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往事 短评
868 有用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19-08-12 14:35:26
无聊透顶,本以为我这种老片迷会喜欢。谁知是一出废戏、烂梗多多的肥皂剧,和《无耻混蛋》一样重改历史、夸大意淫。花一半时间字面意义上戏谑、模仿好莱坞1969新旧交替的时代,所有的迷影、情怀梗都是蜻蜓点水,浪费情怀。结尾15分钟不就是血浆让你嗨了一下吗?对剧情和结尾的意义大吗?李小龙的戏份则完全没有存在的理由(只与莎朗.塔特看《勇破迷魂阵》时的"闪回"挂了个钩),没任何叙事目的,只为让克里夫显得强硬,让李看起来是个好斗的大嘴巴,完全是在消费逝者。
1568 有用 朝暮雪 看过 2019-11-27 15:21:34
假如曼森杀人案没有成功,莎朗·塔特没有遇难,波兰斯基没有性侵幼女,没有四十年如一日的逃亡生涯,而是和妻子、孩子共享天伦之乐。 假如瑞克结识波兰斯基,千里马遇伯乐,迎来事业第二春。 假如瑞克不再经济窘迫,也没有解雇克里夫。 假如…… 世上没有假如,但是昆汀给了我们另一种答案。 用瑞克和克里夫的经历纪念曾经还没有被商业侵蚀的好莱坞; 用迷影瞬间、致敬桥段作为写给电影的情书、献给影迷的礼物; 用颠覆现实的故事给曼森家族迎面重击,报杀人之仇。 昆汀用电影改写历史,转悲剧为喜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和记忆中不一样的1969年。 不再追求血浆四溅、残肢断臂,取而代之的是浓浓诗意,屡屡柔情。 不再追求暴力,取而代之的是发生在平行时空的美好童话。 以虚幻的故事抚慰现实的伤疤,以怀旧的镜头追忆往昔的岁月,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2238 有用 LORENZO 洛伦佐 看过 2019-05-22 06:26:41
昆汀电影里一贯的成吨的血浆没有了,无穷无尽的暴力没有了,源源不断的话痨也没有了,这让电影显得冗长且无聊,只有恋足癖和最后半小时的高潮能挽回颜面。小李子的表演依然不懂得节制,各种用力过猛,劲儿劲儿的。皮特虽然耍帅,但也只是耍帅而已,和李小龙的那段耍帅更是觉得有失偏颇。所谓的迷影情节,因为全程被割裂,最后被“嫁接”进来的感觉很违和。吹得有点过了,这不是昆汀最好的作品。
529 有用 南悠一 看过 2019-05-22 03:53:46
当向往六十年代好莱坞时会想到什么?喧闹快节奏的宣传片、盛大的明星访谈,这便是影片的开头。当然还有生机勃勃的美国精神,永动的趴体、镁光灯、车载广播声、旋转的留声机、名利场和人情交往……在昆汀眼中,光怪陆离的好莱坞如西部那般广袤、包容,表面上人性苍凉,内里有复杂的情感交织,每个人都可以追逐电影梦想。昆汀用迷影梗,用怀有电影梦的明星和他替身司机的故事,拼凑出和西部片质感和西部精神相通的好莱坞旧梦,讲这样一个“拍西部片”的故事。他像是借着缅怀过去,对好莱坞的现状表达不满,像是带着不收敛的情绪喊,“这些才是好莱坞啊,你们这些恶魔究竟想搞什么?” 如果影片极致,背后的导演就会愈发理智;如果导演情绪化,那影片大多也没那么极致了。3.8
311 有用 米粒 看过 2019-07-29 12:31:59
昆汀的电影和他本人一样,很容易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旁人很容易陷入迷惑,不知道他为什么在一个虐杀案故事前花那么多时间去讲看似无关痛痒的60年代末电影明星朝电视发展的阵痛,或者像赌博似的去意大利跟鸡同鸭讲的外国人拍通心粉西部片。要求每个观众都像他这样如痴如醉地沉迷电影,似乎是件奢侈的事,但昆汀是那么的对史料、八卦、明星、好莱坞的点点滴滴信手拈来,他就像一个永远都挖不尽的宝藏资料库,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和电影连在一起,并有着很强的诉说欲。这样的感情基础下,这部好莱坞往事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大师感”,融进了自己童年回忆之后,还确实有些总结篇的味道——昆汀把自己对好莱坞的爱,和对小李和皮特的爱(看完本片谁还会不爱他们俩呢?!),都放在这部电影里了
219 有用 木卫二 看过 2019-07-26 21:14:14
有如演员与替身的搭档组合关系,《好莱坞往事》既有昆汀非常慷而慨的一面——爱表演艺术,爱通心粉西部片,比波兰斯基更爱莎朗塔特。另一面又是十足的私人趣味,不加节制,令观众完全摸不透他的古灵精怪枪(牧场入室探秘老头),更不要说爱飙车爱血浆。电影院与前排座的两组恋足癖,更能继续俘获舔狗。我最爱的一组戏,是小李搭手小萝莉的两场。霓虹灯亮起的空镜头,也是片中不多的宁静抒情时刻。除此以外,观众很容易被片中片以及闪回片场之类的桥段,搞得七荤八素。譬如小李的西部片,明明重点发生室内,昆汀偏要让人物在外头磨磨蹭蹭,放上一炮,再进入正题。李小龙的出现,更像是博纳于冬要求加戏,随便给搞上了一场,否则要从剧作上来说……抱歉,这部电影不太需要剧作这回事,你可以在意淫大作和平行宇宙中间,搞一票重写电影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