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体制的阳面:儒家理想主义,以及儒家的困境与出路

2018-01-27 19:13:04 长安
就是从那篇文章里过来的2333 楼主文笔真的不错2333 无奈宣王子孙太坑爹,没得洗的233
就是从那篇文章里过来的2333 楼主文笔真的不错2333 无奈宣王子孙太坑爹,没得洗的233
瞎子看电影

错了,是坑祖宗,不是坑爹。。。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19:13:17 真的很烦事儿精

写的好!当浮一大白!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0:06:25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楼主高见!在下佩服!然以在下所读历史与亲历之事,真正的儒者往往会惨败于小人之手!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故非常艳羡推崇热血正直,却被现实逼迫的堪堪能守住底线而已!惭愧!魏晋风骨,盛唐气象,只可缅怀!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0:20:35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这种基于现实的挫败感,可以详见在下关于《琅琊榜》的评论《成人童话琅琊梦》。之所以说是“梦”,就是看剧可以感动的热泪盈眶,可是在现实中,却仍不得不苟且,勉强保住底线而已。再好的理想或者制度,也是由个体的人执行和落实的,而真实的人性下,谁越伟大无私,谁越下场凄凉。岳飞、于谦、袁崇焕、、、无奈啊!!也只有在豆瓣这个精神角落里,才能放下现实羁绊,热血中二一把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0:27:04 天才女友Chloe
楼主高见!在下佩服!然以在下所读历史与亲历之事,真正的儒者往往会惨败于小人之手!正所谓“高
楼主高见!在下佩服!然以在下所读历史与亲历之事,真正的儒者往往会惨败于小人之手!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故非常艳羡推崇热血正直,却被现实逼迫的堪堪能守住底线而已!惭愧!魏晋风骨,盛唐气象,只可缅怀!
... 古剑池

儒家讲教化,对糟糕的环境与人没什么好的办法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0:54:34 天才女友Chloe
这种基于现实的挫败感,可以详见在下关于《琅琊榜》的评论《成人童话琅琊梦》。之所以说是“梦”
这种基于现实的挫败感,可以详见在下关于《琅琊榜》的评论《成人童话琅琊梦》。之所以说是“梦”,就是看剧可以感动的热泪盈眶,可是在现实中,却仍不得不苟且,勉强保住底线而已。再好的理想或者制度,也是由个体的人执行和落实的,而真实的人性下,谁越伟大无私,谁越下场凄凉。岳飞、于谦、袁崇焕、、、无奈啊!!也只有在豆瓣这个精神角落里,才能放下现实羁绊,热血中二一把了。
... 古剑池

法家的商鞅所指出的,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这是儒家文化里面的难题。正如长林王既同化不了元启,也同化不了荀白水,这是长林王的困境,也是理想主义者的困境。而诸葛亮,张居正,曾国藩等儒家士子其实是以儒家为理想目标,而实践中以法家行政。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1:09:39 融雪的太阳 (心之所往即是归处)

看见就顶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1:22:55 天才女友Chloe
这种基于现实的挫败感,可以详见在下关于《琅琊榜》的评论《成人童话琅琊梦》。之所以说是“梦”
这种基于现实的挫败感,可以详见在下关于《琅琊榜》的评论《成人童话琅琊梦》。之所以说是“梦”,就是看剧可以感动的热泪盈眶,可是在现实中,却仍不得不苟且,勉强保住底线而已。再好的理想或者制度,也是由个体的人执行和落实的,而真实的人性下,谁越伟大无私,谁越下场凄凉。岳飞、于谦、袁崇焕、、、无奈啊!!也只有在豆瓣这个精神角落里,才能放下现实羁绊,热血中二一把了。
... 古剑池

谢谢你的看法让我对儒家思想的思考又深了一层,希望有深入的探讨。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困惑同样不少,写作能让人整理思路,深化思考。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2:13:25 融雪的太阳 (心之所往即是归处)

好帖子就要在前排!!!

2018-01-27 22:16:24 天才女友Chloe
好帖子就要在前排!!!
好帖子就要在前排!!!
融雪的太阳

谢谢😜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2:22:02 红豆生南国
谢谢你的看法让我对儒家思想的思考又深了一层,希望有深入的探讨。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困惑同样
谢谢你的看法让我对儒家思想的思考又深了一层,希望有深入的探讨。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困惑同样不少,写作能让人整理思路,深化思考。
... 天才女友Chloe

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民族主义者说早期的儒家是很强硬的,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弱化,尤其是满清的阉割,现在人一想到儒家就以为是很软弱无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科普🐒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2:25:33 融雪的太阳 (心之所往即是归处)
谢谢😜
谢谢😜
天才女友Chloe

我会持续来顶~~可能某一天你会突然收到好多天新回复~~

2018-01-27 23:25:01 天才女友Chloe
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民族主义者说早期的儒家是很强硬的,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弱化,尤其是满清的阉割,
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民族主义者说早期的儒家是很强硬的,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弱化,尤其是满清的阉割,现在人一想到儒家就以为是很软弱无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科普🐒
... 红豆生南国

到清朝是皇权专制,儒家基本没什么空间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3:38:33 天才女友Chloe
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民族主义者说早期的儒家是很强硬的,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弱化,尤其是满清的阉割,
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民族主义者说早期的儒家是很强硬的,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弱化,尤其是满清的阉割,现在人一想到儒家就以为是很软弱无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科普🐒
... 红豆生南国

到清朝是皇权专制,儒家基本上就是服务于皇权专制的,完全起不到制约作用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7 23:47:09 wuhen

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0:07:24 天才女友Chloe
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wuhen

👀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0:08:53 红豆生南国
到清朝是皇权专制,儒家基本上就是服务于皇权专制的,完全起不到制约作用了
到清朝是皇权专制,儒家基本上就是服务于皇权专制的,完全起不到制约作用了
天才女友Chloe

主要是他们争论曾左李的时候出现很大分歧,似乎都很有道理,我没读过书,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儒家为何物,所以还是不问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0:13:44 天才女友Chloe
主要是他们争论曾左李的时候出现很大分歧,似乎都很有道理,我没读过书,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儒家为
主要是他们争论曾左李的时候出现很大分歧,似乎都很有道理,我没读过书,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儒家为何物,所以还是不问了😂😂
... 红豆生南国

可以去看看《皇权与绅权》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0:26:39 融雪的太阳 (心之所往即是归处)

睡觉一顶~~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0:31:46 天才女友Chloe
睡觉一顶~~
睡觉一顶~~
融雪的太阳

👀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0:36:02 天才女友Chloe
专制社会下的天下,终究是皇帝陛下的。只不过皇帝不是一个家族万世永存的
专制社会下的天下,终究是皇帝陛下的。只不过皇帝不是一个家族万世永存的
长安

整个过千年的一统制王朝里,并不全是君主专制的,也有君权受制约的朝代。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7:22:43 天才女友Chloe

👀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7:42:16 天才女友Chloe
主要是他们争论曾左李的时候出现很大分歧,似乎都很有道理,我没读过书,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儒家为
主要是他们争论曾左李的时候出现很大分歧,似乎都很有道理,我没读过书,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儒家为何物,所以还是不问了😂😂
... 红豆生南国

看过《门阀政治下的人心》没?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7:42:43 天才女友Chloe
睡觉一顶~~
睡觉一顶~~
融雪的太阳

辛苦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7:55:13 长安
整个过千年的一统制王朝里,并不全是君主专制的,也有君权受制约的朝代。
整个过千年的一统制王朝里,并不全是君主专制的,也有君权受制约的朝代。
天才女友Chloe

是啊,那名义也是天子的天下啊!受制约最厉害不就是士族吗?外戚都是短时间的,不是他们的天下。但官方还是天子的天下啊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08:50:54 天才女友Chloe
是啊,那名义也是天子的天下啊!受制约最厉害不就是士族吗?外戚都是短时间的,不是他们的天下。
是啊,那名义也是天子的天下啊!受制约最厉害不就是士族吗?外戚都是短时间的,不是他们的天下。但官方还是天子的天下啊
... 长安

天子行使决策权,官僚集团行政权,互相之间也是制约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5:40:41 红豆生南国
看过《门阀政治下的人心》没?
看过《门阀政治下的人心》没?
天才女友Chloe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上,精致利己主义。这个其实很矛盾,何错之有呢?本质都是为了生存。
儒家道德体系的约束力很有限,在士大夫阶层是,在往下非读书人阶层也是,之所以看起来有效果,我理解为人的脆弱,需要群居,而且强者总是主导弱者,被淘汰的也总是弱者。儒释道和基督,都只能约束良性和中性的人,恶性的只能用法律,法律也约束不了的只能用武力。这样看起来道德是人们主动选择的,反过来约束力确实不强。
再说大一统维稳,这个参考本朝,真是太有体会了,一切唯稳至上。文章有一处错误,说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和平安稳,这个不对吧,应该大小战乱没怎么停过,天灾人祸,连汉唐皇帝也不好做啊。历史证明,集权制度的稳都是很脆弱的。正统出现了问题,或者漏洞,才有东汉末年,才有五胡乱华等等,正统足够强的时候该镇压的都镇压了,像本朝一样。所以到了该变革的时候就要彻底的变,乱世中求生存才是唯一的。
中西对比那里,西方人的制度是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路过来,气候土壤加上启蒙种子,大革命灌溉就诞生了,加上后来工业革命,那些人真是造福人类,解放人类啊。而中国有所偏差,某些激进人士说的话虽然难听,但还是很有道理的。
人性的善恶问题这,反正我没做过坏事,没有坏心思,没做过好事,也没爱心,应该是个脆弱的人[捂脸]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5:41:49 红豆生南国
看过《门阀政治下的人心》没?
看过《门阀政治下的人心》没?
天才女友Chloe

下次别这么长了,学渣没耐心看😂😂😂😂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6:03:55 天才女友Chloe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上,精致利己主义。这个其实很矛盾,何错之有呢?本质都是为了生存。 儒家道德体系的约束力很有限,在士大夫阶层是,在往下非读书人阶层也是,之所以看起来有效果,我理解为人的脆弱,需要群居,而且强者总是主导弱者,被淘汰的也总是弱者。儒释道和基督,都只能约束良性和中性的人,恶性的只能用法律,法律也约束不了的只能用武力。这样看起来道德是人们主动选择的,反过来约束力确实不强。 再说大一统维稳,这个参考本朝,真是太有体会了,一切唯稳至上。文章有一处错误,说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和平安稳,这个不对吧,应该大小战乱没怎么停过,天灾人祸,连汉唐皇帝也不好做啊。历史证明,集权制度的稳都是很脆弱的。正统出现了问题,或者漏洞,才有东汉末年,才有五胡乱华等等,正统足够强的时候该镇压的都镇压了,像本朝一样。所以到了该变革的时候就要彻底的变,乱世中求生存才是唯一的。 中西对比那里,西方人的制度是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路过来,气候土壤加上启蒙种子,大革命灌溉就诞生了,加上后来工业革命,那些人真是造福人类,解放人类啊。而中国有所偏差,某些激进人士说的话虽然难听,但还是很有道理的。 人性的善恶问题这,反正我没做过坏事,没有坏心思,没做过好事,也没爱心,应该是个脆弱的人[捂脸]
... 红豆生南国

写得好😊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6:18:58 天才女友Chloe
下次别这么长了,学渣没耐心看😂😂😂😂
下次别这么长了,学渣没耐心看😂😂😂😂
红豆生南国

下次继续长😂😂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6:38:02 天才女友Chloe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上,精致利己主义。这个其实很矛盾,何错之有呢?本质都是为了生存。 儒家道德体系的约束力很有限,在士大夫阶层是,在往下非读书人阶层也是,之所以看起来有效果,我理解为人的脆弱,需要群居,而且强者总是主导弱者,被淘汰的也总是弱者。儒释道和基督,都只能约束良性和中性的人,恶性的只能用法律,法律也约束不了的只能用武力。这样看起来道德是人们主动选择的,反过来约束力确实不强。 再说大一统维稳,这个参考本朝,真是太有体会了,一切唯稳至上。文章有一处错误,说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和平安稳,这个不对吧,应该大小战乱没怎么停过,天灾人祸,连汉唐皇帝也不好做啊。历史证明,集权制度的稳都是很脆弱的。正统出现了问题,或者漏洞,才有东汉末年,才有五胡乱华等等,正统足够强的时候该镇压的都镇压了,像本朝一样。所以到了该变革的时候就要彻底的变,乱世中求生存才是唯一的。 中西对比那里,西方人的制度是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路过来,气候土壤加上启蒙种子,大革命灌溉就诞生了,加上后来工业革命,那些人真是造福人类,解放人类啊。而中国有所偏差,某些激进人士说的话虽然难听,但还是很有道理的。 人性的善恶问题这,反正我没做过坏事,没有坏心思,没做过好事,也没爱心,应该是个脆弱的人[捂脸]
... 红豆生南国

每个朝代(元不算)大约二三百年,其中有近二百年虽有小乱但总体还是和平的,不像曹魏,战争使五室去其四,只剩下20%的人口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6:40:47 长安
每个朝代(元不算)大约二三百年,其中有近二百年虽有小乱但总体还是和平的,不像曹魏,战争使五
每个朝代(元不算)大约二三百年,其中有近二百年虽有小乱但总体还是和平的,不像曹魏,战争使五室去其四,只剩下20%的人口
... 天才女友Chloe

但如果有大乱人口会下降很快,稳下来再慢慢上升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6:44:58 天才女友Chloe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上,精致利己主义。这个其实很矛盾,何错之有呢?本质都是为了生存。 儒家道德体系的约束力很有限,在士大夫阶层是,在往下非读书人阶层也是,之所以看起来有效果,我理解为人的脆弱,需要群居,而且强者总是主导弱者,被淘汰的也总是弱者。儒释道和基督,都只能约束良性和中性的人,恶性的只能用法律,法律也约束不了的只能用武力。这样看起来道德是人们主动选择的,反过来约束力确实不强。 再说大一统维稳,这个参考本朝,真是太有体会了,一切唯稳至上。文章有一处错误,说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和平安稳,这个不对吧,应该大小战乱没怎么停过,天灾人祸,连汉唐皇帝也不好做啊。历史证明,集权制度的稳都是很脆弱的。正统出现了问题,或者漏洞,才有东汉末年,才有五胡乱华等等,正统足够强的时候该镇压的都镇压了,像本朝一样。所以到了该变革的时候就要彻底的变,乱世中求生存才是唯一的。 中西对比那里,西方人的制度是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路过来,气候土壤加上启蒙种子,大革命灌溉就诞生了,加上后来工业革命,那些人真是造福人类,解放人类啊。而中国有所偏差,某些激进人士说的话虽然难听,但还是很有道理的。 人性的善恶问题这,反正我没做过坏事,没有坏心思,没做过好事,也没爱心,应该是个脆弱的人[捂脸]
... 红豆生南国

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不是说著玩的。「忠君」在平天下、救万民之前,还差两个档次。 汉末人口五六千万,三国大乱六十年,剩千来万,户籍上找得到的只有几百万,百姓死难流离,五去其四,整个中国剩下只有今日台湾省的一半人口。用白话文来说,这就是人间炼狱。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6:48:55 红豆生南国
每个朝代(元不算)大约二三百年,其中有近二百年虽有小乱但总体还是和平的,不像曹魏,战争使五
每个朝代(元不算)大约二三百年,其中有近二百年虽有小乱但总体还是和平的,不像曹魏,战争使五室去其四,只剩下20%的人口
... 天才女友Chloe

前几天刚看了一个研究,现在存活下来的绝大部分都是王公贵族的后代,我也有一半刘氏血统😍杨姓也是大姓。古代战争,疾病,粮食……都是大问题,所以能活下来的都是贵族😍😍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6:51:16 红豆生南国
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不是说著玩的。「忠君」在平天下、救万民之前,还差两个档次。
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不是说著玩的。「忠君」在平天下、救万民之前,还差两个档次。 汉末人口五六千万,三国大乱六十年,剩千来万,户籍上找得到的只有几百万,百姓死难流离,五去其四,整个中国剩下只有今日台湾省的一半人口。用白话文来说,这就是人间炼狱。
... 天才女友Chloe

五胡乱华,北方也是快灭种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7:01:08 天才女友Chloe
下次别这么长了,学渣没耐心看😂😂😂😂
下次别这么长了,学渣没耐心看😂😂😂😂
红豆生南国

其实已经短了,如果加上上部的曹操,荀彧与杨修,恐怕更长,主要是这上下86集包含的内涵太丰富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8:02:04 天才女友Chloe
前几天刚看了一个研究,现在存活下来的绝大部分都是王公贵族的后代,我也有一半刘氏血统😍杨姓
前几天刚看了一个研究,现在存活下来的绝大部分都是王公贵族的后代,我也有一半刘氏血统😍杨姓也是大姓。古代战争,疾病,粮食……都是大问题,所以能活下来的都是贵族😍😍
... 红豆生南国

贵族到今天也成屌丝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8:10:59 红豆生南国
贵族到今天也成屌丝了😂
贵族到今天也成屌丝了😂
天才女友Chloe

至少祖上曾经辉煌过😄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8:33:28 天才女友Chloe
至少祖上曾经辉煌过😄
至少祖上曾经辉煌过😄
红豆生南国

😄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19:56:35 奥黛紫蝴蝶璃莉 (2333333)

up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20:13:21 天才女友Chloe

👀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20:52:22 The Gunner

好帖!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21:01:05 zzzx

顶顶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8 22:10:08 天才女友Chloe
好帖!
好帖!
The Gunner

👀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00:16:11 天才女友Chloe
顶顶
顶顶
zzzx

谢谢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13:05:51 天才女友Chloe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上,精致利己主义。这个其实很矛盾,何错之有呢?本质都是为了生存。 儒家道德体系的约束力很有限,在士大夫阶层是,在往下非读书人阶层也是,之所以看起来有效果,我理解为人的脆弱,需要群居,而且强者总是主导弱者,被淘汰的也总是弱者。儒释道和基督,都只能约束良性和中性的人,恶性的只能用法律,法律也约束不了的只能用武力。这样看起来道德是人们主动选择的,反过来约束力确实不强。 再说大一统维稳,这个参考本朝,真是太有体会了,一切唯稳至上。文章有一处错误,说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和平安稳,这个不对吧,应该大小战乱没怎么停过,天灾人祸,连汉唐皇帝也不好做啊。历史证明,集权制度的稳都是很脆弱的。正统出现了问题,或者漏洞,才有东汉末年,才有五胡乱华等等,正统足够强的时候该镇压的都镇压了,像本朝一样。所以到了该变革的时候就要彻底的变,乱世中求生存才是唯一的。 中西对比那里,西方人的制度是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路过来,气候土壤加上启蒙种子,大革命灌溉就诞生了,加上后来工业革命,那些人真是造福人类,解放人类啊。而中国有所偏差,某些激进人士说的话虽然难听,但还是很有道理的。 人性的善恶问题这,反正我没做过坏事,没有坏心思,没做过好事,也没爱心,应该是个脆弱的人[捂脸]
... 红豆生南国

琅琊榜1与2都是在制度有不足的情况下,以儒家的家国天下情怀弥补制度之不足,这种方式无疑是热血激扬的,既能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也能牵动观者的价值观认同。仅这两点,还有医家的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与独立专业的形象,正面的几个主要角色基本全能立得住。 几个反角,主要格局中的反角荀白水的刻画代表了一大批有忠君思想,能任人又能干实事(治瘟疫),但又有自己的私欲的官僚形象(循吏),很有普遍意义,这个形象立得住,比较成功。上师的复仇形象也比较成功。目前只有后期的反角元启的形象完全走了法家的路子,虽然人物境遇,心理铺陈较多,但格局不够。这些主要是内部心理变化为主,外部动力的铺陈不够,仅仅东海的利诱有点单薄,比如对外戚专权的刻画,朝堂格局的变动等都有不足。这一点上《虎啸龙吟》也有不足,不如《军师联盟》。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13:14:01 天才女友Chloe

刻画元启上走了跟《虎啸龙呤》上刻画反角(曹真,曹爽)相似的路子,远不如杨修的深度。人物刻画应该是内外因共同推动角色行为,是历史的,合情合理的自然选择,而不是刻板的印象,无源头的胡乱作为。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13:54:12 红豆生南国
琅琊榜1与2都是在制度有不足的情况下,以儒家的家国天下情怀弥补制度之不足,这种方式无疑是热血
琅琊榜1与2都是在制度有不足的情况下,以儒家的家国天下情怀弥补制度之不足,这种方式无疑是热血激扬的,既能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也能牵动观者的价值观认同。仅这两点,还有医家的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与独立专业的形象,正面的几个主要角色基本全能立得住。 几个反角,主要格局中的反角荀白水的刻画代表了一大批有忠君思想,能任人又能干实事(治瘟疫),但又有自己的私欲的官僚形象(循吏),很有普遍意义,这个形象立得住,比较成功。上师的复仇形象也比较成功。目前只有后期的反角元启的形象完全走了法家的路子,虽然人物境遇,心理铺陈较多,但格局不够。这些主要是内部心理变化为主,外部动力的铺陈不够,仅仅东海的利诱有点单薄,比如对外戚专权的刻画,朝堂格局的变动等都有不足。这一点上《虎啸龙吟》也有不足,不如《军师联盟》。
... 天才女友Chloe

琅琊榜的作者是很精心地在呵护她的理想主义,连谢玉这么穷凶极恶的人也大篇幅描写了他对妻子有情有义忠贞不渝的一面。《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就很现实主义了,跟他经历也有关,做过官经过商做过工人,写了半辈子钟共官场,所以在有限尺度内能写出祁同伟高育良这么内涵丰富的人物。这两者一对比碰撞,无疑是现实主义更有力量。琅琊榜像诗情画意,人民的名义像账单。琅琊榜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界,给生活在复杂的现实中的观众有一个心理放松的地方,看看美景挺好的。说到热血激扬,又想起之前你说儒家跟中国马列发展的关系,现在想想好像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元启这里,确实有点怪,写了个墨淄候硬是把他钓到这么高的位置,但总的开始他开始就出场了,个人野心是写出来了。第二部写长林府变迁,所以简化朝堂了,看起来都是儒家忠臣。《虎啸龙吟》看到诸葛亮的大火被大雨浇灭就看不下去了,套路简单粗暴,也知道司马懿要干嘛,没有趣味性,不知道你为何这么喜欢这部剧😂😂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14:09:34 天才女友Chloe
琅琊榜的作者是很精心地在呵护她的理想主义,连谢玉这么穷凶极恶的人也大篇幅描写了他对妻子有情
琅琊榜的作者是很精心地在呵护她的理想主义,连谢玉这么穷凶极恶的人也大篇幅描写了他对妻子有情有义忠贞不渝的一面。《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就很现实主义了,跟他经历也有关,做过官经过商做过工人,写了半辈子钟共官场,所以在有限尺度内能写出祁同伟高育良这么内涵丰富的人物。这两者一对比碰撞,无疑是现实主义更有力量。琅琊榜像诗情画意,人民的名义像账单。琅琊榜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界,给生活在复杂的现实中的观众有一个心理放松的地方,看看美景挺好的。说到热血激扬,又想起之前你说儒家跟中国马列发展的关系,现在想想好像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元启这里,确实有点怪,写了个墨淄候硬是把他钓到这么高的位置,但总的开始他开始就出场了,个人野心是写出来了。第二部写长林府变迁,所以简化朝堂了,看起来都是儒家忠臣。《虎啸龙吟》看到诸葛亮的大火被大雨浇灭就看不下去了,套路简单粗暴,也知道司马懿要干嘛,没有趣味性,不知道你为何这么喜欢这部剧😂😂
... 红豆生南国

因为三国有意思,司马懿也是个复杂角色,有嚼头,相比而言《琅琊榜》太简单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14:14:46 虞我无瓜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14:18:10 红豆生南国
因为三国有意思,司马懿也是个复杂角色,有嚼头,相比而言《琅琊榜》太简单了
因为三国有意思,司马懿也是个复杂角色,有嚼头,相比而言《琅琊榜》太简单了
天才女友Chloe

我觉得外面的辩论有意思,没见你发表看法🐒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14:36:55 天才女友Chloe
我觉得外面的辩论有意思,没见你发表看法🐒
我觉得外面的辩论有意思,没见你发表看法🐒
红豆生南国

因为我已经写了文分享:门阀政治下的人心:权力,恐惧与黑化(局势,体制与人心)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forum_topic/615186547/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16:45:49 天才女友Chloe
虞我无瓜

👀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21:36:59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贵族到今天也成屌丝了😂
贵族到今天也成屌丝了😂
天才女友Chloe

从医学角度看,当然了,也是科学的角度看,O型血是轩辕黄帝的直系后裔,而A型血是中原汉人后代,B型血多是北方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后代,AB型血则是胡汉通婚后代。不知阁下是什么血型啊?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21:45:58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法家的商鞅所指出的,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
法家的商鞅所指出的,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这是儒家文化里面的难题。正如长林王既同化不了元启,也同化不了荀白水,这是长林王的困境,也是理想主义者的困境。而诸葛亮,张居正,曾国藩等儒家士子其实是以儒家为理想目标,而实践中以法家行政。
... 天才女友Chloe

历代统治者包括那些成功的名臣良将,莫不是嘴里提倡儒家仁义,一方面欺骗热血愚忠之人,另一方面让自己占领道德制高点;其实是适应的法家手段或者权谋。因为不如此,则无法去修齐治平,甚至是身败名裂、人亡政息!曹操因为不愿意虚伪的说儒家那一套仁义道德,结果被塑造成大奸臣;刘备呢?嘿嘿、、不用我多说了吧?他如此防备和压制诸葛亮与赵云,还不是成了仁义明主??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21:53:45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谢谢你的看法让我对儒家思想的思考又深了一层,希望有深入的探讨。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困惑同样
谢谢你的看法让我对儒家思想的思考又深了一层,希望有深入的探讨。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困惑同样不少,写作能让人整理思路,深化思考。
... 天才女友Chloe

很多朋友都说“民为重”,可是我想问一句,如果不是当初北京城百姓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受到皇太极威胁,怎么会中了满清的反间计?!把一个忠臣碧血的袁崇焕将军千刀万剐,老百姓还拿银子买一小块民族英雄的肉来吃?!这样的百姓,这样的民族,这样的悲情英雄!!可怜可敬我袁督师受如此千古奇冤,临刑时,还曾口吟一句诗:“死后不愁无良将,忠魂犹自保辽东!”其实,这才是历史上那些手握重兵的统帅的悲惨结局!!如长林王府这样的结果,已经是太理想化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21:56:44 天才女友Chloe
历代统治者包括那些成功的名臣良将,莫不是嘴里提倡儒家仁义,一方面欺骗热血愚忠之人,另一方面
历代统治者包括那些成功的名臣良将,莫不是嘴里提倡儒家仁义,一方面欺骗热血愚忠之人,另一方面让自己占领道德制高点;其实是适应的法家手段或者权谋。因为不如此,则无法去修齐治平,甚至是身败名裂、人亡政息!曹操因为不愿意虚伪的说儒家那一套仁义道德,结果被塑造成大奸臣;刘备呢?嘿嘿、、不用我多说了吧?他如此防备和压制诸葛亮与赵云,还不是成了仁义明主??
... 古剑池

你这样理解太可怕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21:57:59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民族主义者说早期的儒家是很强硬的,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弱化,尤其是满清的阉割,
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民族主义者说早期的儒家是很强硬的,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弱化,尤其是满清的阉割,现在人一想到儒家就以为是很软弱无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科普🐒
... 红豆生南国

所谓的早期儒家,其实指的就是魏晋风骨,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据说《笑傲江湖》(沧海一声笑)就是从嵇康的千古绝唱《广陵散》曲中化出。而《琅琊榜》,包括《军师联盟》里荀令君的绝不苟且、正义必胜、公理长存、舍生取义的精神和傲骨,就是魏晋风骨!是传自屈原、陶渊明、李太白的一身傲骨!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22:04:29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谢谢你的看法让我对儒家思想的思考又深了一层,希望有深入的探讨。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困惑同样
谢谢你的看法让我对儒家思想的思考又深了一层,希望有深入的探讨。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困惑同样不少,写作能让人整理思路,深化思考。
... 天才女友Chloe

而如梅长苏一样舍身报国的英雄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长于谋国,拙于谋身!”对此,曹操倒是坦率说出,自己当初也只想尽忠报国、中兴汉室,可是皇帝昏聩猜忌,臣僚政敌窥伺,如交出军权、政权,恐不仅全家死绝,天下也再次大乱,百姓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其实,这才是大实话。所以,司马家已经是不得不反,要么位极人臣,要么全家死光!这才是现实,不是理想。更是悲哀!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22:08:22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儒家讲教化,对糟糕的环境与人没什么好的办法
儒家讲教化,对糟糕的环境与人没什么好的办法
天才女友Chloe

正是如此,那些超越人性自私与黑暗的英雄才如此令人热血燃烧,正所谓“世上无英雄,万古如长夜!”而除了魏晋风骨,曾经有那样一个朝代,人们推崇情义,普遍有着忠义仁侠之风,那就是盛唐气象的——大唐!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22:10:03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谢谢你的看法让我对儒家思想的思考又深了一层,希望有深入的探讨。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困惑同样
谢谢你的看法让我对儒家思想的思考又深了一层,希望有深入的探讨。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困惑同样不少,写作能让人整理思路,深化思考。
... 天才女友Chloe

关于大唐,在下的新浪博客“古剑池”里曾专门写了一篇《西安游记》,篇幅很长,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来自 豆瓣App
2018-01-29 23:11:02 天才女友Chloe
关于大唐,在下的新浪博客“古剑池”里曾专门写了一篇《西安游记》,篇幅很长,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关于大唐,在下的新浪博客“古剑池”里曾专门写了一篇《西安游记》,篇幅很长,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 古剑池

👀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01:11:24 浮尘道
有些地方不是很同意。诸葛亮与两代蜀汉皇帝的情义确实感人,但那也是建立在诸葛亮毫无根基而枭雄
有些地方不是很同意。诸葛亮与两代蜀汉皇帝的情义确实感人,但那也是建立在诸葛亮毫无根基而枭雄刘备为儿子安排下了诸多保障的基础上。 而司马懿因为他本身政治根基,不可能被魏明帝无条件信任。既然有了曹爽掣肘,则司马懿便不可能做成诸葛亮。 司马懿当然可以选像长林王那样交出权柄,但他还有家族要考虑,因此只能选择反戈一击。 所以司马懿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做诸葛亮,注定了高平陵之变会发生。至于他在夺权时,是叹息无奈,还是野心得逞的狂喜,那就很难说了。
... 大白桌子

历代托孤,皇帝都会给幼子添加保障的,
曹叡让曹爽和司马懿两个明显不合的大臣共同辅政,相当于就是让二人掣肘给小皇帝成年的时机。
刘备让诸葛亮和李严共同辅政也是一样的保障刘禅。
本剧中皇帝让长林王辅政,其实就是考虑了小皇帝母族的势力,虽然剧中说的是为了保障长林王不被清算,但实际作用上仍是出现双方权利制衡,小皇帝方能稳如泰山。
在相比孙权选择的一样是诸葛恪和与其有不合的宗室孙弘一起辅政相互制衡。
历代托孤中几乎都是有制衡考虑的,也是给小皇帝的保障措施。

区别在于这些托孤大臣的人品,若二个大臣的人品都还不错,难相互制衡下就都能相互抑制各自对权利的野心膨胀,小皇帝地位自然安稳。若二者一好一恶,则互相制衡下,也能稳定一段时间,等待小皇帝成年。
但一但二者皆野心之辈,那只能说以后就没啥小皇帝的事了。

我们来看:
诸葛亮和李严二人,一个外来功臣,一个本土士族,看历史评价二人开始都不算野心勃勃之辈,有分歧之后诸葛亮明显势力占优的情况下也是多番忍让李严,但因外部威胁较大(伐魏),之后因战时的过错诸葛亮贬了李严为平民也没有赶尽杀绝,甚至按书上说李严在家还一直等着诸葛亮再次启用他,直到诸葛亮身死,李严直到后来人更加不会用他了,跟着病故。
可见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太强了,就说那李严的同乡陈震就曾和诸葛亮说过李严不是好东西(当然这个典故出自诸葛亮给蒋琬、董允的信中,也有可能是诸葛亮的造谣),但就说蜀汉内部除了李严之外几乎没有与诸葛亮对立的官员,就可知一般!
可以说若是诸葛亮有野心,则小皇帝不保,若李严有野心则能被诸葛亮压制,说起来这个刘备给刘禅的保障还是诸葛亮的忠义。

而曹爽和司马懿可以说二者都不是好鸟,曹爽一掌权就对司马懿步步紧逼,而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确没有选择去制衡曹爽,而是步步退让,当时司马懿的威望与势力可是不弱曹爽的宗室的,而且太后只要不傻也不想看到朝中一家独大,那曹爽和司马懿互斗制衡才对小皇帝最为有利,而司马懿选择的是隐忍,看似和长林王一样不贪恋权势才不去对抗宗室的曹爽,但实际上确是暗中积蓄死士,等待时机将曹爽一次干翻,他司马家才能独掌朝政,而且马上清除异己为司马家后来上位做了铺垫。
典型的老谋深算,也可以说曹爽、司马懿二人都不是好鸟,明面上如果二人互争,则司马懿在强势也做不到将宗室力量完全打压,而司马懿再退让曹爽也要顾及天下士族而不能赶尽杀绝司马家,所以明面上二人制衡才是朝局稳定的方法,而司马懿放纵曹爽疯狂后,才能一次掀翻宗室的力量,要说这不是司马懿技高一筹的布局怎么都说不过去。
所以不论是曹爽慢慢蚕食司马懿的士族力量最后灭掉司马,还是司马懿老谋深算最后反戈一击干掉曹爽,结局都是一个野心家一家独大,小皇帝都是玩完的角色。
所谓的保障最起码是辅政大臣中要有一个忠义一些的存在。

剧中的长林王府和小皇帝母族(太后、荀白水)的斗争中,过程上和曹爽、司马懿的斗争几乎一模一样,长林王府步步忍让,太后一方步步逼进,要是没有渔翁得利的莱阳王,那最后的结局小皇帝的地位应该是稳定的,起码荀白水和长林王府都不是想要上位的野心家。
但因为莱阳王的野心插足,导致结局和司马懿时相似,长林王府最后力挽狂澜,干掉了反派,救了国家社稷,区别是长林王府没有霸占权利清除异己,而选择做诸葛亮那样的忠义,皇室得以保全,区别就是品格不同。

孙权选的诸葛恪和孙弘就和曹爽、司马懿一样都不是好鸟,孙权刚死,二者就展开血粼粼的兵刃相见,诸葛恪一家独大,所谓的保障一下就没有了,小皇帝好不容易干掉了诸葛恪,孙峻上位又是个野心家,要不是当时是三国争霸,外敌环视,估计诸葛恪就直接把孙家皇权掀翻了,孙峻要不早死也一样篡位了。
可见这个保障还是要依赖品格的保障。

三国之外的托孤,周公、霍光、张居正等等正面的辅政大臣,可以说都是品格让其在独掌大权之后没有行篡位之举。

所以说所谓的保障,是最起码托孤大臣中要有一个人品好的存在,而且这个人还得保证自己不被干掉,才能成立。如果把司马懿放倒蜀国和诸葛亮一般的位置上,估计就不会一直北伐了,而是早早开始设计李严,培植家族势力了。反之把诸葛亮放到魏国司马懿那样的位置上,诸葛亮也不会容得曹爽专权,更不会设计而杀戮宗室异己的。

2018-01-30 03:41:20 浮尘道
而如梅长苏一样舍身报国的英雄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长于谋国,拙于谋身!”对此,曹操倒是
而如梅长苏一样舍身报国的英雄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长于谋国,拙于谋身!”对此,曹操倒是坦率说出,自己当初也只想尽忠报国、中兴汉室,可是皇帝昏聩猜忌,臣僚政敌窥伺,如交出军权、政权,恐不仅全家死绝,天下也再次大乱,百姓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其实,这才是大实话。所以,司马家已经是不得不反,要么位极人臣,要么全家死光!这才是现实,不是理想。更是悲哀!
... 古剑池

那唐朝的李靖、李绩如何?对比之下号称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房遗爱谋反案他可是谋划了不少人)又是怎样的结局?
王翦对比白起、周公对比王莽,结局也是大不一样。
宋朝的中兴四将中为何就岳飞一人被害(张浚或许算是里面人品比较瞎的一个),但其他三人可以说最后都位极人臣了,嘉靖皇帝够混蛋了吧,海瑞确也没有被其杀害,袁都督在战绩上或许还不如大流氓左良玉能打(看看张献忠被左良玉打的),再看看孙承宗两次被排挤回乡也没见因为没了权利就死啊,崇祯应该算不上好皇帝,但要说昏君也够不上吧!
张居正、霍光也都算善终了吧!
可见“长于谋国,拙于谋身”并不适用,很多时候忠臣被害的原因还是很纷杂的,皇帝猜忌、奸臣构陷、政局所迫等等情况是都有的,当然也的确有一些中直之人以命谏君不愿退步的和一些或许情商不高(被猜忌而不自知的)的,但总得来说忠臣、能臣不是一定失势就身死的。
就如司马家要是真的被逼退出政坛,和曹爽之间便不在是政敌关系了,要是干掉曹爽后还政与皇帝(只要不专权排除异己),皇帝轻易又怎可能轻易对付他司马家,司马懿死后甚至还会厚待其后人以作表率。
曹操的情况是有不同的,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官员都是他的宗族子弟或者直系下属,就算曹操想还政与汉,他的手下也不会同意,除非曹操最初没有挟天子令诸侯,那或许还有做汉臣的可能,这也是其死前说的自己做文王儿子做武王的意思。
像帮着刘秀对付王莽的绿林军、赤眉军最后都是有获得封赏的,但会被一定的边缘化(失去军权),他们不服再次造反才导致了族灭,但问题是他们为何要一定掌握兵权呢?要说只是自保而不是私心,谁都不会相信。
历史上把杀功臣(功高盖主)做到明面上的皇帝是不多的,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刘邦、朱元璋和太祖杀功臣较多,事实上来看刘邦杀的多是异性的诸侯王,除了韩信(被杀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外,彭越、英布都是投降于刘邦的,不算嫡系,刘邦防备他们还是说的过去的。
朱元璋的确心狠手辣,几起大案故意牵连他人动辄数万人头抄家灭族,可见其就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不是因为什么功高盖主,说白了就是看你们的群体视为不稳定因素,太祖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在封建时代(一定要说明是那个旧社会的思想下),君明臣贤是理想的朝堂,但二者一定必须同时存在吗?也不尽然,要是说君不明,则位极人臣者就一定不得善终,那历史上就没人愿意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了。

就如岳飞当年抗旨回复赵构之后被赵构猜忌,肯定是猜忌了,不然怎会圣旨之后两三天,岳飞一天之内就收到了十二道金牌呢?按考证十二道金牌发出的日子是岳飞收西京河南府报捷之后不久,可见并不是什么奸臣左右皇帝,而是赵构怕岳飞在赢下去迎回二帝后自身地位难保了。
此后岳飞也是要上交军权的,并且皇帝也没有处置岳飞抗旨之事,但君臣之隙出现,在这之后应该就是岳飞自身情商不够猜不到赵构的心思了,君臣离心,此事一年多后岳飞才被陷害入狱身死的。
可见要是岳飞能够明白赵构的心思,去表个忠心,或许也就不会有事了。甚至当时抗旨上书辩解时要是说明只是收付开封而不再继续,那或许赵构也就不再发那十二道金牌了。但问题就在这里了,岳飞自己没有明白,难道岳飞手下没有谋士能分析出来吗?这个地方是很怪的,岳飞被冤杀之前已经交了兵权,按说没有处死岳飞的必要,要说有就是其他将领的嫉妒了,但皇帝不傻,留着岳飞,将来遇事还能依靠,何必处死呢?宋朝官员被贬在启用在被贬的事例可以说非常多,应该是没有什么必杀岳飞的必要啊!除非其中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猫腻,而且此猫腻不可言,就是秦桧的出土遗嘱中也是仅仅抱怨几句而没有提具体情况。但猜测很可能是金国威胁高宗要“送还汝兄”来要求杀死岳飞的理由最是可能。
而且按照秦桧遗嘱中有言说,岳飞的确有多次忤逆赵构,言语不合而说解甲归田,激怒赵构,并且再金牌召回岳飞后曾和其密探很长时间,就是秦桧也不知内情,但事后赵构说了句“岳飞一再表态自己只想规复北方迎还二帝”,事后愿意解甲归田,可以说是不考虑任何赵构的利益,并且再赵构无子嗣的情况下多次进言赵构立太子犯了忌讳,这才构成了赵构必杀岳飞之心。当然这个说法未必可信,但能让赵构在岳飞失势后仍有必杀之心,此中积怨肯定不仅仅是功高盖主就能解释的。
还有说法是十二道金牌的主要原因是金国出示了岳飞私下与钦宗联络的证据,才迫使赵构召回岳飞的。但还是那句话若是岳飞掌权时或许担心岳飞被手下弄个黄袍加身而猜忌,但岳飞无权时明面上真心没有必杀的缘由。
剧中的萧平旌抗旨灭大渝军队一样,对于国家事没有错,但回到朝中后要认罚,也就是交出军权,此点老王爷虽然私下褒奖萧平旌没有做错,但明面上也是退步了的,也因此保住了家人的平安。估计这个梗就是按照岳飞的事迹改编而来的。

因此我说位极人臣者最后或许篡位、或许身死都还是自身有疑问,而善终者还是多数的,真有舍身报国之心的忠义之士,要不进以死明鉴君王社稷,要不退放弃权势归隐田园,而不会去主动争权夺利,自然也就少有刀斧加身之祸,多是死于忠义,被陷害的除了岳飞还是不多的,袁都督不好说其算不算。
如周公、鲍叔牙、王猛、诸葛亮、郭子仪、王安石、范仲淹、海瑞、孙承宗等等的忠直之士也都做到过位极人臣,虽有仕途起伏,但终究没有杀身之祸。

2018-01-30 05:23:59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你这样理解太可怕了😂
你这样理解太可怕了😂
天才女友Chloe

应该是太正确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05:44:15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李靖等深得韬光养晦,张俊更是不惜贪腐以自污!张居正人亡政息,死后被抄家清算!范蠡功成身退,文仲恋栈被杀、、周公若非大权独揽到可幽天子,恐早已粉身碎骨!注意,哪怕是最后还政,恐怕天子都不敢动他!儒家那一套,人品道德,在权谋实力面前,只是个笑话!!我不是说现实的政治家都要如王莽、司马氏一样最终篡权,只是可惜了岳武穆、袁督师不懂得哪怕稍微虚以委蛇、韬光养晦而遗恨千古!!君不见,刘伯承元帅,一旦建国,立刻卸下所有兵权,担任国防大学校长,直至去世,不再言兵,甚至不再看任何军事类作品。可是,浩劫十年,无数将帅陨落,刘帅安然到84年去世,此则李靖、张俊也!譬如祁王、林燮之类,既不懂韬晦,又愚忠不能夺权,取死之道,不仅连累家人,更可惜了梅岭七万忠魂!!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05:49:01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那唐朝的李靖、李绩如何?对比之下号称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房遗爱谋反案他可是谋划了不少人)又
那唐朝的李靖、李绩如何?对比之下号称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房遗爱谋反案他可是谋划了不少人)又是怎样的结局? 王翦对比白起、周公对比王莽,结局也是大不一样。 宋朝的中兴四将中为何就岳飞一人被害(张浚或许算是里面人品比较瞎的一个),但其他三人可以说最后都位极人臣了,嘉靖皇帝够混蛋了吧,海瑞确也没有被其杀害,袁都督在战绩上或许还不如大流氓左良玉能打(看看张献忠被左良玉打的),再看看孙承宗两次被排挤回乡也没见因为没了权利就死啊,崇祯应该算不上好皇帝,但要说昏君也够不上吧! 张居正、霍光也都算善终了吧! 可见“长于谋国,拙于谋身”并不适用,很多时候忠臣被害的原因还是很纷杂的,皇帝猜忌、奸臣构陷、政局所迫等等情况是都有的,当然也的确有一些中直之人以命谏君不愿退步的和一些或许情商不高(被猜忌而不自知的)的,但总得来说忠臣、能臣不是一定失势就身死的。 就如司马家要是真的被逼退出政坛,和曹爽之间便不在是政敌关系了,要是干掉曹爽后还政与皇帝(只要不专权排除异己),皇帝轻易又怎可能轻易对付他司马家,司马懿死后甚至还会厚待其后人以作表率。 曹操的情况是有不同的,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官员都是他的宗族子弟或者直系下属,就算曹操想还政与汉,他的手下也不会同意,除非曹操最初没有挟天子令诸侯,那或许还有做汉臣的可能,这也是其死前说的自己做文王儿子做武王的意思。 像帮着刘秀对付王莽的绿林军、赤眉军最后都是有获得封赏的,但会被一定的边缘化(失去军权),他们不服再次造反才导致了族灭,但问题是他们为何要一定掌握兵权呢?要说只是自保而不是私心,谁都不会相信。 历史上把杀功臣(功高盖主)做到明面上的皇帝是不多的,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刘邦、朱元璋和太祖杀功臣较多,事实上来看刘邦杀的多是异性的诸侯王,除了韩信(被杀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外,彭越、英布都是投降于刘邦的,不算嫡系,刘邦防备他们还是说的过去的。 朱元璋的确心狠手辣,几起大案故意牵连他人动辄数万人头抄家灭族,可见其就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不是因为什么功高盖主,说白了就是看你们的群体视为不稳定因素,太祖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在封建时代(一定要说明是那个旧社会的思想下),君明臣贤是理想的朝堂,但二者一定必须同时存在吗?也不尽然,要是说君不明,则位极人臣者就一定不得善终,那历史上就没人愿意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了。 就如岳飞当年抗旨回复赵构之后被赵构猜忌,肯定是猜忌了,不然怎会圣旨之后两三天,岳飞一天之内就收到了十二道金牌呢?按考证十二道金牌发出的日子是岳飞收西京河南府报捷之后不久,可见并不是什么奸臣左右皇帝,而是赵构怕岳飞在赢下去迎回二帝后自身地位难保了。 此后岳飞也是要上交军权的,并且皇帝也没有处置岳飞抗旨之事,但君臣之隙出现,在这之后应该就是岳飞自身情商不够猜不到赵构的心思了,君臣离心,此事一年多后岳飞才被陷害入狱身死的。 可见要是岳飞能够明白赵构的心思,去表个忠心,或许也就不会有事了。甚至当时抗旨上书辩解时要是说明只是收付开封而不再继续,那或许赵构也就不再发那十二道金牌了。但问题就在这里了,岳飞自己没有明白,难道岳飞手下没有谋士能分析出来吗?这个地方是很怪的,岳飞被冤杀之前已经交了兵权,按说没有处死岳飞的必要,要说有就是其他将领的嫉妒了,但皇帝不傻,留着岳飞,将来遇事还能依靠,何必处死呢?宋朝官员被贬在启用在被贬的事例可以说非常多,应该是没有什么必杀岳飞的必要啊!除非其中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猫腻,而且此猫腻不可言,就是秦桧的出土遗嘱中也是仅仅抱怨几句而没有提具体情况。但猜测很可能是金国威胁高宗要“送还汝兄”来要求杀死岳飞的理由最是可能。 而且按照秦桧遗嘱中有言说,岳飞的确有多次忤逆赵构,言语不合而说解甲归田,激怒赵构,并且再金牌召回岳飞后曾和其密探很长时间,就是秦桧也不知内情,但事后赵构说了句“岳飞一再表态自己只想规复北方迎还二帝”,事后愿意解甲归田,可以说是不考虑任何赵构的利益,并且再赵构无子嗣的情况下多次进言赵构立太子犯了忌讳,这才构成了赵构必杀岳飞之心。当然这个说法未必可信,但能让赵构在岳飞失势后仍有必杀之心,此中积怨肯定不仅仅是功高盖主就能解释的。 还有说法是十二道金牌的主要原因是金国出示了岳飞私下与钦宗联络的证据,才迫使赵构召回岳飞的。但还是那句话若是岳飞掌权时或许担心岳飞被手下弄个黄袍加身而猜忌,但岳飞无权时明面上真心没有必杀的缘由。 剧中的萧平旌抗旨灭大渝军队一样,对于国家事没有错,但回到朝中后要认罚,也就是交出军权,此点老王爷虽然私下褒奖萧平旌没有做错,但明面上也是退步了的,也因此保住了家人的平安。估计这个梗就是按照岳飞的事迹改编而来的。 因此我说位极人臣者最后或许篡位、或许身死都还是自身有疑问,而善终者还是多数的,真有舍身报国之心的忠义之士,要不进以死明鉴君王社稷,要不退放弃权势归隐田园,而不会去主动争权夺利,自然也就少有刀斧加身之祸,多是死于忠义,被陷害的除了岳飞还是不多的,袁都督不好说其算不算。 如周公、鲍叔牙、王猛、诸葛亮、郭子仪、王安石、范仲淹、海瑞、孙承宗等等的忠直之士也都做到过位极人臣,虽有仕途起伏,但终究没有杀身之祸。
... 浮尘道

咱们是否可以简单的总结为:儒家拉低了人的情商,是一种让人变为棋子而非奕者的洗脑术,若国士不能以道家韬晦、法家权谋、兵家诡诈、纵横家审时度势,则自身难保,更何况救国安民之理想乎?!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05:53:13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正是如此,那些超越人性自私与黑暗的英雄才如此令人热血燃烧,正所谓“世上无英雄,万古如长夜!
正是如此,那些超越人性自私与黑暗的英雄才如此令人热血燃烧,正所谓“世上无英雄,万古如长夜!”而除了魏晋风骨,曾经有那样一个朝代,人们推崇情义,普遍有着忠义仁侠之风,那就是盛唐气象的——大唐!
... 古剑池

品格高下、篡权与否,只能是胜利以后或绝对实力之后的考量。更何况,如梅长苏所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华盛顿拒绝帝制,功成退隐,做出表率,这不是什么虚伪的道德,而是为了以身作则的确立一个民主的制度,比起愚忠于皇族而非民族,高下立判,自有后人评说!!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06:38:31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公理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儒家为骨,法家为用,兼有道家、纵横,不仅要长于谋国,更要善于保身,功成名就之后,在为了家国民族的关键抉择时刻,能战胜一己私欲,成就千古美名,遗惠千载万民,这才是真正成熟的无双国士!!而不是一个热血愤青。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06:42:21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军神郭子仪与诗仙李太白的相互救赎,基本上凸显了大唐的气度风骨,至今令人感动不已!尤其郭子仪,为了救李白,舍弃百死一生得来的兵权与郡王爵位如同草芥,其不愧是“五福老人”,堪称一代完人!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07:10:38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我会持续来顶~~可能某一天你会突然收到好多天新回复~~
我会持续来顶~~可能某一天你会突然收到好多天新回复~~
融雪的太阳

古老的话题,值得深思和讨论。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07:13:28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
写的好长很好,看了好久。没耐心,看了大概60%,知识积累太少,应该能理解40%吧。 感受是 利益至上,精致利己主义。这个其实很矛盾,何错之有呢?本质都是为了生存。 儒家道德体系的约束力很有限,在士大夫阶层是,在往下非读书人阶层也是,之所以看起来有效果,我理解为人的脆弱,需要群居,而且强者总是主导弱者,被淘汰的也总是弱者。儒释道和基督,都只能约束良性和中性的人,恶性的只能用法律,法律也约束不了的只能用武力。这样看起来道德是人们主动选择的,反过来约束力确实不强。 再说大一统维稳,这个参考本朝,真是太有体会了,一切唯稳至上。文章有一处错误,说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和平安稳,这个不对吧,应该大小战乱没怎么停过,天灾人祸,连汉唐皇帝也不好做啊。历史证明,集权制度的稳都是很脆弱的。正统出现了问题,或者漏洞,才有东汉末年,才有五胡乱华等等,正统足够强的时候该镇压的都镇压了,像本朝一样。所以到了该变革的时候就要彻底的变,乱世中求生存才是唯一的。 中西对比那里,西方人的制度是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路过来,气候土壤加上启蒙种子,大革命灌溉就诞生了,加上后来工业革命,那些人真是造福人类,解放人类啊。而中国有所偏差,某些激进人士说的话虽然难听,但还是很有道理的。 人性的善恶问题这,反正我没做过坏事,没有坏心思,没做过好事,也没爱心,应该是个脆弱的人[捂脸]
... 红豆生南国

阁下是个敢于说真话的人!实事求是,才是根本,才不会沽名钓誉,更加务实,而非务需。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0:30:23 红豆生南国
阁下是个敢于说真话的人!实事求是,才是根本,才不会沽名钓誉,更加务实,而非务需。
阁下是个敢于说真话的人!实事求是,才是根本,才不会沽名钓誉,更加务实,而非务需。
古剑池

看了你一下回了这么多条,知识很丰厚啊👍👍,但血型那个很扯,假的,还是要去测基因才有科学依据🐒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2:55:45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看了你一下回了这么多条,知识很丰厚啊👍👍,但血型那个很扯,假的,还是要去测基因才有科学
看了你一下回了这么多条,知识很丰厚啊👍👍,但血型那个很扯,假的,还是要去测基因才有科学依据🐒
... 红豆生南国

测基因,轩辕黄帝的基因找不到了呀😄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2:57:15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民族精神在谁身上,其实谁就有资格说自己是轩辕黄帝的后裔!🤔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3:02:51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其实袁崇焕是个我最绕不来的梗,被自己誓死保卫的人们一口口把肉吃了,那么这样的民众,值得英雄去舍身保护吗?!接下来的满清入关、血腥屠杀与文字狱,岂非也是冥冥中的因果报应?!在下二十八初次学佛,至今越来越相信因果业力了。也越来越能理解包括苏轼在内恶那些国宝级宗师大家们为什么都推崇佛学了!个人如此,国家有时候也如此啊!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3:05:17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就好像中国二战时庇护犹太人一样,以色列没少明里暗里的帮助咱们。国家和民族间,有时候也是讲因果的。当然了,日本这种谁揍他越狠,越服帖的变态国度和民族不在此列!😁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3:09:02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岳飞被高宗和秦桧害死但也罢了,毕竟是政治人物下的手。可是袁崇焕最冤了,直接连底层民众都恨得生食其肉,这岂非千古奇冤?!难道民众真的就是用来被愚弄的?!那这样的牺牲,又值得吗?!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3:29:48 红豆生南国
测基因,轩辕黄帝的基因找不到了呀😄
测基因,轩辕黄帝的基因找不到了呀😄
古剑池

我看的是研究人员在各地抽取样本,按父系染色体的比例对比来证明了汉人的血统是相对很纯的,不过专业的词看了记不住,有兴趣可以去了解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3:30:38 红豆生南国
民族精神在谁身上,其实谁就有资格说自己是轩辕黄帝的后裔!🤔
民族精神在谁身上,其实谁就有资格说自己是轩辕黄帝的后裔!🤔
古剑池

我们都是老祖宗的后代😁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3:32:43 天才女友Chloe
楼主的文笔让我叹服!期待成品。
楼主的文笔让我叹服!期待成品。
长林王

这几天仔细想了想,无论多好的制度设计,终有缺陷,这些缺陷,需要发挥人性的好的方面去弥补,理想主义并非全然热血,而是必要。只是现实对他们而言,是有不公。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3:39:53 红豆生南国
就好像中国二战时庇护犹太人一样,以色列没少明里暗里的帮助咱们。国家和民族间,有时候也是讲因
就好像中国二战时庇护犹太人一样,以色列没少明里暗里的帮助咱们。国家和民族间,有时候也是讲因果的。当然了,日本这种谁揍他越狠,越服帖的变态国度和民族不在此列!😁
... 古剑池

国家民族关系,利益,血统,文化,地理位置都很有重要,中国周边全是狼子野心的,而西边的斯拉夫人也是永远不会受更西边欧洲人欢迎的,有仇。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3:42:20 红豆生南国
就好像中国二战时庇护犹太人一样,以色列没少明里暗里的帮助咱们。国家和民族间,有时候也是讲因
就好像中国二战时庇护犹太人一样,以色列没少明里暗里的帮助咱们。国家和民族间,有时候也是讲因果的。当然了,日本这种谁揍他越狠,越服帖的变态国度和民族不在此列!😁
... 古剑池

而现在流行的政治正确才是滑稽,文明人要无辜忍受野蛮人的冲击,未来难免要靠武力解决,要么就引颈受戮咯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3:47:07 红豆生南国
这几天仔细想了想,无论多好的制度设计,终有缺陷,这些缺陷,需要发挥人性的好的方面去弥补,理
这几天仔细想了想,无论多好的制度设计,终有缺陷,这些缺陷,需要发挥人性的好的方面去弥补,理想主义并非全然热血,而是必要。只是现实对他们而言,是有不公。
... 天才女友Chloe

种群关系来说,狼数量多了把羊吃少了,狼饿死减少。狼减少,羊多了,狼有肉吃数量又多了,维持生态平衡,是这意思吧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4:35:07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国家民族关系,利益,血统,文化,地理位置都很有重要,中国周边全是狼子野心的,而西边的斯拉夫
国家民族关系,利益,血统,文化,地理位置都很有重要,中国周边全是狼子野心的,而西边的斯拉夫人也是永远不会受更西边欧洲人欢迎的,有仇。
... 红豆生南国

当时犹太人还未建国,中国人帮助犹太人签证,在上海又帮他们挨过二战,可没想过要以色列的回报,当时根本就不存在如今这个牛逼的以色列啊!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4:36:14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种群关系来说,狼数量多了把羊吃少了,狼饿死减少。狼减少,羊多了,狼有肉吃数量又多了,维持生
种群关系来说,狼数量多了把羊吃少了,狼饿死减少。狼减少,羊多了,狼有肉吃数量又多了,维持生态平衡,是这意思吧
... 红豆生南国

谁帮我解开袁崇焕被誓死保护民众生吃其肉的梗?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4:37:28 天才女友Chloe
种群关系来说,狼数量多了把羊吃少了,狼饿死减少。狼减少,羊多了,狼有肉吃数量又多了,维持生
种群关系来说,狼数量多了把羊吃少了,狼饿死减少。狼减少,羊多了,狼有肉吃数量又多了,维持生态平衡,是这意思吧
... 红豆生南国

你这还是零和博弈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4:37:43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而现在流行的政治正确才是滑稽,文明人要无辜忍受野蛮人的冲击,未来难免要靠武力解决,要么就引
而现在流行的政治正确才是滑稽,文明人要无辜忍受野蛮人的冲击,未来难免要靠武力解决,要么就引颈受戮咯
... 红豆生南国

每当我热血中二时,一想到袁督师的下场,立刻如冰水当头倒下,刺骨的冷!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4:41:58 红豆生南国
当时犹太人还未建国,中国人帮助犹太人签证,在上海又帮他们挨过二战,可没想过要以色列的回报,
当时犹太人还未建国,中国人帮助犹太人签证,在上海又帮他们挨过二战,可没想过要以色列的回报,当时根本就不存在如今这个牛逼的以色列啊!
... 古剑池

犹太人很坏很坏,相信我,但具体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有关人士的资料看多了就是这感觉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5:11:10 长林王
这几天仔细想了想,无论多好的制度设计,终有缺陷,这些缺陷,需要发挥人性的好的方面去弥补,理
这几天仔细想了想,无论多好的制度设计,终有缺陷,这些缺陷,需要发挥人性的好的方面去弥补,理想主义并非全然热血,而是必要。只是现实对他们而言,是有不公。
... 天才女友Chloe

很感谢有像你这样的人的理智思考和分析。
诚如你所说,再好的制度也需要靠人去认同维护。但是人毕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个矛盾应该永远无法消磨。

那些愿意负重前行的人从来不会觉得现实对他们有所不公,他们内心对他们的使命是从容的。

2018-01-30 15:41:34 天才女友Chloe
很感谢有像你这样的人的理智思考和分析。 诚如你所说,再好的制度也需要靠人去认同维护。但是人
很感谢有像你这样的人的理智思考和分析。 诚如你所说,再好的制度也需要靠人去认同维护。但是人毕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个矛盾应该永远无法消磨。 那些愿意负重前行的人从来不会觉得现实对他们有所不公,他们内心对他们的使命是从容的。
... 长林王

长林王还是把儿子放归江湖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6:46:58 长林王
长林王还是把儿子放归江湖
长林王还是把儿子放归江湖
天才女友Chloe

老王爷放归平旌的原因如下:
1)老王爷确实心疼儿子;
2)北境至少有10年太平,平旌做了该做的事;
3)长林之重本在保境安民,而长林府的存在让朝堂分立(参加与飞盏对谈)、陛下不安(参加朝堂辩论),已经失去了长林的初衷,所以长林府自愿退让,以得平和;
4)老王爷弥留之际让平旌不要“执念”。“执念”为何,就是只记得长林之名而忘了自己的初心。
老王爷走后,平旌要想在朝堂立足,就还需要和荀首府他们去做斗争,而这些是长林的初心吗?并不是!而平旌放弃负在自己肩上的担子了吗?并没有,只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综上,长林府做了正确的决策,虽处江湖,仍然负重前行。

2018-01-30 17:34:47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犹太人很坏很坏,相信我,但具体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有关人士的资料看多了就是这感觉
犹太人很坏很坏,相信我,但具体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有关人士的资料看多了就是这感觉
红豆生南国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18:40:08 米罗

好文章!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20:07:07 天才女友Chloe
老王爷放归平旌的原因如下: 1)老王爷确实心疼儿子; 2)北境至少有10年太平,平旌做了该做的事
老王爷放归平旌的原因如下: 1)老王爷确实心疼儿子; 2)北境至少有10年太平,平旌做了该做的事; 3)长林之重本在保境安民,而长林府的存在让朝堂分立(参加与飞盏对谈)、陛下不安(参加朝堂辩论),已经失去了长林的初衷,所以长林府自愿退让,以得平和; 4)老王爷弥留之际让平旌不要“执念”。“执念”为何,就是只记得长林之名而忘了自己的初心。 老王爷走后,平旌要想在朝堂立足,就还需要和荀首府他们去做斗争,而这些是长林的初心吗?并不是!而平旌放弃负在自己肩上的担子了吗?并没有,只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综上,长林府做了正确的决策,虽处江湖,仍然负重前行。
... 长林王

嗯,有理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0 20:38:24 天才女友Chloe
好文章!
好文章!
米罗

TKS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1 01:46:39 浮尘道
李靖等深得韬光养晦,张俊更是不惜贪腐以自污!张居正人亡政息,死后被抄家清算!范蠡功成身退,
李靖等深得韬光养晦,张俊更是不惜贪腐以自污!张居正人亡政息,死后被抄家清算!范蠡功成身退,文仲恋栈被杀、、周公若非大权独揽到可幽天子,恐早已粉身碎骨!注意,哪怕是最后还政,恐怕天子都不敢动他!儒家那一套,人品道德,在权谋实力面前,只是个笑话!!我不是说现实的政治家都要如王莽、司马氏一样最终篡权,只是可惜了岳武穆、袁督师不懂得哪怕稍微虚以委蛇、韬光养晦而遗恨千古!!君不见,刘伯承元帅,一旦建国,立刻卸下所有兵权,担任国防大学校长,直至去世,不再言兵,甚至不再看任何军事类作品。可是,浩劫十年,无数将帅陨落,刘帅安然到84年去世,此则李靖、张俊也!譬如祁王、林燮之类,既不懂韬晦,又愚忠不能夺权,取死之道,不仅连累家人,更可惜了梅岭七万忠魂!!
... 古剑池

但事实上韬光养晦者,后期都有被启用再次守护国家理想。
而争权者往往嘴上喊得响亮,事实上却没能做太多的事,孔子教弟子“邦无道则隐”,孟子也有“君视臣如草芥 臣视君如寇仇”的说法,可见不是儒家让人臣为棋子,而是人自身的需求导致的。
好比李绩和长孙无忌都是历经三朝,功勋卓著,但人家李绩确还能辅助李治安天下,长孙无忌争权最后落个身死的下场。
霍光、张居正是死后被清算了,但魏征死后也被清算了,秦桧死后也被清算了,此中缘由谁能说的清楚?
说句不好听的,霍光在位时废立皇帝不说,其家人还很大可能搞死汉宣帝的皇后,之后还要谋害太子,汉宣帝要是还能忍着也就不是皇帝了。当然史书所言未必全真,但说一句霍家自取死路不为过吧!这不能说是霍家不懂权谋导致的灭族之祸吧!
魏征、岳飞、张居正此类人在性格上一定程度应该很是相似,应该说都是那种非常傲气的能人,与皇帝发生冲突都是很多的,被人君记恨在心也是正常,但话说回来难道有才就一定要藐视上级才能体现吗?为国为民就一定要硬顶上级才算风骨吗?所以说这种下场不能说是为国为民的理想冲突导致的,更多还是其人自身的性格导致的。
皇帝想要的很多时候未必就一定和忠义之士的理想冲突吧?李世民想找点乐子、赵构想稳定自身的皇位、神宗想掌握话语权,难道这些要求都是昏君害民误国之求吗?
但看看三者的做法:魏征只要看到李世民有一点不勤政之举就直接硬顶的李二下不来台,岳飞更是一直坚持说要北伐中原迎回二帝(皇族之争不过问),张居正加上李太后和冯保三人宫内宫外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架空皇帝,这种作为造记恨也不为过吧,还是三者的性格使然,不能全都推到为国为民的皇帝与民的冲突上去。

我零几年在顺驰集团做过两年,当时记得最深刻的一条制度就是不许随便越级上报问题,要给与领导权威性,遇到领导的错误被我发现,
我是直接激动的公开说出来,可能为了公司利益,但也可能是为了彰显我自己的能力。
还是私下和领导提出来,可能是我圆滑一些的处事能力,也可能是我为了公司利益和领导面子思虑后的做法。
又或偷偷和更高级的领导汇报,这几乎可以肯定我是想踩着领导证明自己的能力了。
再或者当做不知道,起码表示我没有为了公司利益考虑。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过于粗糙者,不代表就是一心为公,反之也不代表一定是奸人。

袁都督我不愿评说,无论是功绩还是品格都是分歧较大,难说哪方对错,辨不出一二的。

2018-01-31 05:39:30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但袁督师被民众生食其肉是不争的事实吧?!那么这算不算千古奇冤?!岳飞起码是政治人物下手,不是民众群体下手,袁督师呢?!满清入关,是否是一种因果报应?!!不懂得爱惜英雄、尊重英雄的民族,有前途吗?鲁迅先生的话难道不是有感而发?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1 05:40:36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过于粗糙者,不代表就是一心为公,反之也不代表一定是奸人。这话说的对!

来自 豆瓣App
2018-01-31 05:42:08 古剑池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难道赤焰军七万忠魂,实际上不是被祁王和林燮害死的?!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