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约翰逊的去世 Dick Johnson Is Dead (2020)
导演: 克斯汀·约翰逊
编剧: 内尔斯·班格特 / 克斯汀·约翰逊
主演: 克斯汀·约翰逊 / Ana Hoffman / Dick Johnson / Vasthy Mompoint
类型: 剧情 /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0-01-25(圣丹斯电影节) / 2020-10-02(美国)
片长: 89分钟
又名: 老豆已死(港) / 爷爷的死亡排练(台)
IMDb: tt11394180
编剧: 内尔斯·班格特 / 克斯汀·约翰逊
主演: 克斯汀·约翰逊 / Ana Hoffman / Dick Johnson / Vasthy Mompoint
类型: 剧情 /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0-01-25(圣丹斯电影节) / 2020-10-02(美国)
片长: 89分钟
又名: 老豆已死(港) / 爷爷的死亡排练(台)
IMDb: tt11394180
迪克·约翰逊的去世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36届圣丹斯电影节
- 评审团大奖 美国电影单元纪录片(提名)
- 克斯汀·约翰逊
- 第32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 最佳纪录片制片人奖(提名)
- 第71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 纪录片最佳剪辑(提名)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迪克·约翰逊的去世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Dick Johnson Is Dead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部怪异的纪录片,由导演克斯汀•约翰逊拍摄自己的父亲,纪录生活,关于一次次假死的死亡经历,搞笑且夸张一个生命活着的意义本身就要面临痛苦,面对衰老的恐惧,老年痴呆不方便记忆,不记得短期记忆,突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恐惧感。 影片将沉重的题材、话题,却能令人感动... (展开)
因为爱,她为父亲设计了几十种死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也就是两天后。 作为舶来的“洋节”,有人不屑一顾,但小编以为,也未尝不好,起码它给了我们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向父亲表达作为儿女的爱与关怀。中国式含蓄深沉的父子、父女情,需要这样一个契机来打破沉默与羞怯。说出口的“爱”才最真实最动听... (展开)
超越父女关系的私人意味而延伸出对死亡的探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死亡从来都是文化禁忌,至少在东亚文化里如此,而父母离世更是作为子女不敢轻言的话题。然而,这位美国导演在影片《迪克·约翰逊已死》中展示自己父亲一次次地死去,是否蔑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故意做出不敬不孝的举动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这部影片讲的是一对感情深厚... (展开)> 更多影评 5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想知道主人公爷爷的现状~ | 来自小厨梨子🍐 | 3 回应 | 2024-05-01 21:19:21 |
导演的孩子为啥有两个爸爸? | 来自八门鸟 | 2022-06-26 11:18:47 | |
想问下男主角长脚趾甲么? | 来自jiade | 2021-07-02 10:29:02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英国权威电影杂志《视与听》每月最佳影片 (kulilin)
- 片单|Netflix自制纪录片合集 (typacm)
- Criterion Collection目前已发行电影名单 (Viking Blood)
- CC出品·标准系列 (天佑の幻想家)
- CC标准收藏 收录片单(持续更新....) (V仔)
订阅迪克·约翰逊的去世的评论:
feed: rss 2.0
迪克·约翰逊的去世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31 条 )
4 有用 qw0aszx 看过 2020-10-11 04:10:30
为面对更多观众而作出的更“商业化”的编排与剪辑无疑让此片更加失去那份私人化应有的力量
7 有用 kylegun 看过 2021-03-08 18:12:17
阿尔茨海默老爹的一百种死法:掉空调,拍钉板,悬浮午觉,天堂歌舞,失忆古堡,义无反顾放弃老屋只为与你近一点,跑调追悼小号,柜中遗言……生命太苦,更要抓紧喘息的间隙尽享欢愉;一个女儿和父亲的漫长道别,看得人老泪纵横
13 有用 像一句广告 看过 2020-10-23 02:26:26
一部无法归类,无法形容,只能体验的电影。很可惜,只有100人不到看过。做了一辈子纪录片摄影师的女儿,这次把镜头对准自己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但是即便她尽力克制,尽力去营造那些超现实且极具幽默感的场面(这部分简直是精美的视觉艺术品),情感还是spill out of the frame。父女亲情的羁绊,真是太难以割舍,有几个段落让人简直瞬间被击中泪目。客观来说,这部电影是对类型的一次挑战,而拍摄过程本身... 一部无法归类,无法形容,只能体验的电影。很可惜,只有100人不到看过。做了一辈子纪录片摄影师的女儿,这次把镜头对准自己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但是即便她尽力克制,尽力去营造那些超现实且极具幽默感的场面(这部分简直是精美的视觉艺术品),情感还是spill out of the frame。父女亲情的羁绊,真是太难以割舍,有几个段落让人简直瞬间被击中泪目。客观来说,这部电影是对类型的一次挑战,而拍摄过程本身就是父亲给女儿最后的礼物,他甚至于愿意在镜头上展示自己一辈子都引以为耻的脚趾。而万圣节那段,是唯一一个不glamourous的超现实镜头,却深刻的体现了女儿对父亲心理状态的理解,实在感人。 (展开)
2 有用 欢乐分裂 看过 2021-08-08 17:41:05
有动人的成分:1、父女间亲密而尊重的共处关系;2、对待死亡恐惧的直面态度,以一次次排演来消解真正的逝去,概念不错;3、以拍摄和记录来建构一种人际关系,尤其“电影”实现了造梦的功能——天堂或许并不存在,但此刻我们相互依赖正是天堂。 然而瑕疵也是显而易见的:1、“排演”对纪录片的毁损很清晰,生命最美丽之处不在于全然的甜蜜完美,而是无论身处何种情境,个体所作出的反应和抗争才最动人,在重复性的死亡情节中,... 有动人的成分:1、父女间亲密而尊重的共处关系;2、对待死亡恐惧的直面态度,以一次次排演来消解真正的逝去,概念不错;3、以拍摄和记录来建构一种人际关系,尤其“电影”实现了造梦的功能——天堂或许并不存在,但此刻我们相互依赖正是天堂。 然而瑕疵也是显而易见的:1、“排演”对纪录片的毁损很清晰,生命最美丽之处不在于全然的甜蜜完美,而是无论身处何种情境,个体所作出的反应和抗争才最动人,在重复性的死亡情节中,他们过早拥有“失去”,练习着不断失去就是压扁生命的过程;2、设计感的刻意,工业糖精味。 (展开)
7 有用 高潜力人才 看过 2020-10-18 19:48:06
天啊,这叙事,闪光。Kristen真的是发光的人555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