也是不陌生了。关于这类影片的背后... 有点复杂的观感。是非常好的脱贫宣传片,意识形态意味实在有些浓了,但却多少也在这种宣传中看到了某种来自被拍摄者的真诚。导演的视角多少是有些居高临下的,但这不是他的问题,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的外来者视角来看这一切,这种差异反而正是影片背后立意所需要的。不过,我的复杂感还不仅仅来自于影片的立场,而是想到了我大学时期暑假去贫困地区支教的时光,不敢说完全感同身受他们的生活,但至少也是不陌生了。关于这类影片的背后,除了感谢感动,其实还有很多更深层的原因,是需要所有人思考的。多的不说了,最后建议看的时候关弹幕,不然会被无语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