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未了的影评 (13)

战争背景下的人性@撕扯
1935或36年西班牙内战,在两个阵营的中间,西班牙某所大学的教授夹在中间,最后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个战争背景下的故事,反映了战争对每个人的摧残,撕扯得让人感受到难受。 西班牙历史上处于欧洲非洲文化交集处,宗教战争锻炼了好战开朗热情的民族,因为对这个国家的兴趣看...
(展开)

战争未了:丧钟为我们而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战争未了:丧钟为我们而鸣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更偏好于称这部电影为一部“讲述战争”的片子而不是一部战争片。导演巧妙地通过作家米格尔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20世纪西班牙内战时期的故事与情景。值得高兴的是,他拥有极佳的叙事手段以致于作为一个对西班牙历史知之甚少的人,观... (展开)
你们以力服人,却不能令人心服。你们能去征服,却不能令人皈依。你们能让人屈服,因为你有武力,但你们永远无法让心信服,因为使人心服需要你们以理服人。
在萨特的理论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仅是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让人类和事物自身的意义重新编排。从战争爆发的那一刻起,世间的人和物的意义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有人、所有物的存在都会变成“在战争中的存在”。当战争影响了一个人的存在,为了让自身变得自由,那么一定要采...
(展开)

高级知识分子的悲哀: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萨拉曼卡大学校长乌纳穆诺为主人公,最大限度地客观还原了西班牙内战史,是这部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1931年阿方索十三世退位后,西班牙进入权力真空时期,左右两派政党为了权力宝座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夺。1936年2月16日,曼努埃尔·阿扎尼亚领导的左翼人民阵线政府成立,... (展开)
戰爭未了(Mientras dure la guerra,2019)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認識烏納穆諾是因為他的著作生命的悲劇意識(del sentimiento trágico de la vida,1912 ),以及佛洛姆著作中所提及與分析的那場在「死亡萬歲」這樣由「死亡崇拜」、「虐待狂」與「戀屍癖」三重心理衰竭症候口號環繞下的起身演說——試問,在槍桿的死亡威脅下,世間有多少... (展开)
你个作家参与政治尤其是政变还支持了法西斯,后悔药有吗?
你个作家参与政治尤其是政变还支持了法西斯,后悔药有吗?注定可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男主乌纳穆诺出生在一个中等商人家庭,是少数民族巴斯克人。16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毕业于马德里大学哲学系和文学系,后长期任教于 萨拉曼卡大学 并出任该校校长。乌纳穆诺曾因反对独裁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