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悲歌 短评
2 有用 持人的摄影机 看过 2020-11-12 07:46:21
8.8/10。①两条线交织:诗人男主落魄无名贫困被人看不起,后因别人谣传他死了竟使他的诗洛阳纸贵;男主与欣赏他诗的妓女女主的爱情。②渲染诗意:一些段落以唱歌跳舞代替台词来渲染气氛/抒情(最喜欢初遇妓女和两段);各种调度很不错的丝滑优美的运镜(唱歌时的标志性推拉镜头【从大特写到全景的各种景别】好有意思)。③大量以低调打光渲染悲伤/心事重重。④表演太浮夸(男主相对较好,女主次之,但两人也都有过于浮夸的时刻);大量表现主义光影,但都用的没有道理;作为传统情节剧,有些歌舞部分有点影响叙事节奏,或者让人觉得不合现实逻辑地突然;一些喜剧的插科打诨有点打乱氛围;结尾升华到谴责社会的那段太说教(这逆光真是。。);女性角色的塑造充满了导演的男性凝视和普信。
1 有用 云雾敛 看过 2021-11-02 18:30:59
相较于两年后的《纸花》,被称为印度威尔斯的古鲁·杜特尚未完全沉溺于影像调度的繁复炫目,虽然后者同样的弥补了情节剧的通俗与普通,《诗人悲歌》技术方面还是光与镜的协奏曲,主要的模式是特写与全景的相互过渡以及光的出神入化,以此创造出诗意朦胧的感觉,这也是影片内容和导演本身的双关。印度电影最大的传统——歌舞段落被完全合理化的植入,首先是女主出于自我目的的舞蹈和段段抒情的演唱,在破除突然歌舞的魔咒的同时,也对歌舞片并入世界电影正轨做了推动。而吟唱的同时抹除了舞蹈因素,单一音乐的模式,可以说对当时商业的背离,也可以说是对情感因素的首位凸显,并在此时将文学魅力置于影像同等的地位。结尾近乎直给的社会控诉,未免又流俗,但那背光和摄影构图角度,又一次的拯救的电影,而这,恰恰是古鲁·杜特最大的魅力。
1 有用 мая 看过 2023-04-29 17:02:56 福建
8.5,古鲁·杜特是印度影史最有魅力的天皇巨星,他的忧郁气质在印度明星当中别具一格,这也是他完全超越四大汗、拉吉尼坎塔、卡普尔和巴克强的地方。诗人悲歌就很像是他个人一生经历的写照,穷困潦倒、尝尽人间冷暖、意外获得成功却又决绝地跟无情的社会决裂,印度电影经常也会经常表现痛苦,但一般主流电影都会在结尾回到一个比较团圆的正轨上(比如流浪者),像杜特这种从骨子里就散发着残酷的导演,确实稀有。另外一个重点反印度主流建制电影的地方,在歌舞段落的设计上,去奇观化、用唱词表达人物内心而且用很多推轨变焦的方式来放大这种体验,作为一个宝莱坞的体系内的导演,能做出这一点点的创新,就殊为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