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死者谈判 Petits arrangements avec les morts (1994)

导演: 帕斯卡尔·费兰
编剧: 皮耶尔·特维蒂 / 帕斯卡尔·费兰
主演: 迪迪埃·桑德尔 / Alexandre Zloto / Catherine Ferran / Agathe De Chassey / Audrey Boitel / 夏尔·贝尔林 / Mathieu Robinot / 迪迪埃·贝扎斯 / 萨布丽娜·勒尔坎 / Marianne Coillot / Nadia Barentin / Jean Dautremay / Guillaume Charras / Danièle Douet / 布鲁诺·托德契尼 / Dominique Constanza / Alain Pralon / Colette Maire / Jean Pélégri / 吕克·慕莱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94-09-10(多伦多电影节) / 1994-10-05(法国)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与死者协商 / 与死人为伍 /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Dead
IMDb: tt0110819
5星
18.3%
4星
42.7%
3星
35.4%
2星
2.4%
1星
1.2%

同死者谈判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同死者谈判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热门 /  最新 / 

0 Amushi 看过 2011-03-06 00:22:18

中後半偏弱,結尾又拉起來,幾個主觀鏡頭的「既看又非看」好精彩:)

0 天蓝 看过 2010-06-08 20:56:02

摄影好、原声好。心路历程描绘细腻。沙堡真棒

0 青藤居青主 看过 2010-10-29 22:27:06

我更愿意称之与死亡共舞。在生命的旋律里,总有一缕死亡的音符交织其中。我们在死亡的或近或远中舞动翅膀。或轻或重的一部电影。将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以一种明快的方式展现而出,因为有了死亡,轻盈之中才有了沉重。凋谢的花,猫的死,我们或平静的接受死亡。或是在反抗中获得精神的重生。

0 mdld 看过 2012-10-06 11:58:49

三段式,代表童年青年中老年,各段之间互有关联,碎片式的影像,还有刻意的时空交错的情节,而海滩上的城堡沙雕为叙事的基点,法式的含蓄,镜头更多不为叙事而是表达情绪,探讨生命的意义

1 seamouse 看过 2009-05-29 13:15:02

承载的内容极多,象征意象极为丰富,表达却又不密集。 好好梳理人物和回忆的千头万绪后,是值的精读的作品

> 更多短评 25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同死者谈判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hippo 2009-05-15 00:22:49

人都是要死的

因尊敬的西蒙· 波伏瓦女士为让-保罗·萨特先生拉皮条的缘故,故纵使她再写出多几本《第二性》来,也难以让我高山仰止。不过她的那本《人都是要死的》却一直在脑海里留着深刻的印象,就这名儿一语道破世间真理,满是气势。她说卢梭在《爱弥尔》中问:“如果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  (展开)
薄雾微光 2020-04-12 09:50:55

与死人为伍

英国当代诗人菲利浦·拉金在1977年写下一首题为《逝去了,逝去了》的诗:“那将是逝去的英格兰,那些树影、草坪、小巷、会馆、雕花的唱诗会,还会有书籍:英格兰将继续在画廊里逗留;但是给我们剩下的只是混凝土和轮胎。”凡是英伦三岛和爱尔兰的电影,都值得我们关注。那种韵...  (展开)
movingdust 2009-04-27 09:59:05

阐释维度问题

一般认为,对于《神曲》这样绝顶伟大的作品,有四个阐释维度:审美的,哲学的,神学的,政治的。这种繁复细致的阐释做法其实是证明批评面对一个完美得以至于不可解剖的艺术品的无能和无力。 看这部电影想起《神曲》,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它的片名,“同死者谈判”或者“...  (展开)

> 更多影评 3篇


讨论区   ·  ·  ·  ·  ·  ·

来自把噗 1 回应 2015-04-06 12:57:05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同死者谈判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