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7》 真不明白大家看速7都不停的说保罗,真是不解,跟风如此厉害? - 豆瓣电影

真不明白大家看速7都不停的说保罗,真是不解,跟风如此厉害?

来自: klily   2015-04-12 14:13:18

期待速8!!!

ho1o    ho1o 2015-04-15 13:12:26

作为一个从第一部跟过来的人,我眼中的主角一直是Paul,第一部第二部都是,但是第二部Van没参加所以拉倒,第三部算是番外篇,后边开始加Van的戏,加岩石的戏,这一部干脆三个光头齐上阵,而且中间paul的去世更是悲情,这么多因素你让我们怎么不对paul怀缅。

撒哈拉啊    撒哈拉啊 2015-04-13 11:09:20

[媚俗]:米兰昆德拉的“媚俗”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他举例说,草坪上有一群孩子在大笑着奔跑,人们正常的反映当然是觉得感动,觉得温馨等等。但一个人可不可以面对这样的场面无动于衷,或者感到厌恶?米兰昆德拉认为,当然是可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会觉得,面对这样的场面无动于衷的人是冷血的,至少是不正常的,每个人都担心自己被看成那个不正常的人,于是,看到小孩和草坪的场景就会表现出感动、温馨的反应,以求得那种融入人类集体的安全感。久而久之,这种反映成了一种不用经过大脑思考的条件反射,反而遮蔽了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


——yilin wang (知乎)

30回应

虾皮披头五    虾皮披头五 2015-04-12 16:21:29

我也觉得特别莫名其妙,他生前也不是什么大红的明星吧,演技也没有说特别的好,也没有获得过什么奖项,也没见过他多少粉,怎么死了之后一群人又可惜又缅怀,弄得什么似的


我认为缅怀一个人的程度要跟你对这个人生前的熟悉度、喜爱度相等,有些人,很多我朋友圈的,从来没见过他们表现出对这个演员的喜爱,甚至有些我怀疑他们连名字都不会拼,在人家去世之后,冒出来各种抒发自己的遗憾伤心难过,看着都觉得恶心。

36回应

finnyip    finnyip 2015-04-13 13:56:55

如果是一直追下来看了那么多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6回应

Arc    Arc 2015-04-15 17:48:54

首先,这世上没有百分百的了解,即使是资深的粉丝,了解到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对于没有恶意的普通观众来说,欣赏到,感受到这个人带来的精彩,报以赞许,这一自然过程并没有什么不对。并不是尝遍世间美味的人才有资格称赞眼前这一碗白粥,普通人也有感受的权利。诚然,作为铁杆粉的你看到略知皮毛的其他人在祭奠或是称赞自己偶像时,本能会有保护心中偶像不受"盲目"群众评头论足的反应,但换句话说,"盲目"能持续多久,个人认为人的感情本身就盲目,千变万化,稍纵即逝的感情,做一停留弥足珍贵。所以说是跟风也好,从众也罢,看到你欣赏,你怀念的他被他人欣赏怀念,你也不过众人。愤世嫉俗也许言重,但这样对你来说并不能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

6回应

Kisses    Kisses 2015-04-26 22:28:57

为啥每次有个明星去世,很多人怀念,都要被人说成跟风?要装逼有很多手段,犯不着用这一招,另外你不觉得感动,并不代表别人不觉得。

他的离开,的确是很多人了解他和这部戏的契机,他是一个诱因,但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内心的难过是真实的,这种感情的波动不存在跟风。这和张国荣是一样的,后荣迷的产生,是因为他的死亡,让很多人去了解,越了解越喜欢,成为真正的迷。有些没有成为迷,但是也很欣赏,祭日的时候微博点根蜡烛碍着谁了?就你清高?
我13年才第一次看第六部,觉得很好看,但说实话我没太记住保罗。13年底他去世的消息传来,我完全记不清他的样子。今年看到要上映,主要是冲着这部电影去的。可是看到他出来,一直到最后的告别,真的很难过,鼻子很酸。然后就开始恶补1~5,现在真的喜欢上这套电影,喜欢他。
那些吐槽的,你可以说很多人是跟风去看了这部戏,这没错,请问那些大火的电影哪一部不是跟风才成就那么多的票房的??你去选择是否看一部电影多半都是听周围人的评价吧?但是发自内心为他难过,这是任何一个比较感性的人都会发生的事。你冷漠,并不代表别人也冷漠,不要以这个来嘲笑别人。
另外,伴随着这个现象,另一个景象也出现了,现在那些冷言冷语嘲笑“跟风狗”的,怎么感觉又成为一种新的装逼方式,一种我特立独行我怕谁的节奏~
评价这部戏烂没什么,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我个人觉得这部戏离开了保罗的纪念,远远不如第五部。但一定要去喷下那些为演员感到难过的观众,就因为人家不是从第一部开始追的铁粉,这不知哪里来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也是醉了~

2回应

THAN    THAN 2015-04-14 11:12:19

这部电影其实本身就是用来祭奠Paul的。

楼主说观众对保罗沃克表达惋惜之情是跟风?
对一个死者表示敬意和哀悼是作为人来说最基本的吧,死者为安。
楼主如果你有看完1-6,我相信你不会说出跟风这两个字的,对于速度与激情真爱粉来说,我们是看着保罗慢慢从男孩成长到男人的,从一开始穿帆布鞋和迪塞尔飙车,到后来西装革履执行任务。让我们怎么不对他产生感情?更何况保罗为人又低调,口碑也好。


9回应

BRON    BRON 2015-04-13 15:08:42

       因为确实是感动吧,相信大多数还是真诚悼念的,跟风只是少数。作为一个从5才接触Furious(之后狠狠恶补了这个系列)的观众,我来说下个人感受。

       当Walker去世时唏嘘了一阵也没太感怀,但真当你在屏幕上看着这个人,所有目光都会被他吸引,不在想会以什么方式落幕。最后兄弟俩相视一笑,驾车分离。Brian开着与Toretto第一次见面那辆白色Toyota,独自驶离,没有兄弟和家人陪伴,天人永别的场景,足够泪目。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whether it's a quarter mile away, or half way cross the world, you will always be with me, and you always be my brother.”

       现实里,他确实不是很红,但就这么身着T恤,牛仔裤搭Vans,生活中也如此的演员,不得不心生感慨。简简单单挺好。

       “虽然是美国各大杂志的封面常客、青少年偶像、速度代言、新贵明星,保罗·沃克私底下偏偏谦虚谨慎,为人随和,没什么脾气,有最靠谱、最实在的明星美誉。出生40年,入行38年,涉毒、醉驾、滥交,这些典型偶像派式的丑闻都统统与他无关。阴郁美、颓废范儿、叛逆出位,这些新兴的边缘审美口味他也不想迎合模仿。拍片之外,他远离名流圈,偶尔上版面,形象也永远是那个少女心中的原始梦幻:碧海蓝天下,古铜色的健康体魄,一脸灿烂到可以融化西伯利亚终年积雪的阳光笑颜,没有攻击性的俊朗,散发着永不过时的正能量。”
       另附知乎专栏一篇文章:http://zhuanlan.zhihu.com/happymuyi/19997427#comment-74005046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从影片延至现实的兄弟情谊吧,范·迪塞尔时不时会在FB上发文悼念他,影片上映前夕MTV电影大奖,范·迪塞尔被采访,开始还“I am groot”开怀大笑,谈到Paul时那表情看着真难受。冷酷的肌肉男也有悲伤难抑的时候。“7 is for Paul, 8 is from Paul”他说的。
       越看越有味,下面这张图不输美队啊!


       目前就这么多吧,有想到再说,从昨晚看完到第二天下午这时候都蛮压抑的。附上自己拼的一张图吧。
       为了纪念。
       Paul Walker。

       


“Thought you could leave without saying goodbye?”

孔小魅    孔小魅 2015-04-14 18:44:38

如果无感也应该以一颗真诚之心尊敬下逝者吧,保罗生前的推特签名是:喜欢户外,海洋控,赛车迷.....偶尔演戏。他的低调和谦逊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没有人消费死者,只有不了解的人才会看到满世界的跟风

1回应

Bowyer    Bowyer 2015-04-15 07:07:45

是有人跟风啊,但是如果你从十五年前就有意无意的跟一下这个电影,尤其从一个少年成长从青年,喜欢的车从大牛慢慢到miata,看到片子最后,白色的supra出来的时候,真的是控制不住。


許鋃鋃    許鋃鋃 2015-04-20 10:29:38

一部陪伴了大家那么久的电影,估计是一种情怀吧,我没有看1-4这种伤感没那么多,但是还是会觉得小惋惜,特别是see you again响起的时候,带动的情感及联想多少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