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短评
8 有用 乌鸦火堂 看过 2023-01-24 14:21:49 北京
算是邓超和俞白眉最好的作品了吧,也有着题材加成。 体育竞技类电影, 拍烂真的不容易。本片在模式方面算是做到了极致,角色、热血、燃点,赛场效果都有,而且剧本角度挺不错,大背头+时髦的教练,退役边缘的混双选手、高度近视的削球手,不知名小将……路子很像丹泽尔华盛顿的《光辉岁月》这种,一帮不被看好的“歪才”最终逆袭的模板。 但是,由于涉及到太多原型人物,对角色诠释方面不可避免的有所束缚。所以片中这些“歪才”其实都很“正”,角色塑造角色塑造也趋于中庸。即便如此,该片还是没能逃过公映前被迫修改的手法。 不过老观众还是可以对号入座的,段博文那股劲头跟原型王涛很像,最像的是瓦尔德内尔的演员。形象最好的是许魏洲。 反正四平八稳,看了不会后悔,不看也没什么损失的那种
15 有用 Morning 看过 2023-02-25 00:35:22 北京
两星半。这个电影晚出生了十年,放在现在是给不了新的刺激的,虽为类型电影,在语法和规则都被观众熟知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在人物片和运动片两者之间的游离,两者可以兼容,但像现在这样时时不分主次,则会情绪上失去节奏。人物类型上,群像做得不好,一是设计的老旧,还是多年前人物有苦,俗套的苦这样的写法,二是拍法上只突出戴敏佳,即使有不在光环中的陈文这样的角色,都没好好的表现。比赛很依赖于解说,拍法上也没有太多厉害之处,最后决战可以拍出空前大场面调度,结果处理的很弱,其实这样的片子没那么简单,只要突破固定的语法,这个突破本身就自然可以成为“内容”,另外还有一大败笔就是主题音乐写得很差。唯一喜欢的点是戴最后对黄昭说的话,可能是讨论输赢在生死观中的意义,不过电影里没讲这件事,只是无力的上价值。
14
有用
谢谢你们的鱼
看过
2023-01-21 09:11:27
浙江
该短评的发布时间,早于首播/上映时间(含影院上映、电影节上映、网络或电视台开播、大规模点映),作者可能通过其他渠道提前观看,请谨慎参考。 其评分将不计入总评分。
是正常的体育片,套路之内把每一个层面都照顾到了,比《夺冠》好出很多,或者说是这些年最有观赏性的国产体育片。缺点是太长了,人物太多不聚焦,拍摄手法多变且不节制,大部分时间都在演《中国教练》,偶尔插入队员的戏份却没有很好的形成叙事系统,到最后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把段博文的角色作为落点,确实莫名其妙了一点,中段的惨败要是没有拍出来整体节奏能好一点,现在快两个半小时的节奏还是平了点。邓超俞白眉到现在为止最好的作品了,终于合格了。
176 有用 万顷白沙 看过 2023-03-02 14:08:14 广东
看过,打2星,非常的失望。 说一下前提:我和家人都是乒乓球爱好者。国乒之前的历史以及几代人对抗老瓦的情况,我一直都有了解。但是这部电影,拍了什么? 我随便吐槽几点吧:1、电影里比赛对决的动作,连乒乓球业余爱好者都不如,(当然,不要求这些演员打的像马龙。但是至少也要“会打球”吧)。这些动作极其的搞笑和业余。2、电影里,邓超1991年接手主教练职位,在前2年用了所有手段(录像设备、出国打球、地狱般的训练),1993年面对瑞典依然不堪一击。好了,只用了几分钟,就回到了1995年天津世乒赛,邓超只灌了点鸡汤,然后中国队就打赢了瑞典队?国乒的崛起就那么简单和儿戏吗?!3、电影把大量篇幅放在了一些极其业余的体能训练(比如:雪山冲刺、爬长城、在海水里跑步等等)。也忽视了这项运动最核心的技术革新和人才成长。
7 有用 臻圣 看过 2023-03-22 13:08:18 北京
6.8分。邓超截止目前最倾尽全力的一次,去掉过去那些俗不可耐的烂梗桥段,在导演层面来讲的确有进步。接下了中国体育界的金字招牌“男子乒乓”的挑战书,把落点放在大家少为关注的90年代低谷期,故事构思方向选的很妙,但没有紧扣好“绝地反击”这一自我命题。几个主要球员们表现很不错,但比赛更多依仗解说的推动,缺少对选手的人物弧光刻画,仿佛都是大环境下的一个个小人物,浓缩成版画上的一道道剪影。所以观众代入感少了,紧张刺激的感觉被消减了。对乒乓球很多打法的讲解分析普及度远远不够,世界大赛的背景也是蜻蜓点水,多少年轻人会因为看这部电影燃起对乒乓球强烈的热爱呢?我看《灌篮高手》时候有,看《摔跤吧!爸爸!》时候有,但《中国乒乓》呢?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