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的影评 (43)

如何拍好主旋律?先来翻翻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上个周末,清明假期,于家中小院聚众烧烤。 聚众,意味着齐齐整整,少长咸集。 于是,在烧烤趴体开始之前,还得有独属于学龄孩子的假期作业环节。 而帮助我展开此篇文章的,正是孩子所翻查的那本工具书——《新华字典》。 2 作为小学语文的必搭单品,《新华字典》绝对是我们... (展开)
暧昧的殖民时代:从电影《词典》说开去
这是一部很典型的韩式主旋律电影,类似《暗杀》、《国际市场》、《军舰岛》等片。电影的叙事手法并不新鲜,从小人物视角叙家国情怀,笑中有泪,讲述了朝鲜语学会在日本殖民当局的强烈打压下,秘密编纂朝鲜语词典、保存朝鲜民族语言文字的故事。 我的感怀并不在电影本身,而在于...
(展开)

简单的语言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感触好深的一部电影,当国内不断产出《长津湖》《狙击手》这种大制作,大场景,大战争为主旋律红色电影时,隔壁国家居然用小成本以一个特殊的角度拍了这部爱国题材的电影。 语言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的直观呈现,侵略者要求将这个历史抹去,引起一众爱国人士的语言保卫战,没有浓枪...
(展开)

柳海真的电影《词典》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语言是民族的精神,韩国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电影《词典》,反映了在日本占领统治韩国时期,不甘屈服的青年对日伪政府的抗争和对语言的收集和保护。2019年3月1日,恰逢韩国发起日本占领下的独立战争100周年。这部主旋律电影,虽然仅聚焦一本《词典》的编著,却荡气回肠,让人感受... (展开)
韩国主旋律电影,拍得竟是一部辞典的诞生
很少有电影能够在一本书的来龙去脉上讲述的富有张力,这不仅是因为书籍大多属于个人的苦斋冥思,更在于书籍的动人之处往往是其本身。 所以,拍摄一部书籍的诞生故事,大多会显得画蛇添足、难触内里。然而韩国电影《词典》,却能让这种佶屈聱牙的改编方式催人泪下。 这当然是由...
(展开)

“当一个文明即将熄灭 有什么证明你我存在的岁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虽然标榜的是喜剧 但是其实很沉重 讲历史的片不太好拍 尤其是针对特定国家 再加上限定的一件信物 词典 更不好拍 度很难把握 让观众如何津津有味看下去 但是这部片子有做到 起承转合 人物刻画 故事剧情 镜头画面 配乐 都恰到好处 很多镜头语言值得玩味 还有首尾呼应 以一个小人... (展开)
重視語言,該是人的自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語言是民族的精神,文字是民族的生命。 看到韓國,不免想起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早期統治者為了便於統治,除了要求派駐台灣的日本官員學習台灣本土語言(包括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也同時對台灣人推行「國語教育」,此時的「國語」指的是日語。但就在1937年, 台灣總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