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 短评
0 有用 胤祥 看过 2021-01-01 16:14:55
新年第一标。格鲁吉亚#100. [想看2013-07-23]柏林论坛艺术影院联盟奖→萨拉热窝大奖→北京。罗马尼亚新浪潮大牌摄影Oleg Mutu掌镜,影片这室内长镜头调度堪称进入化境了,看得真是赏心悦目,相比之下剧作还是差点意思……背景中提及了阿布哈兹,但主要的点是格鲁吉亚内战(设定大概是92年夏天,彼时老谢应该已经掌权了)。两个少女故事线之间的切换做得挺漂亮,但是这枪实在写得太轻飘飘了,以及Natia被抢婚(根本就是强奸+PUA嘛)也没展开写……不过影片意义还是挺重要的,“格鲁吉亚开花期”的命名就是来自这部电影,以及它确实引领了这一段格鲁吉亚电影的风潮。
4 有用 James Cool 看过 2016-08-20 22:41:59
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相当娴熟与自然,不过色调的选择上也有些俗套了,罗马尼亚新浪潮还是激发了许多前社会主义地区对于平民社会的自省,方式虽然有些雷同,但各自探讨的细节和文化背景还是各有不同的,片中的演员们表现都非常令人信服。
2 有用 OreoEmpanada 看过 2014-12-25 04:15:32
成长中的少女眼中见证的是一个国家在摆脱苏联统治之后的迷茫,其中充满了对生活中种种以暴易暴的表现,枪所象征的未必不是无意识下的怯懦,好在Eka最终选择了真正勇敢的另一种面对方式。虽然源自导演的个人经历,视觉风格也保持得不错,但感觉故事主题和两个女孩介于年少和成熟间的塑造都缺乏连贯性。
0 有用 吹牛伯爵 看过 2022-05-20 23:34:05
#格鲁吉亚开花期# 娜娜与西蒙的双人导演组合以带有个人特色的视听语言将第比利斯描绘成一座物质匮乏,晦暗无光的城市,笼罩在内战的阴云之中。略微晃动的手提摄影赋予影片“罗马尼亚新浪潮”式的写实调性,绵延的跟拍长镜头非但没有成为无聊臃肿的累赘,或冷眼的旁观者角色,而是化为亲密的伴随者,事无巨细地为我们展示两名格鲁吉亚少女依卡与natia的点点滴滴,她们的愤怒,爱情,忧愁,愉乐,时代伤痕沉淀起来,无以言说。摄影机也总在人物走后停留几秒,以制作者身体的生命力凝结着时间与空间、情感的爆发。枪作为权力机关的象征,传递到少女手中,暴力的延续被使用者的正义性质所“感化”。最后一弹未发的手枪被扔进湖中,避免了natia寻kote复仇的悲剧。可惜所下的版本声画不同步,观感欠佳,实是一遗憾。
导演: 娜娜·埃克夫蒂米什维利 / 西蒙·格罗斯
主演: 莉卡·巴布卢亚尼 / 玛丽亚姆·博克里亚 / Zurab Gogaladze / Data Zakareishvili / Ana Nijaradze / Maiko Ninua / 塔马尔·布赫尼卡什维利 / 特米科·奇奇纳泽 / 贝尔塔·卡帕瓦 / Sandro Shanshiashvili
类型: 剧情
地区: 格鲁吉亚, 德国, 法国
片长: 102分钟
上映: 2013-09-19(格鲁吉亚)
预告片
4 有用 泡芙味的草莓 看过 2017-04-09 21:11:48
《豆蔻年华》是典型的成长故事加社会题材,它既直面了少女早婚等尴尬现实,同时对政治局势包括父辈的命运有所交代,触类旁通。影片以少女走向监狱探望父亲的背影作结,意味深长。那仿佛是在说,她依然得面对命运的禁锢,但是,她又主动选择了面对,与父辈和这个国家尝试完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