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奈良 短评

热门 最新

285 木卫二 看过 2020-12-06 13:00:37

试图把玩奈良日影味,又有挥之不去的作文感。结尾有种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结束了的原地梗塞,就拿阿姨和邓丽君的东东来敲打鼓。对诸多日侨遗孤人物的年龄设置,尤其造成观影障碍和出戏,毕竟即便以2005年未计——二战结束那也是60年前的事情了。在提醒观众不要忘记一段历史的时候,创作者似乎比任何人都希望:那不过是个提词背景板。

839 脱落的树皮 看过 2021-03-20 18:09:19

海蟹入湖,努力适应生活,却终归是杀生。

527 影志 看过 2020-07-31 11:57:15

目前今年华语个人Top3,战后遗孤的开头动画便已飙泪。电影前半部分每3分钟就有一个轻松亮点,被海关没收的酱牛肉、鬼鬼祟祟抢镜的鹿、适应湖里生活的海螃蟹、一紧张就说俄语的奶奶、鹏飞出镜的学牛叫卖肉员、装了锅的就是从中国来的…信手拈来的小幽默,在如此沉重的题材里熠熠生辉。最喜欢两个异国老人互看照片的片段,无声胜有声。全都白照了的照片,白费工夫的奈良之行,再见亦宽慰。当片尾熟悉的旋律响起,好怕是那首时,结果泪腺彻底决堤…寻找,所有遗失的爱。

108 剃刀头 看过 2020-07-23 02:03:03

正常发挥,如果不是疫情,可以去更好一点电影节

62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21-03-14 21:44:32

从《地下香》《米花之味》到这部,一路看到鹏飞导演的成长。本片以奈良为城市背景,剧作尚有僵硬之处,幸而导演有着极好的语感,用小而美、内敛、幽默和留白不断消解原本沉重的话题,闭口不谈战争。海蟹在湖里的结局跟“丽华”一样,只能祝愿,但结局可想而知。相机装载的不是胶卷,承载的是记忆。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孤独人,在寻找的过程中组成了临时家庭,“沟通”已经无须多言。可是毕竟六十年过去,“战争遗孤”没太能跟这个时代发生关系,只能用两代战后遗孤群体来论及身份认同。开篇动画多余,笑点随意,小泽的行为欠缺合理性解释,高仓一个电话了事有结局敷衍之嫌。不过导演能在这种命题作文下发挥出自己的作者属性,体现出了他扎实的基本功。

67 亵渎电影 看过 2020-12-10 01:23:56

鹏飞应该是最会拍命题作文的国内导演了吧,保持了前作的优点,没想到英泽的日语说的竟然很像那么回事,太厉害了。

349 Captain_C 看过 2021-03-07 17:48:19

海蟹被丢进湖里要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没有胶卷的相机留不下相片但依然能留下记忆,拉着没有实物的二胡,唱着最熟悉的智取威虎山,随着寻觅之路的深入,呈现出极度温暖而又温柔的特殊群体人物群像。主角三人血缘关系虽然缺失,但却在细微之处慢慢延展出动人的亲密关系,平静中点缀着努力生活的幽默,悲凉里流露出身份认同的温情。

243 blood orange 看过 2020-07-31 10:35:55

#23SIFF# 背景故事的交代融合了动画元素。开头的“螃蟹”暗示了影片的结局,海水与河水的生存环境,隐喻中国与日本。“无胶卷的相机”隐喻记忆,也许生命最终留下的只是记忆与思念。在历史背景下、在奈良县,一次寻亲、一段旅程…片子关乎“寻找”,寻找那段历史、寻找遗憾的爱…

198 翻滚吧!蛋堡 看过 2020-07-31 11:16:12

非常喜欢!数代遗孤的身份错乱,语言的隔阂,又在钟声、照片、手势间建构出新的平衡,寻亲的情绪被淡淡藏匿于奈良的自然和人文背后。前作中幽默灵气的小细节都得以延续,结尾祭祀的戏甚至有些《沙罗双树》的味道了。

70 你虎哥 看过 2020-08-16 00:47:27

真诚建议 去掉那个开场动画吧

138 顿河 看过 2021-01-14 23:18:37

导演的温柔抚平了老奶奶内心的悲伤。与其说是拍摄了战争遗留的伤害,不如说是拍摄了人内心恒久的寂寞。那些付诸真心的子女、爱人、过客,最后映射成我们人生的记忆。人生重要的是别人对我们的眷恋,还是我们对人生眷恋呐。又见,奈良。

158 大疯大的风 看过 2021-03-19 15:38:03

又是一人一个厅的电影,节奏还是有点太慢…恕我直言,英泽看不出有什么表演水平。中间两位老人互相交换看照片的无声片段非常有趣

148 寒枝雀静 看过 2020-07-31 11:02:42

B+/ 并不预先焦急地为人的共处下定论,也不急于抵达某种结果,而是极为自觉地将交流当作并无僵固目的的过程。因此语言隔阂反而成为一种媒介的裂口,成为可不断迂回的玄妙共感。人的肢体,人可触、可写、可使之发声的物,皆将我们联结。而当交流突然加速,媒介失去传导的感知延宕,故事才倏忽间走向终结。寻找的日本遗孤同样是一个类似的中介物形象。她的信件构成了三个人物的强烈共振时刻,而她的身份困境则构成了国族边界意识形态之无限残余的标记。或许,急于交流只是一种唯我的幻像,而真正的交流本身只在不急于交流时才能达成,这就是本片最高明的落点与方法论。 二刷略降→B/ 前1/3有点耽于差异的堆积,缺少强度上的区分;最后的仪式剪得太松弛,没有足够锐利的语气扭转来铺垫结尾的情绪提炼。整体还是不错的。永濑正敏一段依然全片最佳。

38 假枪 看过 2020-07-31 11:07:14

SIFF 7.31 是好片子 但不够好 有几场巧思的戏 也有很多刻意的地方 剧情走向开头就可以猜到 片头的flash动画和最后的强行邓丽君bgm真没必要 鼓励一下吧

77 心有鱼 看过 2020-07-31 11:59:28

东北日本遗孤的事情,不是东北人可能完全不知道,比如我。感谢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那段已经日渐尘封的历史,就像是时代里的一个褶皱被展开,这些似乎被遗忘的人现在站在了镜头前。历史遗留下的情感伤害,需要长久的时间去弥合。感谢导演关注到这个问题,并用这样一个故事记录下来。战争会结束,但爱不会。

28 西楼尘 看过 2020-08-11 22:56:12

曾经说有时间陪伴的亲人,待到有时间,已失去陪伴的资格。曾经说有机会游玩的奈良,待到有机会,已散佚了游玩的女孩。没有放胶卷,画面却已经定格在脑中。寻不到牵挂的伊人,豆腐甜甜圈已充满了她的味道。一只海水蟹几经辗转仍未能适应湖水,一副彩绘画漂洋过海竟传回了奈良。盼你行过万里,锦书遥寄。

172 力比多 看过 2020-07-31 11:57:01

#SIFF2020# 太棒了,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去展现寻找的过程,不煽情还适当的增加幽默感,老奶奶用俄语回应与学羊叫买肉的过程可爱极了。女儿远去的父亲与千里寻子的养母,在小泽带领的三层关系中展现的非常巧妙,最后的长镜头里三人行走,老警察与小泽仿佛中日关系一般夹杂着历史问题与保护着遗孤的养母,同时响起了邓丽君《再见了我的爱人》日语版,无奈与爱意慢慢涌上心头,又见奈良,goodbye my love …

9 神仙鱼 看过 2021-03-15 22:05:31

找不到的丽华映照了寻找她的三个人的生活与煎熬。沿袭前作以带有幽默感的轻盈语调讲述沉重悲伤议题的风格。关于身份回归中的认同迷失、沟通阻隔以及留守问题(前作儿童->本作老人)也能在前作中找到对标。未放胶卷的相机摄不回从前照片里的风景更找不回日夜思念的人,祭神仪式没有神迹显灵只能各自舔舐不得疗愈的伤口向爱人道Goodbye并往回走。克制隐忍,尽管回味不足,但能把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拍得足够日本味已是令人欣喜。

25 Nikki🌱 看过 2021-03-07 18:00:07

导演在日本六个月沉浸式的考据收集到的真实故事,让细节生动有说服力。留白的处理和几处呼应带来平静的震撼,对战后一代二代遗孤不同的身份认同困局和女性情感表达都把握得准确。 难以想象这部电影是短短十九天拍摄完成。画面和影片节奏常让我恍惚回到仙台的夏天。 不知何时再相见,明月何曾是两乡。淡淡悲伤底色,却温暖又有力量。

188 ChrisKirk 看过 2021-03-19 23:12:33

一个寻亲的中国人,一个独居的日本人,一个挣扎的混血儿——结尾处三人无声行走于街道上,直接打破了电影集中呈现的身份困境,营造出了一种「家庭」感,甚至可以说,三人构建了一方无需语言为中介的场域,如此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成为历史的,同时向外辐射着。此般场景和譬喻在邓丽君的日语歌包裹下更是得到完美映射。

> 去 又见奈良 的页面

又见奈良

导演: 鹏飞

主演: 吴彦姝 / 英泽 / 国村隼 / 永濑正敏 / 鹏飞 / 张巍 / 秋山真太郎

类型: 剧情

地区: 中国大陆, 日本

片长: 100分钟

上映: 2020-07-31(上海电影节), 2021-03-19(中国大陆)

预告片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