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区的影评 (340)

hmilyjue 2016-08-13 18:17:57

爱胜于恨

故事的发展线很有层次,从挖雷引发出很多耐人寻味的事,值得我们思考人性。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有时会对于“强烈不满,强烈谴责”表达出强烈不满,嘴上也总挂着不行打它呀这种不负责任的话语。或者我们真的无法理解战争带给我们的伤害。战争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而最无...  (展开)
假面の舞会 2016-08-02 08:25:38

这是一场人性的炼狱场....但,没有对错

这是一场人性的炼狱场....但,没有对错。 从故事一开始的丹麦军官对德国军人的仇恨。这里没有对错,没有善恶。“同态复仇”本来就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记录在我们的DNA当中,他是让我们在原始丛林里得以延续到今天的存在。而当你曾经面对过如狼似虎的德国军队,面对过一个个倒...  (展开)
jaymi 2016-07-18 00:57:55

战争中,人民都是受害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开头几处扫雷的情节基本不敢看,生怕地雷砸了。影片围绕着丹麦军官的心路历程来展开,不能说他是好人,但到最后他私自把四个德国小孩放掉的地方把他塑造成课一个有良知的丹麦军官。在二战中丹麦是受害者,但这150万枚地雷却和这些德国孩子没有一点关系,可能他们也没参与过纳粹...  (展开)
狐狐_狸狸 2016-06-20 07:25:27

以影色为水沏了一杯人性的茶

冷色调,复古极简镜头。构图简单清晰,画面干净大气,在场景与人物上采用远镜与近镜有针对的且远近适中的交替运用。远镜远而不渺,突出场景的广阔荒凉;近镜近而不巨,上半身人物精神状态特写。以其冷竣简约的画面展示着大场景与人物状态以及当下叙述与历史背景的对比。 最大...  (展开)
迷茫的时候 2016-05-30 02:38:10

随便说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大半夜看完了,心情异常沉重。不同于以往反战片的枪林弹雨,通常会让观者用仇恨的目光审视那段历史中的德国纳粹军,包括辛德勒名单也好,拯救大兵瑞恩也好,但是这部片子却反其道,用较为平静的曲调,从德军的视角真实还原了一群德国战俘被押去挖地雷的历史,以此来反思...  (展开)
是旋啊 2016-04-26 16:10:19

我们还记得多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近期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地雷区》,一部是《鬼乡》两部电影都是描写二战的。《地雷区》主战场是是欧洲,二战结束后,战败被俘的德国少年去充当排除地雷的小白鼠。另外一部是亚洲战场上,少女被强迫拉到去充当慰安妇。这两部电影对于泪点低的我来说,看的时候已经车成了泪人...  (展开)
狐狸修炼中 2016-04-24 01:57:34

沙下的地雷挖的完,心中的仇恨除不尽

战争因利益而起,以输赢终结,无论是成王败寇,熟正义熟邪恶,那最可怕的终结点不是留下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也不是家破人亡尸横遍野的惨状,而是种下了一颗颗仇恨的果实。丹麦岸边那200万颗地雷总有挖完的一日,丹麦人心中对德国的仇恨却永远没有除尽的一天。 ...  (展开)
LittleYoung丶 2016-04-16 22:39:55

同龄

对历史和战争不是很了解。 看着那些与我不同时代却同样年纪的人去经历和承受死亡,战争,屈辱...一个又一个地失去生命,失去一切,心里是说不出来的难受,与他们相比,我是幸运的,而我此生将经历的所有磨难可能都比不上他们这一段时间来的多。 男孩子们的眼睛都很漂亮。 ...  (展开)
终结者 2016-04-16 21:54:20

正视历史,永存希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8.9/10手心出汗屏住呼吸,看到其中一幕时没有任何音效却依旧带来极大震撼,难以释怀。取材于二战结束后,回看的角度不同,有了反战题材的新鲜感。非常之多的隐喻:父辈的孽债子孙来还;小心谨慎往往能避开危险,疏忽大意即便看似安全却仍招致祸患;战胜国对付战败国以其人之道...  (展开)
靓汤哥哥 2016-04-13 09:26:28

战争与人性

《地雷区》这部电影通过对二次大战结束后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的描述,将人性的多面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电影刚开始,军士长没收一个德军手里的军旗,并且借机痛打了他一顿以发泄对这些恨之入骨的侵略者的仇恨,然后扬长而去。而那些战争时期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展开)
李杰 2024-05-10 12:48:37

人性的光辉大于战争,更大于仇恨

《地雷区》 推荐指数:五星减半星,但强烈推荐 推荐理由: 此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二战中,德国在丹麦的海岸线埋下了220万枚地雷。投降后,丹麦开始用被俘的德兵手工清理地雷,其中不乏很多未成年的孩子。 我想也许很多人会说,德国发动了战争,丹麦这样对待俘虏理所应当,他们...  (展开)
南枝 2024-04-21 09:08:03

动人的反战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是一段真正的历史:一群应该是战争尾声才紧急入伍的德军娃娃兵们,在纳粹倒台后作为战俘送到一个面向大西洋的海滩上排雷。监督他们的丹麦军官,一开始铁石心肠不给吃不给休,直至娃娃兵们一个个在他眼前被炸死、被逼疯自杀、被意外轰上天,他发现他们也只是年少爱玩、有同情...  (展开)
Quasimodo⚛️ 2023-08-11 00:19:20

是不是应该反思如何拍战争片?

恩斯特用赌命的方式救回小女孩,但是拒绝了安全区,而是缓慢但是坚定的走向雷区深处… 对这群孩子来说明天的“回家”是全部的希望。战争片和反战片的意义被这两个被战火伤害过的国家联合呈现出来,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战争片怎么拍?一味的手撕敌人,裤裆藏雷,徒手接子...  (展开)
汤洒洒 2022-11-13 23:13:18

他们在受苦,但是有谁关心呢?

摘自《西线无战事》中的一段: 可是,我很想知道的是,”克罗普说,“如果皇帝说一声‘不’,是不是仗就不会打了?” “我敢相信仗肯定还是会打的,”我打岔说,“据说他反正起初就完全不赞成打仗。” “那么,如果不光是他一个人,而是也许世界上有这么二三十个人都说‘不’呢...  (展开)
三月 2021-01-10 10:59:07

再也回不去

阿伦特说公共领域的实在性依赖于无数视角和方面的同时在场,二战正是属于公共领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它的实在性从无数身处其中的人们以各自的视角形成的总和中被呈现出来。在这部影片里,至少出现了五方视角,丹麦中士、丹麦训练官、丹麦农妇、丹麦小女孩以及德国战俘。 在丹麦...  (展开)
xuan毅 2020-08-14 23:49:54

战争的悲剧

看到了一些讨论 德国人埋下的地雷,德国人不挖,难道让丹麦人来挖吗? 二战刚结束,整个丹麦经济都不好,凭什么要为德国战俘提供充足口粮呢? 怎么能忘记纳粹德国的暴行呢?怎么能原谅德国人呢? 但是 对纳粹德国的仇恨应该由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承担吗? 善良的孩子们就应该冒...  (展开)
梵小宝哼哼 2020-06-02 13:47:03

因为与生俱来

很少有这种题材的电影,可以说很冷门,大家直观的感觉作为侵略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可以理解的,没有人会记得这些战俘最终会是什么归宿,就像大家只会记得德国入侵波兰屠杀了多少犹太人,却不记得后来波兰人如何杀德国人的,战争只是领导阶层少数人的私欲,却要全...  (展开)
Name居木 2019-02-12 19:28:46

和平才是时代永恒的旋律

我感到很矛盾。因为这些地雷是万恶的纳粹埋下的,用于消灭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理论上来讲叫德军战俘来挖出完全是应该的正当的;但是被用来赎罪的战俘是一个个面容还未脱去稚嫩的孩子,并且生命没有得到任何的尊重与保护,在各种资源都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进行排雷工作。 所以我很矛...  (展开)
旭晓 2017-09-06 23:27:34

你效忠的是元首,而不是德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的开头,一个丹麦军士坐着小吉普经过一群战败却依旧趾高气昂,步伐整齐的德军俘虏,一脸的气愤和蔑视,一个拿着纳粹战旗的国防军小男孩成为压垮军士长愤怒与理智之间分水岭的最后一根稻草,愤怒倾泻而出,丹麦这个小国家,在战争伊始就被纳粹铁蹄踏碎,成为流亡政府,饱受...  (展开)
荣小姐 2016-07-25 10:28:04

战争是一场高烧,剩下好不了的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从压抑的呼吸开始,怒气在看见德国士兵拿着一面丹麦国旗时最终爆发,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二战后的普通丹麦军官。接着一队德国男孩被送到一个集中点教授如何排雷,这些男孩实在太年轻了,有的在受伤了还会哭着 叫喊母亲,我想在那个年纪是否这些男孩真的能理解发生了什么,也...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6 17 后页> (共340条)

订阅地雷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