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伊万·拉布辛 Мой друг Иван Лапшин (1985)

导演: 阿列克谢·日尔曼
编剧: 尤里·格尔曼 / 爱德华·沃洛达尔斯基
主演: 安德列·博尔特涅夫 / 尼娜·鲁斯拉诺娃 / 安德烈·米罗诺夫 / 阿列克谢·扎尔科夫 / 亚历山大·菲利平科 / 尤里·库兹涅佐夫 / 阿纳托利·斯利夫尼科夫 / Andrei Dudarenko / Semyon Farada / 尼娜·乌萨托娃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85-01(苏联)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Moy drug Ivan Lapshin / My Friend Ivan Lapshin
IMDb: tt0084345
5星
12.9%
4星
31.9%
3星
50.0%
2星
3.4%
1星
1.7%

我的朋友伊万·拉布辛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热门 /  最新 / 

1 持人的摄影机 看过 2022-07-27 12:51:27

8.5/10。①斯大林大清洗时期一个村庄的人们(其中重要的人物之一是当地警长伊万拉布辛)各种艰苦不安的生活。②运用大量手持长镜头增强写实感;摄影与运镜/调度皆是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对变焦的运用很契合文本上的焦虑感),思路清晰表意有力;运用黑白与彩色的无规律切换渲染混乱的秩序。③作为传统故事片(从表演模式、对戏剧性的倚重等可看出)叙事实在太缓慢(虽然这种缓慢也意外契合压抑的剧情),扣1分。

3 峰峰峰峰 看过 2015-07-19 19:42:47

长镜头展现阴郁虚构历史剧,每个镜头的捕捉都足以探听时代的气息。改编自其父的小说,因其对1930年代末斯大林时期的真实描绘而遭禁映两年的命运。戈尔巴乔夫时代它得以上映,在1986年引发公众热议。

0 巅峰Futurama迷 看过 2022-06-01 15:01:05

重看。作为阿列克谢日耳曼电影生涯承前启后的作品,看得见前后期众多特色的集大成。手提长镜头初露锋芒的同时,彩色片段的无意识剪辑也用得很有味道,让人想起林赛安德森的《如果》。剧本方面,是一部夹杂着社会隐喻以及情怀叙事的反类型片(可对比彼得威尔《证人》),但超现实的对话元素以及布设的迷幻观察角度也相当有看点。在这方面应该影响了后来的《边缘》。枪战戏对暴力的折中反应是一绝,有力的对苏式战争片中宗教化的暴力... 重看。作为阿列克谢日耳曼电影生涯承前启后的作品,看得见前后期众多特色的集大成。手提长镜头初露锋芒的同时,彩色片段的无意识剪辑也用得很有味道,让人想起林赛安德森的《如果》。剧本方面,是一部夹杂着社会隐喻以及情怀叙事的反类型片(可对比彼得威尔《证人》),但超现实的对话元素以及布设的迷幻观察角度也相当有看点。在这方面应该影响了后来的《边缘》。枪战戏对暴力的折中反应是一绝,有力的对苏式战争片中宗教化的暴力进行反驳。 再重看。从文学化的角度来说确实和费里尼有相似之处,混乱的全景式描写时代是一大亮点。 (展开)

3 熊仔俠 看过 2010-12-19 11:00:57

虛構歷史劇。PS:在蘇俄影史上,有一對父子導演很喜歡講述歷史——阿裡克謝·格爾曼父子。

0 纯肉锅贴 看过 2019-10-17 00:20:23

黑白两色鲜明的极性失衡,色调模糊、圆润丰满到溢出,一种染色和调色的复归,镜头的播放由此产生跳跃,并且使得视觉对立面及其替代物产生一种节奏上的变化,复杂程度堪比管弦乐声画对位蒙太奇。动摇了叙事,身份认同和观念的分类不再可信

> 更多短评 46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我的朋友伊万·拉布辛的影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讨论区   ·  ·  ·  ·  ·  ·

谁有中字字幕? 来自张三和李四 2021-06-09 13:05:32
Quote 来自熊仔俠 2011-10-11 18:28:15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2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我的朋友伊万·拉布辛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