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者的影评 (134)

哈利波特别大 2017-06-15 10:40:46

回忆你当年的6月时光

6月份,对咱们天朝人民来讲有几件大事:高考、毕业、找工作。 而这几件事,又都在无形中影响了你人生的走向 有人说没在日本求职过的人就无法感同身受。我觉得追求梦想或被现实打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选择创业还是稳妥,找自己喜欢的还是妥协,是跨越国界的难题,对毕业生来...  (展开)
no~one 2017-06-08 00:40:35

关于嫉妒和梦想

内心刻划的很细腻很真实,我也常常困扰于别人比我更优秀或运气更好的魔咒中,也因此嫉妒对方,责怪自己。但好在自己总能找到安慰自己的地方,所以我所佩服的人必有一最,我望尘莫及。我最怕看到那些同我一般的普通人达成我想达成的心愿。 人啊,最可悲的就是摆脱不了来自于本我...  (展开)
睡觉觉的可汗 2017-06-07 19:21:49

世间何者

何者,什么人,你是谁,我是谁。 求职过程是个了解自我的契机,就像拓人,他是我们眼中眼高手低的那类人,嘴上永远说着正确、让人觉得犀利聪明的话,看似是个成熟的过来人,结果背地里时刻关注着社团同伴并嘲讽他的外显,觉得还没成功就不要炫耀。真是一个紧绷让人喘不...  (展开)
最好魔女可以瞬移 2017-06-05 17:32:57

好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一开始看了一半 然后看完整本书再重新看了一遍 觉得中间穿插的舞台剧这样表达挺不错了的 给个建议 没看书的话真不知道中间拓人心里怎么狂风暴雨过 电影很不错 富美“从旁边窥探”的眼神玩的特别棒 苏打好温柔😁 最后主演们成了舞台剧演员这样很不错就是 拓人和瑞月特写没...  (展开)
Einspänner 2017-06-04 11:07:31

我即何者。

何者即我,我即何者。以伪面粉饰,自食其果为终。 本来并没有打算写影评。推荐朋友去看,最后却因“何者”的面目背离了朋友与自己。也勉强算是道歉与自省吧。 关于我自己,怎么说呢。 开头说都是很难的吧。 那种难过就像是要窒息,叫不出来,内心却极为痛苦。大概就是溺水濒死...  (展开)
巴斯光年 2017-06-04 01:43:16

新时代文本语言的魅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去年在东京看《你的名字》时的贴片广告是《何者》,今天终于得以看完。 从脚本和实际呈现的效果来看,都不够完整成熟,但亮点和喜欢的部分也都很突出。喜欢电影截取和呈现出的这个人生阶段和各种纠结阴暗的小情绪,剧情三分之二处拓人推特帐号揭露的部分精彩绝伦,戏剧舞台效果...  (展开)
Manjusaka 2017-06-03 16:10:28

为自己努力,哪怕成功来的晚一些。

看了两次。 第一次朋友推荐但是因为要准备考试看了开头和基本情节,心情实在太烦躁,就让我觉得特别无聊呢。我这个人比较倾向于有bgm带感,比较容易带动观影情绪的情节故事。所以日本这种安静的对话,安静的讲述电影特别容易使人睡着 :) 第二次就在考试后安静的午后。我开始静...  (展开)
燚见电影 2017-06-02 08:41:42

那些在学校各种玩,回家却偷偷学习的人,后来都去哪儿了?

微信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 01 中学的时候,我们都会遇到一种同学。 他们在学校各种玩,而且让你陪着他一起玩。 他们理直气壮: 书不用读,考试前看看就好了。 还说自己每天回家都在打游戏、看电视,然后睡得很晚。 02 可是和他住一个小区且不愿透漏姓名...  (展开)
困惑的浪漫 2017-06-01 13:42:12

"沉浸在脑海中的想法都是杰作……"

"沉浸在脑海中的想法都是杰作……" 1.有村架纯的脸好像肿了两圈……山田孝之的眉毛太搞笑了简直,是得罪了化妆师麽…… 2.多么希望是戏中戏+幻觉臆想的剧情,结果只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岛国之外的观众与剧中人物感同身受的几率太低了吧☞"日本的大公司文化"、"奇怪的等级制...  (展开)
罐子先生 2017-05-31 11:13:27

直面真实的自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中推特的元素很有意思 推特的140个字要展现怎样的自我,面试的1分钟自我介绍要展现怎样的自我,其实是一样的。 男主将自己藏在twitter里偷窥世界,每条twitter都要写满140个字深度分析表现自己的努力和睿智,通过别人的twitter揣摩别人的关系,开小号自己吐槽。自以为这样...  (展开)
lamicateresa 2017-05-30 19:24:04

何者

何者 Nanimono-- 对社会来说,我们是混入江里的一滴水,连形体都化为无 对个体来说,最伤人的嘲讽就是,像是被锄头砸中,脑中一声闷响--“你什么都不是” 一次次被挑选,一次次被否定,一次次被中伤 片中的主人公,大抵都可以映射出观看者的影子 观者面部发热地发现 导演故...  (展开)
宝丽来不了 2017-05-30 15:45:08

20170527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 以年轻人的经历折射这个时代的生活逻辑 有几个很有意思的点: 小号做人,大号装作人,这个时代比上个时代,我们更敢想但仍然不敢说 快结尾处的戏剧视角处理 不同人对别人的评价和方式的不同,而在冲突中,不知有多少是逻辑发言,有多少是情绪发言 / 片子有很多点可以做为思考...  (展开)
Crystal 2017-05-29 10:41:13

Nanimono,我究竟是哪个我

三星半吧…久闻霓虹毕业生求职压力巨大,划一的黑发&求职套装…或许是"霓虹终身雇佣制"的职场环境吧,拿到"内定"对每个毕业生太为重要…就像电影里说的,拿到"内定"好像整个人都被肯定了…在这过程中,一同求职人的心态与性格,压抑或释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是...  (展开)
蚊子飞啊飞 2017-05-28 23:39:31

看完濑户内海,看看濑户长大了

前几天看的《何者》了。 在里面,好像濑户长大了那样,他要找工作了呵呵。 现在在图书馆里面,今天过得很平静,好像有点无所事事。窗外的夕阳真好看,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来了刚刚。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吗?多希望像内海说的那样,这个暑期永远不会结束。虽然我知道,这是不可...  (展开)
麦顺儿 2017-05-28 22:42:02

为什么看上去实力最弱、没有主见的女主瑞月会第一个拿到内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何者”真实地反映出一群求职者的无奈与阴暗,有过求职经验的人一下子就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曾经的影子,看完电影,除了觉得确实很致郁以外,又很好奇为什么女主瑞月这么玛丽苏的角色设定,会第一个找到心仪的工作?难道是主角光环?仔细一想,发现瑞月并不简单,她的每一次出...  (展开)
盒子 2017-05-26 11:03:23

你是谁,请用一分钟描述你自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句话简介:大学毕业生的迷茫期真实写照。 三个镜头 在看电影前,我看过小说的。小说也同样很沉闷,毕业前夕前途未卜的迷茫、人际交往关系发生变化的不安全感扑面而来,压抑且无助,不知道谁能打破死局拯救一切。电影基本还原了小说的样貌,展现出大学生在大学生活结束的前夕...  (展开)
席则鸣 2017-05-25 22:06:02

人最看不透的是自己

几个青年人大学毕业,踏上求职之路,决定在一起交流就业的情报,于是故事开始了。 拓人冷眼旁观,批评着朋友们的弱点,眼看着瑞月喜欢上别人、光太郎活在理想中、理香装作很努力的样子、隆太自以为是的清高,唯独看不透自己的弱点。在冲突爆发的时刻,理香指出了拓人的弱点,...  (展开)
芭乐彩也香 2017-05-25 20:09:27

何者为艺术而生。

《何者》是大学毕业生版的《听说桐岛要退部》,舞台剧部分很喜欢。 很喜欢男主的设定,大概就是那种心思缜密观察力惊人不管与谁相处都是从未有过融入,永远是旁观者,永远会腹诽眼前的一切的那种人。自己有想法但综合考量了一下又觉得自己想法没有可实行的余地,可看着与自己有...  (展开)
戏剧疯子 2017-05-25 11:08:12

《何者》| 求职前一定要看的电影

《何者》是我心心念念期待了大半年的电影。看完影评后,当即被吸引了去。不过当我真正看完影片后,反而觉得是那篇影评写的太过精彩,电影的亮点不及那篇影评带给我的冲击大。(but 我已经找不到那那篇文章了……) 《何者》让我频频回想起大四下学期5、6月份的求职经历。踏入...  (展开)
老浣熊 2017-05-24 21:26:38

阴暗外壳下的理解和尊重

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阴暗。   阴暗的男主阴暗的在暗处嘲讽着一切。   影片的阴暗底色甚至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反感,使我一度不能客观的评价它。但后来我突然意识到,电影在展现拓人扭曲的“上帝视角”的同时,它其实彰显了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那便是:在...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34条)

订阅何者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