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 日本的演歌是什么歌? - 豆瓣电影

日本的演歌是什么歌?

来自: 小王子   2015-04-16 21:52:17

我看的字幕是翻译成演歌(电影里提到的演歌叫《星宿》)。一家人吃晚饭的时候,大家聊到音乐。老头子开始说喜欢爵士啊,鼻头四啊什么的,感觉比较高端。后来,老婆子说他在卡拉 ok唱演歌。老爷子很在意地纠正了说不是演歌。那演歌在日本文化里是很low的口水歌的意思吗?

4 个回答

[已注销]    [已注销] 2016-10-01 16:20:45

不是,演歌很抒情,很好听的,我个人理解可能就是唱腔有点老那种,就好像国内一条大河波浪宽那种老歌的意思。


演歌现在还是能买到的,唱的一般都是岁数大的人。

和口水歌完全不相干,也不low

SteelTeng    SteelTeng 2017-03-12 14:27:03

演歌:类似于我们的“民歌”。
互文的桥段:老太太后来放的“自己喜欢的歌”就是一首演歌。而那首歌实际上是用来引出老爷爷年轻时外遇的往事。

坏人戴着黑帽子    坏人戴着黑帽子 2018-03-18 18:39:30

有个朋友(20多岁)在ktv的经典曲目是“向天再借五百年”,估计老爷子唱演歌的效果就是那样吧

华生    华生 2015-10-16 13:29:33

呵呵,不是很low的口水歌。可以自行百度或维基一下。演歌的曲风日本味很浓,歌手唱腔也很独特,一般来说很容易识别。虾米上有不少网友搞的演歌精选集,可以去听听看。例如这个:http://www.xiami.com/collect/8105659


附百度解说节选:

演歌: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歌曲,我们中国人可以理解成日本的经典老歌,它是综合江户时代日本民俗艺人的唱腔风格,融入日本各地民族情调的歌曲。是日本古典艺能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过渡,以民俗民风、感情琐事为颂词的歌曲。曲调悠长婉转多变,犹如人的心结,多是抒发成年人内心忧愁的歌曲。早期以一人边演奏边唱,另一人表演为撮合,后来演变成独唱也可。


曲大部分采用ヨナ抜き音阶。简单来说,就是大调去掉fa和si,小调去掉re和sol。这样的曲子,曲式比较整齐,旋律接近人的自然美感。缺点是:过于单一不富于变化。

在1950年代,大众音乐形式在经过流行歌——战时歌谣——布吉伍吉的变化后,再度向演歌倾斜,这主要归结于布吉伍吉风潮中出现的大歌手美空云雀的转向。在这之后,望郷歌谣的春日八郎、三桥美智也、任侠路线的鹤田浩二,浪曲出身的三波春夫、村田英雄,还有泣き节大歌手岛仓千代子相继出道,电影明星石原裕次郎和小林旭进入歌坛,开始了演歌的复兴时期。和战前的大部分「流行歌」也基本上可以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区分。同时,演歌开始向日本传统音乐浪曲风格靠拢的尝试也得到了成功。

进入1960年代,北岛三郎、桥幸夫、都はるみ、青江三奈、水前寺清子、千昌夫、森进一、藤圭子(宇多田光的母亲)、小林幸子这些基本至今活跃在舞台上的演歌巨匠的出现让演歌迎来了全盛期。演歌的变种ムード歌谣的兴盛多少让正统演歌的地位有一些动摇。而青春歌谣,rhythm歌谣以及后期GS boom的到来,让更加西洋化的Pop开始崭露头角。

1970年代是日本音乐的黄金期,folk,new music和GS boom的继续和由于电视的普及而流行的アイドル歌谣曲的登场打破了演歌一家的局面,但在这其中演歌开始定型。老歌手生命力建在的同时,五木ひろし、八代亜纪、森昌子、石川小百合、细川贵志等大歌手的出道更加丰富了演歌演唱的内涵,ムード歌谣同演歌也开始合流,一些演歌歌手也试图跨界寻求突破。

1980年代开始由于演歌逐渐被视为一种有历史的音乐形式,鲜有创新。但由于卡拉ok的兴盛使演歌在80年代前半期再度流行起来。大川荣策,细川贵志都是其中的翘楚。J-pop定义的出现让演歌和歌谣曲在80年代中后期迅速衰落,逐渐退出了最中坚的音乐市场。1990年代,随着早期和全盛期一些演歌巨匠相继辞世,开始了不振的时期。不过随着伴奏乐器的多元化和一些演歌歌手的出现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坂本冬美在90年代中也值得一谈。演歌的最后一张百万单曲大泉逸郎的《孙》也诞生在1999年。2000年后,冰川清志的走红让演歌有了一些回复的迹象,演歌作为音乐形式的一种仍然在音乐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1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