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区的影评 (340)

cherry 2017-06-16 12:04:23

愿世界和平

龙应台说,在阿富汗,在巴勒斯坦、安哥拉、苏丹、中亚、缅甸......在这些忧伤的大地里,还埋着成千上万的地雷。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还生产着地雷,两亿多枚地雷等着客户下订单。埋下一个地雷,只要三至二十五美元,速度极快;要扫除一枚地雷,得花三百至一千美元,...  (展开)
NewDay 2017-06-12 18:28:32

反思战争的每一面

《地雷区》,依旧是反战题材,但这次不同,该片调换角度,讲述二战后德军战俘在丹麦清理地雷的故事。 战争的发动方必须受到惩罚,然而,当视角微缩到活生生的个体时,又有谁不是政客们赌博的牺牲品呢?片中一对双胞胎少年,或许刚刚穿上法西斯军装,被命令做垂死争斗,或许他们...  (展开)
石柴 2017-06-06 15:36:02

最后的受害者

那些年轻的少年,面庞带着青涩,以士兵的身份来到陌生的国度。他们本该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却成为战败的俘虏,和平时代的牺牲品。影片让我惊诧的是第一幕——当军官问他们是否亲手埋过炸弹,举手者寥寥;当问他们是否看过炸弹,少数人点头。不禁会想,这样的“无知”的他们...  (展开)
司宇珩蓦 2017-06-03 19:13:46

于无声处听惊雷

黑乎乎的手指颤抖不安,宽大的军帽下,局促胆怯不安的眼神,不合体的军装包裹下,年轻茫然的生命。 胜利是什么,只是另一个政治体。 白色的沙滩,远处的天和海一样蓝。 无数的地雷埋在这里,年轻的战俘忍受饥饿和羞辱。徒手排雷。 那些地雷不只是埋在沙子下面,更是埋在累累白...  (展开)
嘿嘿嘿 2017-06-03 10:19:25

看完后愤怒得留个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有什么好评论的吗?战时杀入丹麦,镇压反派的不是这些孩子,而战后这些孩子却必须为自己的父辈,为自己的叔叔哥哥爸爸爷爷赎罪。凭什么?勿忘莱茵大营, 就像我们现在可以有权利让日本人告诉我们地雷阵在哪里,化武在哪里,但是我们却不能逼日本战俘用命帮我们排雷,而我们当年...  (展开)
忆高山流水之 2017-05-31 16:03:51

假如当初是丹麦作为主战国侵略并占领了德国,,,

假如当初是丹麦作为主战国侵略了德国,请问那些丹麦军人会做出一些与德国人一样的可怕事情吗? 假如片中的德国排雷战俘都是一些成年人而非孩子的时候,我们还会反思这么多吗? 很好的一部战争题材电影,不对,后战争。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现实中的战争已经结束,...  (展开)
wer 2017-05-30 11:04:30

没人能躲得过战争的灭顶之灾

在豆瓣玩一年多了,一直想写篇影评,就是怕文笔不好,对片子理解不够透彻,不敢写。昨晚我看这《地雷区》是晚上十二点,已经有点困了,看了我深地被这部电影深深震撼,决定写下这篇影评,不足之处还请豆友们指评! 这是一个特别棒的题材,导演编剧通过战后纳粹德国少年军人的待...  (展开)
阔千 2017-05-11 17:31:48

【地雷区】除了“嘣”一声,其实很乏味!

如果一定要用人工排雷,除了德国人,你能找谁来? 排雷是危险系数极高的事情,无论你是拆弹专家还是生瓜蛋子,被炸死炸伤的几率都不会低。 刚开始,军士长也是随意打骂德国战俘,下手还不轻。 但经过朝夕相处,特别在一起开玩笑、踢足球之后,他对战俘们也有了感情,在一起大爆...  (展开)
维克多 2017-04-29 18:01:47

换个一个视角,审视战争的残酷。

根据史实改编,排雷超过150万颗,而这些年轻的德国战俘伤亡超过一半。同样以战俘作为切入点,本片和名作《桂河大桥》又大有不同,本片是作为侵略者被俘,修正同胞犯下的错误;而后者则作为抵抗者被俘,被迫为敌人添砖加瓦,其中的矛盾更为深刻。 本片创作者是非常克制的,镜头...  (展开)
鹅鹅鹅 2017-04-29 12:14:46

在挣扎中前行的人性是人性的光辉

人们痛恨德国纳粹 这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情感 但是看看战后站在胜利天平的一端握有绝对主导权的人又是怎样对待德国战俘的 一边痛恨着纳粹一边做着纳粹做过的令人痛恨的事 最可怕的是 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用正义的名义肆意践踏别人的生命决定生死 我很喜欢这个军士长 不是因为他...  (展开)
废土行者 2017-04-18 21:58:22

简单的几句话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德军用孩子打仗,战败后,盟军用孩子排雷。战争对平民来说没什么好事。 军士长刚开始是一个很冷酷的人,毕竟刚刚经历了战争,对德国人恨之入骨。包括这些孩子。这些孩子在他眼里只是排雷的工具,炸死了也没什么太吃惊的。直到有一天,有个孩子炸掉了双手,送去医院后就死掉了。...  (展开)
路太空旅客 2017-04-13 11:19:02

地雷区

想起老师说过的话:“这是日本政府的错,而不是日本人民!”虽说仇恨在曾经的苦难下完全无可指责,换做任何人都无法轻易原谅,但是战争之下的“加害者”可能也有诸多无奈!总之战争真的是无比残忍!对于年少的他们,在蓝天白云下的海滩上自由的奔跑不应是一种奢望! 有时“人微...  (展开)
已删除 2017-04-03 12:39:11

我们都有罪 《地雷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侵略者是很可恨的。 为什么可恨?他们烧杀掳掠,奸淫妇女,在纳粹的集中淫里,孩子老人们悲惨的死去。 那么击败侵略者的英雄们呢? 那些占领军们照样烧杀掳掠,奸淫妇女。 那些有俘虏的,照样连老人孩子不放过,送他们去拆雷,拆完一个地点,再拆下一个,直到死为止。 很多...  (展开)
asprin061231 2017-03-31 22:56:51

我看到人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看简介,我大概猜得出这是一部沉重的电影。电影的背景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决定了绝望的基调——德国战败,结束对丹麦五年的占领。战争期间,德军在丹麦西海岸埋下超过一百五十万枚的地雷。一大批被俘虏的德国士兵,大部分是年轻人,被迫执行排雷工作。故事就这么...  (展开)
Nightwing 2017-03-29 20:56:23

和平开始,青春中止

偶尔,只是偶尔,一件商品能如此打动人,以至于一切评估它俗世价值的标准或方式都变得苍白无效。在这一点上,好电影的性价比,在消费主义的当下实属罕见。 在我心中有不少片子能够逾越此种估值。这部电影,可以归入此列。这个故事基于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二战后,超过2000名...  (展开)
Albert 2017-03-29 15:47:48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沃纳被炸的那一下,沫都不剩!排雷德军强行安慰自己,不停的给自己希望,却每每在幻想最美好的时候,“嘭!”,幻想戛然而止。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即便在最艰苦最难过的时候,他们也想能回家为祖国的战后重建出力;他们也愿意为前人偿罪,这是他们忍辱坚持的理由之一。军事长...  (展开)
sevenfawell 2017-03-22 05:16:18

承诺的自由

佩服国外导演的自省精神。第一次看到二战题材德国也作为被同情的一方出现。不能因为被魔鬼害过就自己也变成魔鬼。取景很美,整体节奏很沉重压抑但细节中又透出人性的光辉,双胞胎士兵和小女孩的互动,丹麦军官的改变。片名翻译不太喜欢太平静普通了。喜欢德语片名,Versprechen...  (展开)
leon 2017-03-15 11:01:46

气氛与立场问题

这是个好电影,写实而深沉,让人提心掉胆的不是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而是怕军士长与这群德国小孩儿来之不易的融洽在某一时刻断裂,开始已经预见到双胞胎会死一个,没想到一个死了另一个也不愿意活。我希望这群德国小孩儿也能回到德国去实现他们的未来愿望。 但是,电影所营造的...  (展开)
无标题文档 2017-03-09 23:37:49

丹麦国土上的毒瘤,千名德国青年的坟墓。

背景是白茫茫的沙滩,远处的天和海一样的蓝,风景美得就像度假区一样。而这样的丹麦海岸线上却有大约150万枚地雷。这是德军用来阻止可能发生的盟军登陆,结果却成了丹麦国土上的毒瘤,成了上千名德国青年的坟墓。正是这干净的画面反衬了故事的残酷性。影片节奏张弛有度,人物塑...  (展开)
已注销 2017-03-08 09:03:23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反之亦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 地雷区。 一部不长但很浓缩的电影 整个画面是淡淡的色调 淡淡的沙滩 浅浅的海 还有成群的少年 场景好美。 可是整个故事的基调却是建立在悲伤上的 讲的是二战以后被俘获的德国少年去丹麦的海岸线拆地雷 结果死伤大多 最后只剩下四个男孩的故事。(残忍的部分都略去吧 想到也...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后页> (共340条)

订阅地雷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