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 短评

热门

7 小辣 看过 2025-04-24 14:09:06 北京

我在山西能拍108部续集

6 aRaRaR 看过 2018-12-09 20:20:48

我推荐它不是因为 rosenbaum 说它告诉我们 what is cinema (ontologically speaking) 我推荐它因为小田香的某种敏感 也许那是某种 queerish affect

3 电车 看过 2020-12-12 14:54:17

视听上的折磨。高分贝的噪音和用光来突显的黑暗,试图用电影的方式来与矿工产生共情。

5 寒枝雀静 看过 2021-02-27 19:16:51

A/ 一种逆向的《维塔莉娜·瓦雷拉》。假如说《维》的光路是缓慢渗透生长的迷宫,《矿》的光路就由无数神经元般的火花瞬时爆裂而成。四处飞溅的光是否仍作为视觉刺激而存在?还是说它们已经意味着一种危险的超-感知?开头旋转的机器是放映机,影像是可被冶炼的金属,而头顶灯光的矿工成为可以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或许恰恰因为片中的这个世界仍然是摇摇欲坠的,所以影像才既能露出现实的一角,又永远能无畏地朝向潜在空间。

3 容与行 看过 2021-02-07 12:34:56

越看越喜歡。跟隨礦工下潛的鏡頭——前方礦工和其身上標識著「我」的視線的頭頂燈光,令我很直接地意識到「我」的位置。其後時不時出現的「我」的視線,是「我」在觀察,也似乎是在將我引入異世界中。中間一段「我」的視線消失,只剩礦工的頭頂燈光交織。但當我意識到「我」的燈光等同於「我」的視線後,礦工的燈光便也就等同於礦工的視線。黑暗世界中飄浮著被具象化的視線,是太神奇的異世界!oda桑曾用過「用光雕刻空間」這個形容,但那個段落更像是「用空間雕刻光」。這種視線/光的具象化,不是在剪輯階段,而是在選題和拍攝階段就已經完成,真是敏銳到可怕。第一次看這部片的時候感受到的聽覺和視覺上的強烈刺激,現在看來可能只是一種體驗還原而並非對觀眾的「暴力」。無聲的鏡頭和只有聲音的黑色畫面有些青澀刻意。

3 NanSLi 看过 2021-02-27 22:08:10

4+ 未能真正地联结,关于闇と光的通感。怪异的是:昏迷结束的某刻,出现了微弱的断裂,一种往深处延伸的轨迹——沙石被光束照得刺眼。它知道摄影机不是活物,头上的探照灯只会在看向你,从而达到澄明的视觉。那些向裂缝生长的光斑,本身就是破碎的。无光源的晃动空间,难道不是这个世界的原貌吗?又有谁会唤醒沉睡的你,作为对抗现实对抗记忆的影像。

10 Mermaid 看过 2025-04-24 14:25:39 上海

北影节映后这个翻译也太啰嗦了!两个嘉宾的回答用词都很简练,翻译一直出错还添油加醋连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前行都说出来了??搞得贝拉塔尔很不好意思说没想到原来英语翻译成中文会变得这么长我得说得再简洁点,结果翻译翻贝拉说如果我会说中文我会说得更长。(我?????

1 山上风下 看过 2021-02-27 19:30:00

影像时间与空间等长等宽,固定机位中人与光的互动与交叠,仿佛将渺小生物面对亘古未知的好奇与敬畏,注入冰冷地层,再与回归地表的碳矿一同重获新生。是一次有魔力的创作。丨在头灯照亮的范围里 人与机器是一样的存在 一起创造空间 而空间在镜头里无限延伸

1 路米內 看过 2021-02-28 00:49:14

无伤大雅。矿工:我需要护具和100马克。

0 胤祥 看过 2025-04-19 02:28:27 北京

#11145。#15th BJIFF#焦点影人:小田香。前获2015山行新浪潮单元特别表扬。小田香在贝拉塔尔“电影工厂”项目的作品。小田香对各种“洞穴”的兴趣应该是从这部开始的,极好地使用了数字摄影机的性能,对地下矿坑的光线环境有不错的捕捉,也有声景的设计,不过确实受感官人类学实验室影响比较大(看了采访才知道小田香之前完全没看过感官人类学片子,殊途同归了),整部片子大致可以分为对人和机器的观察(人和机器其实是一样的),有佳句,但是结构上还是欠成熟。

3 西瓜大侠女 看过 2025-04-24 14:09:15 北京

要不为见贝拉·塔尔,谁来看这片子啊…睡又睡不着太吵了!就这还需要电影工厂学?10年前波斯尼亚一座矿井的日常,好像叫布雷什么矿场。有啥意义啊还说卡夫卡小说衍生而来。也就外面雪景是美的。难怪沙丹弄错塔尔这状态哪像70,这拄拐两步走、慢条斯理儿说话,活脱脱八九十!我爷爷90多也就这样!他脚腕子好细好细还一直咣当着。他说他不明白纪录片剧情片的区别,摄像头一架,都是虚幻的;不要怎么学拍电影,学怎么生活。小田香还挺羞涩紧张的,说同意贝拉说的都是虚幻,所以她多用滤镜,说他俩昨天见面时隔9年了(主持人存疑说去年还合作福岛那部)。内嵌英字(还时有时无),外置中字比英文都多。这两天馆的温度极其舒适。资料馆1号厅,约8成满。翻译唧撩唧嘹的还翻错。北影节官摄男真讨厌到处挡镜头还拍观众。15th北影节D7-15。

2 Aislinn 看过 2024-04-20 01:52:30 湖南

+ 小田香的这部作品有不少导演的影子,视听还挺创新的

2 デブリ 看过 2018-04-28 12:23:24

光柱交錯、機器轟鳴、礦井里不分晝夜的漫長,觀察與呈現終究建立在一套慣常的語法上。值得一提的倒是出町座的地下影廳與影片環境的默契,以及無字幕版反而更貼近導演拍攝時的視角。

4 FeiY 看过 2020-11-20 22:07:35

她思考如何建立拍摄者的身份与立场时更多的是一种“玄学”存在,即无关介入,而是一种灵性觉知的共存。《矿》不断前进的隧道视角,持续流动的空间和中途出现的人物肖像都营造着不安感。幽闭空间的视角是内缩的,但让人接触到的能量更扩散。在《沼》里,灵性的觉知更强烈,她擅长把物质性表达得更接近意识状态。

1 瑞波恩 看过 2025-04-26 15:53:30 北京

#资料馆留影#@15th BJIFF大师贝拉.塔尔与爱徒小田香映后,没想到电影如此沉闷(昏昏沉沉睡过去几次),对矿井工人矿下生活浮光掠影只停留在表面跟拍(就算是学生作业也很平庸),没想到映后也如同电影一样无趣(上座率竟然不到三分之二),来的影迷要么是电影专业的要么纯粹SD蹲签名的……PS,贝拉·塔尔年事已高行动迟缓(希望老人家健康长寿),小田香温柔坚定待人诚恳(像女汉子),最后主持人左衡让他们师徒俩互相表白,他们都只说了一句“I love U”……额,今年北影节的映后竟然都这么抽象~

1 鲍勃粥 看过 2021-03-08 15:26:13

6.7/10 内部的世界该如何在有限的光与语言下依靠行为成为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如何和外部产生联络,我想这层最宏观的结构并未得到很好地展现,自然而随意的镜头跟随向量化的光和那些被预设的机械化行为形成不调和的对撞,并未协作。

1 Trillian 看过 2025-04-24 14:58:24 北京

利维坦 but worker-centered 隐身 敏感 大雪落下

4 nöui 看过 2020-10-19 21:00:17

对光源的敏感是一以贯之的,大量固定镜头和不连续拼接将修辞减到最低,这种不经扭曲、加速,沉默的影像会给严重依赖视觉刺激的人们带来很大冲击。影厅明暗随着画面剧烈变化,仿佛身处某个光学装置之中。(甚至觉得这会是一部十分适合盲人观看的影片。

2 Castieal 看过 2016-05-12 00:44:27

導演有種淡淡的酷,光大學畢業就跑去塞拉耶佛的一個喜歡的導演開的電影班學電影這點就很酷啊。也很誠懇。但作品確實一般般

0 Olafisaac 看过 2021-11-27 17:07:34

#BroadwayCinematheque

> 去 矿 的页面

矿 鉱

导演: 小田香

类型: 纪录片

地区: 波黑, 日本

片长: 68分鐘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