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影像人生 短评

热门 最新

5 欢乐分裂 看过 2017-08-28 23:33:57

利用各种影像资料、访谈、摆拍以及出自其口的原文,梳理奥威尔生平,从童年阴影到战地觉醒,从书店店员到反极权主义战士,他洞悉人类命运行进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对胜利和鲜血的渴望,他以超越时代的眼光书写绝望荒诞的将来,他曾发出天地悠悠的孤独心声,这醒世寓言恒久不灭到底惊心。

17 晚安好运©️ 看过 2013-09-21 21:13:26

创意绝佳,奥威尔未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在BBC的播音生涯也没有录音存档,片中借助伪纪录片、伪家庭录像和真实的友人采访来呈现其人生历程,贯穿全片的访谈效仿自BBC的"Face to Face"。自译字幕:http://subhd.com/ar0/370340

10 优游卒岁 看过 2017-09-04 15:21:22

拍得很巧妙的一部人物纪录片,以演员来扮演,所说却皆是奥威尔本人所写,这也是BBC最为擅长之事。乔治·奥威尔以左倾始,前期基本上是个社会主义者。西班牙内战的暴虐,让其惊醒于极权主义的本质,那一套东西与其英伦自由本性,是天生不相容的。因此他对极权的批判亦是最烈最为深刻的。

9 苍穹的幻想 看过 2019-04-17 12:34:51

用可以乱真的伪纪录片形式讲述了这个终其一生与极权主义斗争的自由作家的生平。感谢奥威尔,感谢18岁那年偶然读过他的《1984》的那个暑假,从此我的思想不再容易被奴役;如果我们不反对极权主义,不反对吸血的资本家和他们的996,等待我们的就是一只永远永远踩在我们脸上的脏靴子。当你认为996理所当然的时候,想想上世纪伦敦的血汗工厂和地下矿井里的人,如今的八小时工作制,是他们那被时间风干的血和肉换来的果实。Don't let it happen, it depends on you.奥威尔最后的话让人泪奔

4 [己注销] 看过 2017-09-22 22:30:26

(7/10)感谢晚安翻译此片。奥威尔终其一生都是个社会主义左派,无数次幻想在欧洲搞无产革命,甚至埋怨英国人没有趁着二战起来革命。但奥威尔是个人立场的社会主义者,他厌恶一切形式的极权,不管这种极权是右派(纳粹),还是左派(苏联),《一九八四》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或者说是地图炮……

4 Over5 看过 2018-08-21 01:50:16

O爷苦逼了一辈子临了财富大爆发的一刻钱还进了别人兜……1984刚刚出炉,床榻之上就迎娶索尼姐,有钱无性活不长,三月之内驾鹤归去,O爷去世前夜小媳妇还拂袖而去找相好约炮,次日回家收尸分遗产,真是绿茶婊短线投资经典案例

6 纯Jun 看过 2013-06-24 15:35:51

有没有感到最后被那双黑眼睛直直的盯着说don't let it happen, it depends on you的时候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

1 Alan 看过 2014-12-28 18:53:14

就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样

5 虫合右兵卫 看过 2019-01-25 22:22:55

应该不算纪录片 因为完全不是自然素材 也没有像细细的蓝线那样把摆拍的素材标志出来 算非虚构影像吧 看完让我挺感慨的 英国算是地球上最没有可能搞极权的国家了 奥威尔一直担心的权威主义连影子都没有出现 就这样《1984》在英国二战结束依然能成为畅销书目 看得出来英国社会对权威主义是很警惕的 倒是素来有文革传统的red empire从来不担心极权 今天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 以前能说的话不能说了 能发表的文章不能发表了 我想问下culture revolution还远吗?

18 看过 2010-12-22 15:25:46

他说他想当个凡人,所以坚决捍卫凡人的权利

8 sarah🇺🇦 看过 2012-08-24 10:13:02

“The moral to be drawn from this dangerous nightmare situation is a simple one: Don't let it happen. It depends on you.”

1 差生小明 看过 2018-05-05 22:32:53

最后一个直视镜头,我头皮瞬间开始发麻,逐渐蔓延到整个上半身。奥威尔先生在看着你。

0 NARUMI 看过 2016-02-02 17:51:23

2014-12-15标记,1年多后终于看完。180617重温

0 Soo Yung 看过 2022-06-28 23:09:16

演的太以假乱真了,很喜欢随着时间的发展变成了彩色的影像记录。To be a political writer. No book is completely free of political bias. “Always, there will be the intoxication of Power… The moral to be drawn from this dangerous nightmare situation is a simple one: Don't let it happen. It depends on you.” SY

10 Sabrina 看过 2018-10-19 14:51:36

活的太明白了。这种人是不会安于到大学里面接受那种过时的,且同学之间建立起对社会其它阶层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的教育。在最后他说出来:他觉得自己有能力面对《1984》呈现的现实,书中的描绘最终只是一种戏仿,像《1984》所描绘的事情是会发生的,这正是当今世界前进的方向,在我们的世界里,除了恐惧、愤怒、狂喜和自卑,将没有任何情感,性的本能将被根除,高潮会被废止,人们只能对党尽忠。但是,始终记住,对权利的沉醉永远存在。胜利带来的激动,践踏无助的敌人所带来的快感,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如果你想想象未来的图景,就想象用靴子踩在人脸上的感觉吧,永远踩着的感觉。这个噩梦般的情景所表达的寓意很简单,别让它成为现实,这取决于你们所有的人。

0 vivi 看过 2018-05-01 14:39:41

他早就看透了这一切。

0 X 看过 2021-09-21 18:46:41

还差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未读 应该是turning point的一本

0 nani❗💛💙 看过 2020-01-31 17:50:41

作家亦战士。他在伊顿上学,在殖民地有份可靠生计,然而却放弃简单轻松的生活。四处流浪、与工人在一起、到前线经历枪林弹雨…… Orwell的著作是传世经典,其经历亦非凡。

0 樾焱 看过 2022-11-08 14:41:07 山西

倾向于工团的西班牙内战是对奥威尔影响最重的一刻。而由此它开始注意左,也注意右,并且认为二者都有可能导致大政府、包办与ji权。 至于此片是不是纪录片,实际上如果从使用真实素材的角度看,影片中也是的确使用的,纪录片不会排斥搬演,因为纪录片本身不是完全客观的产物,而只能是借用现实来阐述一种看法的影片,从这个角度出发,纪录片则从维尔托夫开始继承的先锋性亲缘便发挥作用。最根本的在于如何界定“真实”,而非什么是纪录片,在后真相时代、在福柯的权力-知识时代,真实本身也成为一个话语体系。除了文本之外,一无所有。

3 巨米雨 看过 2013-12-25 11:39:50

说8岁去寄宿学校的时候即视感没有办法忽视,其实感觉书记要是造型起来会和GO很像?西班牙内战那里泡茶为什么好好笑你是OCD么英国人真是够了。然后就是差点因为意外身亡。还都是巨蟹。最后那里简直就是穿越时空的阿桑奇it's depends on you。如果有传记片的话大王不如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