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凤凰桥 短评
11 有用 moonlightmile 看过 2021-10-14 22:41:12
“把女婴丢在冰河里”、“生女孩只允许到牛棚里去,不然会给家里带来灾祸”、“在北京打工挣的钱全都寄回家给弟弟娶媳妇、盖新房”、“过了二十五就不年轻了”、“父亲玩命地打母亲,还说母亲坏,其实她最本分最孬”……北京是留不得的,在这里四个人住六平米的瓦房(而走出胡同三百米便是惯常熟知的北京),被操着京腔的房东为难,被操着京腔的警察查这个证件、那个证件,她们的口音成了她们最坏的“缺点”(从这里就看得出二十年后这座城市会怎样发起那场清除);凤凰桥也不想回,但不敢不回,可就像家乡县城的名字(“无为”)一样,所有人都对作为女性所经受的苦难无所作为、无动于衷。前有狼,后有豺,怎么办?
4 有用 Ö 看过 2023-12-06 12:56:22 广东
女性必看纪录片,感谢激女替谢谢沉默的她们发声吧,放下利益既得者把你的尊严还给你的幻想,激烈反抗把物质握在自己手中。回到影片,这个女子身上有一种勇,也许她从不懂女权这种名词,但对于自己的尊重和感受让她不自觉去反抗结构性的文化压迫,她说她随母姓,敢和父亲顶嘴(父亲说你不是我的孩子因为她不随他姓,基于这种社会观念可见在这种文化里子女传宗接代的作用大于生物学血缘),她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凤凰山桥,认为女子贞洁最重要。她离开了凤凰桥,这个时代有机会,让那群花儿飘向五湖四海。感谢资本主义,这个火坑起码同等剥削两性,而不是香火神教对她的单方面霸权碾压。“四个要好的女孩去照相,其中一个女孩第二天结婚了,她以前很爱笑,后来就很少笑了……”人生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她在最美丽的时候枯萎。
1 有用 V_Lachesis 看过 2012-09-27 11:18:39
The excellence of an documentary relies on the enviable INTIMACY between filmmaker and subject(s).
16 有用 普通豆瓣用户 看过 2021-12-05 20:28:46
看女导演的纪录片,让我相信了性别视角。即使片子靠导演的旁白才得以连贯,女孩们自在的状态,被窝里的夜话和私语,确实只有女导演才能拍出来,这种状态是无法复刻的。即使女孩们命运残酷,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红毛衣和新衣服仍然是值得期待的。在北京挣钱抠抠搜搜为攒钱供养家里的兄弟,住着最破的房子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回凤凰桥就只能相亲结婚,过上拖家带口的生活。其实回到凤凰桥和离开凤凰桥都只是命,霞子回到凤凰桥想找一个县城的人结婚,碰壁之后不得不回北京,佳玲把天安门的照片挂在新房证明自己曾到过北京,不管是北京还是凤凰桥,她们都只是一个他者。作为北京人的李红并不真正理解她们的境遇,所以她镜头中的凤凰桥充满乡愁和漂泊的残酷诗意,其中一个女孩说:我想活到30岁就死,活着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