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和蜘蛛 短评

热门 最新

21 圆首的秘书 看过 2021-03-07 21:00:52

4.5 观感奇特但绝不舒适,完全不小清新,甚至有点残酷。最佳导演实至名归,一方面是演员表演非常有嚼劲,人与人之间的互害关系深入骨髓,另一方面是氛围营造非常出色,高强度的声音和色彩之下是爆发边缘的敏感、压抑、冷峻和漠然。把玩蜘蛛是一个有些温柔又让人有点毛骨悚然的举动,恰如结尾画外音女孩对船上生活的描述:一切物品都在将要滑落的边缘,却又如有磁性一般安然无恙。能捕捉到如此微妙的情绪,齐歇尔前途无量

25 科林 看过 2021-12-03 10:22:00

整体调度极其复杂:声响 对话(含沙射影)、表情 眼神(暗潮汹涌)、走位 构图(起承转合)、光线 色彩(冷暖变化),一同挤在这逼仄狭小空间里描绘着千丝万缕人物蛛网关系图。能看出导演的能力,把无聊的生活点滴叙述成耐人寻味的古怪奇闻,形成了枯燥与生趣、单调与庞杂的辩证统一。 虽然笔者承认以上这些,但对普通观众拒人千里的0戏剧性大大降低观赏度,只留下莫名其妙的回味印象。

12 blood orange 看过 2021-03-03 12:01:43

🕷️🕷️🕷️🕸️🕷️🕷️🕷️

11 吃查3000 看过 2021-08-12 21:49:29

声音拓展出的空间,我听见地表开裂的声音,听见婴儿的啼哭,听见蜘蛛爬过你的手背,听见你的心破碎一地,听见一个更旷阔的空间而你并不存在。于是我逐渐融入这个空间,成为这个居所,让它在我的身上留下更多的伤痕。

10 甦醒 Nostalgia 看过 2021-12-13 15:58:43

诸多优点也抵不过这空洞的内核,自然声响的设计、小空间人物的交叠、精准命题的蛛网和女孩这些都是十分优秀的。但在如此奇怪和拧巴的情感表达中,观感十分不舒服,演员对于情感的表达都处于一种疏离的边缘神情,不喜不悲一副假笑的模样让人十分膈应,这是导演对演员的要求,意图自然掌握在导演的手里。这样的电影总是给人惊喜的时候又让人异常的想关闭屏幕,总觉得这点事这些情感如此表达完全是文艺青年的自我造作。像舞台剧,毫无灵魂的人偶穿插着所谓暗流涌动的情感,大段的台词反复的呈现人物的敏感、脆弱以及细微的心思。如果你只是偶尔把咖啡倒在狗身上,我理解那是你隐秘的情绪作祟,而如果全场都一副臭脸做些凝滞的奇怪举动,那建议还是去看心理医生好点。总之可以欣赏这样的电影,也会内心十分抵触这样过度的表达。

39 乍暖 看过 2021-12-01 07:32:30

6.5/10。非常独特的电影,像AI在演戏。在狭小空间内捕捉女性嫉妒的复杂因子,冰点的母女关系、较劲的室友关系,男性成为搬家具的工具和上床的猎物。蜘蛛网般的情感连结,在破与立中取得了平衡。但我非常不喜欢大特写的表现方式,每一次“奇妙”的交流后转头一看都有另一个人在观看,成为规律的凝视视角消除了观众的快感。(现实中和这类女性相处会崩溃的)

1 缺德梅 看过 2021-12-03 21:20:59

6.9 全员暧昧神秘微妙微笑眼神人,上一秒是宝贝我要扒了这身狗皮大操你一顿捏 ,下一秒你寄吧谁啊给老子让让。

29 冰红深蓝 看过 2021-12-05 15:05:04

毫无疑问是今年最佳德语电影之一!1.影片精准而微妙地平衡了断裂与流动、日常与设计间的关系,全用固定机位长焦中近景镜头,传统连贯性剪辑中的全远景定场镜头与连贯一致的画面空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以持续流淌的声音和人与人之间的凝视形塑出联动贯通的画外空间,一如角色间若即若离、在孤独自在与欲求连接间徘徊摇摆的关系(同样契合于船上女清洁工的诗意自白)。2.限制性镜头与对声音透视的把控颇似布列松,赏心悦目的配色契如侯麦,对另一时空的记忆与梦境的无缝穿插则令人想及雷乃,转场时的空镜蒙太奇极富空无诗意,浸染着小津安二郎之味,而角色举止与环境氛围又很德式。3.搬家的舍离与变移也与片中物件的“熵增美学”相贴合,恰似钻裂的地、四散的羽绒、破裂的杯子与被红酒侵袭的平面图。4.苍蝇与蜘蛛恍如嫉妒与欲望的载体。(9.0/10)

0 Tolkien 看过 2023-01-08 21:52:50 四川

没有情节、缺乏逻辑,甚至没有共情,唯一称道的是清晰透亮的摄影。底下评论还说是什么蛛网般错综复杂的关系,怎么都感觉是蜘蛛虽然是惯于独居的,但是它又比很多群居的动物甚至宠物更近距离地与人类分享居住空间。

14 胤祥 看过 2021-03-03 17:01:30

#71st Berlianle# 奇遇并列最佳导演+费比西。形式上相当有趣。全片几乎都是由中近景和近景构成,绝大部分在室内(官方推荐词是“对充满悖论的疫情时代的一次总结”),导演下了大力气来安排画面内出现的色彩,人物衣着以纯色为主,dress code非常像侯麦,同时也下了大力气去安排小道具,同一个画面内经常出现“红黄蓝”这样的搭配,也让我想起小津的彩色片,有几个场景的小道具处理完全是小津流的做法。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女孩从她跟另一个女孩合住的公寓搬走的两天一夜,涉及十几个人物,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冲突或者剧情,人物来来回回,堪称“轮舞”或者“蜘蛛网”的结构。隐含的则是围绕友情/羁绊主题的亲子关系、以及阶级和移民的议题。

7 Captain_C 看过 2021-12-10 17:28:17

有的人被忽视,有的人被注视,有的人心怀渴望,有的人心生猜忌,狭小的空间里,众多人物不断闯入和抽离,焦点也不停地转变,只有墙上的蜘蛛默默地洞察着一切,织起一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精致,优美。

11 TWY 看过 2021-08-10 21:20:34

特写镜头意味着想象,是沃霍尔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四分钟,这段时间内在特写镜头前的人就必然是主角,也必然滑入到她们的想象,独属于自己的虚构梦幻中——因此她们或许会突然走神,因此并不存在任何故事,只有特写中展示的那洞穴底部的微光。

7 南悠一 看过 2021-03-08 11:39:14

3.5。女主的脸好耐看啊,想谈恋爱。

5 bloom 看过 2021-12-04 20:39:39

女孩走了,留下网。所有访客和活动都牵动网,留下破洞和遗迹。

11 Lies and lies 看过 2021-03-08 00:30:36

好甜腻的电影。过分主观的声音,过于清晰的声音事件,僵硬的“视线剪接”让真实时间流动无处可寻。

6 亵渎电影 看过 2021-11-09 02:22:40

从搬家到搬完家的过程,时间很紧凑,十几个人物在公寓里进进出出,从人物的视线和对白中一点点交代他们之间的关系,让观众去察觉一开始看似和谐的背后的不正常,导演一直在设计人物所处环境的空间感,声音,门窗,景深等一切都是有效的手段。这种多个人物在同一空间的戏,很考验导演的调度能力,他有这个意识,还在尝试用服装,道具,场景的颜色来外化人物的内心,最后用蜘蛛和蜘蛛网的故事来点出主题,他给自己制造了很大的难度,完成度可圈可点。

0 薯本华 看过 2021-12-07 23:43:27

她们在干嘛?看得我幽闭恐惧了

9 墓岛GRAVELAND 看过 2021-12-08 22:01:29

3.5,空间从电脑桌面的施工图纸投放至影片的(伪)三维世界,人物作为空间的附属物,在空间和人物关系的最终建立之后走向消解。《女孩与蜘蛛》的心理剧在嘈杂的环境中产生,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网状关系,不断生成的空间如同布莱希特式的戏剧,向观众展现舞台的搭建过程,与叙事并行不悖。在影片中,男性角色似乎无处不在,却因为身体(而非面孔,声音)的频繁出现而缺席,被排除于女性视角的结界之外。那么男性观众如何进入影片?或许一种通路在于充满戏剧强度的暴力空镜,关于蜘蛛,裂缝和取代鲜血的红色饮料,出现在场与场的交界。对于不同的性别——正如片名的并列所暗示——《女》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目光,却又通向同一个暗流涌动的主题。

3 Muto 看过 2021-12-01 14:54:24

显而易见,瓦解与建构是《女孩和蜘蛛》分别代表的意涵,二者借由公开又私密的「传染/性」幻想来营造边界感与连接感。但很遗憾,这部过犹不及的文艺小品恰恰暴露出了文艺青年的短板。显然,还不知自己缺什么要什么,是什么非什么的女孩们并不能给出建设性方案。事实上,极具迷惑性和杀伤力的她们在这个正处于「精」装修阶段的空间里只能搞搞暧昧与破坏,以及辅助或者代替母亲收拾残败的局面。所有决策都是理性在主导,包括跟谁聊天交往,选谁做爱筑巢。在理想的房型图成型前,女孩还要在母亲的眼皮底下生活。而在女孩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中,最尴尬的形象恰恰是妈妈这个角色:她处于不做梦的成人与爱幻想的孩子之间,所以,当她带上假发试图以「女王」的身份融入这个性别意识模糊的「想象」共同体时,伪装成孩子的「领袖/权威」反而招来了同类的厌恶与排斥。

8 奥兰少 看过 2021-12-13 01:45:25

1.全用固定机位中近景,捕捉人与人在逼仄空间的相遇、交错与凝视,然而逼近的镜头却没有带来亲密和确定。人物关系始终若即若离,角色心绪令人捉摸不定。2.白日装修和搬家的场景,人们进出来往,镜头停留越久,越觉难以透气,需要音乐将对白驱散,环境音拓成替代性远景,空镜作一口呼吸。导演对换气的控制极为精确,如戏剧换幕,诗歌分节。3.人与人因共享空间产生交集,因爱与欲望产生粘性。困于生活的蛛网,蜘蛛固然是神秘危险的象征,但苍蝇却是日常的烦闷。任谁去选,大概也是轻抚蜘蛛,拍死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