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世界音像遗产日”特别奉献·馆藏珍稀影像,与《劳工之爱情》(都三刷了…)4K修复版连映。跑江湖卖艺的一大家子“忠義技術團”,这才是真正的江湖儿女!从内地到香港,最后还得回到新中国!情节还挺跌宕起伏,恰如这些人一直捉襟见肘让人提心吊胆,好在最后有了钱出了口气!杂技镜头,不知当年有没有特技,难为韦伟这些演员了!据说亲自上阵。“三上吊”“飞刀”,过去艺人那是真不容易!哪像现在,有乜真本事都能混个老艺术家... “世界音像遗产日”特别奉献·馆藏珍稀影像,与《劳工之爱情》(都三刷了…)4K修复版连映。跑江湖卖艺的一大家子“忠義技術團”,这才是真正的江湖儿女!从内地到香港,最后还得回到新中国!情节还挺跌宕起伏,恰如这些人一直捉襟见肘让人提心吊胆,好在最后有了钱出了口气!杂技镜头,不知当年有没有特技,难为韦伟这些演员了!据说亲自上阵。“三上吊”“飞刀”,过去艺人那是真不容易!哪像现在,有乜真本事都能混个老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左派电影无疑了。字正腔圆的配音无字幕(除了荷花第一次演出老头背姑娘唱歌时)。费穆遗作朱石麟接过来豆瓣尚无评分。映前活动《劳工之爱情》文创周边发售馆里真热闹!我又被抓包采访。散场都快22点了!with融。沙丹王垚好像坐我们旁边,王中奖了卫衣不上去合影!资料馆1厅。加上媒体留票啥约8成满 (展开)
2021.12.1龙马。处处可见费穆等南下影人建国后的心境,用杂技团被压迫的命运影射影人们。几场表演处理延续《前台与后台》。先行回国的几位带来救助的钱财和希望,喻示解放后中国。全片核心是“回国去”,最后剧团北上,而影片之外费穆的命运却令人唏嘘。
不回挨饿,回了挨整,真难…
有着鲜明的左派风格,片头曲中间突然出现《歌唱祖国》着实没想到,而且之后又出现了两次。片中的音乐值得分析,刚开始游乐场的外景镜头配的是很“资”的《蓝色多瑙河》,转入内景是杂技演员表演的场景,这一大段出现了两首民歌《无锡景》和《凤阳花鼓》,这种曲目的使用是否可以标定这些“流浪艺人”的来处暂不能确定,但它们出现在香港的场景中,很明显透出对祖国浓浓的思念。片中对于苦的呈现相当多,这直接决定了片中人物一波三... 有着鲜明的左派风格,片头曲中间突然出现《歌唱祖国》着实没想到,而且之后又出现了两次。片中的音乐值得分析,刚开始游乐场的外景镜头配的是很“资”的《蓝色多瑙河》,转入内景是杂技演员表演的场景,这一大段出现了两首民歌《无锡景》和《凤阳花鼓》,这种曲目的使用是否可以标定这些“流浪艺人”的来处暂不能确定,但它们出现在香港的场景中,很明显透出对祖国浓浓的思念。片中对于苦的呈现相当多,这直接决定了片中人物一波三折的命运,但影片后面部分剧情进度实在过快,意外怀孕、孕中意外等狗血桥段一个不少,似乎格局又小了一些,落入市民电影的窠臼,不太像费穆最初可能想表达的原意。尤其最后强行光明的结局总觉得有些虚浮了,毕竟收保护费的地痞流氓、吸血贪婪好色的资本家的战力在本片中都弱化了,变得如纸老虎一般,现实中绝不会这样。 (展开)
买这场票是因为听上一场沙丹映前形容「南下香港電影人回望大陸」 但其实和我先入为主想象的、天涯歌女式的「家山呀北望」风格的diaspora 叙事完全不同。 这个“哪怕在左派传统中仍然左派得不得了”的电影简直让人怀疑离散书写本身,乡愁被实体化挪用成诱饵,却没人看到归乡的火车周遭细密的网。 想起客途秋恨里七零年初张曼玉从澳门英国日本香港之后逆向北上回广州看完祖父,老人在动荡和破烂的文章中叹气说不要对中国... 买这场票是因为听上一场沙丹映前形容「南下香港電影人回望大陸」 但其实和我先入为主想象的、天涯歌女式的「家山呀北望」风格的diaspora 叙事完全不同。 这个“哪怕在左派传统中仍然左派得不得了”的电影简直让人怀疑离散书写本身,乡愁被实体化挪用成诱饵,却没人看到归乡的火车周遭细密的网。 想起客途秋恨里七零年初张曼玉从澳门英国日本香港之后逆向北上回广州看完祖父,老人在动荡和破烂的文章中叹气说不要对中国失望,没想到情境中从左派电影人的第一视角来看竟然这么可笑天真(结尾简直hoax 到我想笑, 52年穿着良好的徒弟从里面带了外汇出来? 然后带着一班只能在香港吃稀粥的人回去为了吃饱饭? (展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 更多影评 1篇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条)
订阅江湖儿女的评论: feed: rss 2.0
江湖儿女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73 条 )
6 有用 西瓜大侠女 看过 2022-10-27 21:58:18 北京
“世界音像遗产日”特别奉献·馆藏珍稀影像,与《劳工之爱情》(都三刷了…)4K修复版连映。跑江湖卖艺的一大家子“忠義技術團”,这才是真正的江湖儿女!从内地到香港,最后还得回到新中国!情节还挺跌宕起伏,恰如这些人一直捉襟见肘让人提心吊胆,好在最后有了钱出了口气!杂技镜头,不知当年有没有特技,难为韦伟这些演员了!据说亲自上阵。“三上吊”“飞刀”,过去艺人那是真不容易!哪像现在,有乜真本事都能混个老艺术家... “世界音像遗产日”特别奉献·馆藏珍稀影像,与《劳工之爱情》(都三刷了…)4K修复版连映。跑江湖卖艺的一大家子“忠義技術團”,这才是真正的江湖儿女!从内地到香港,最后还得回到新中国!情节还挺跌宕起伏,恰如这些人一直捉襟见肘让人提心吊胆,好在最后有了钱出了口气!杂技镜头,不知当年有没有特技,难为韦伟这些演员了!据说亲自上阵。“三上吊”“飞刀”,过去艺人那是真不容易!哪像现在,有乜真本事都能混个老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左派电影无疑了。字正腔圆的配音无字幕(除了荷花第一次演出老头背姑娘唱歌时)。费穆遗作朱石麟接过来豆瓣尚无评分。映前活动《劳工之爱情》文创周边发售馆里真热闹!我又被抓包采访。散场都快22点了!with融。沙丹王垚好像坐我们旁边,王中奖了卫衣不上去合影!资料馆1厅。加上媒体留票啥约8成满 (展开)
4 有用 Kiyoko 看过 2022-04-25 18:16:48
2021.12.1龙马。处处可见费穆等南下影人建国后的心境,用杂技团被压迫的命运影射影人们。几场表演处理延续《前台与后台》。先行回国的几位带来救助的钱财和希望,喻示解放后中国。全片核心是“回国去”,最后剧团北上,而影片之外费穆的命运却令人唏嘘。
4 有用 20个小明≯ 看过 2024-03-27 21:27:41 北京
不回挨饿,回了挨整,真难…
5 有用 平行碱基萌太奇 看过 2024-03-27 23:58:41 北京
有着鲜明的左派风格,片头曲中间突然出现《歌唱祖国》着实没想到,而且之后又出现了两次。片中的音乐值得分析,刚开始游乐场的外景镜头配的是很“资”的《蓝色多瑙河》,转入内景是杂技演员表演的场景,这一大段出现了两首民歌《无锡景》和《凤阳花鼓》,这种曲目的使用是否可以标定这些“流浪艺人”的来处暂不能确定,但它们出现在香港的场景中,很明显透出对祖国浓浓的思念。片中对于苦的呈现相当多,这直接决定了片中人物一波三... 有着鲜明的左派风格,片头曲中间突然出现《歌唱祖国》着实没想到,而且之后又出现了两次。片中的音乐值得分析,刚开始游乐场的外景镜头配的是很“资”的《蓝色多瑙河》,转入内景是杂技演员表演的场景,这一大段出现了两首民歌《无锡景》和《凤阳花鼓》,这种曲目的使用是否可以标定这些“流浪艺人”的来处暂不能确定,但它们出现在香港的场景中,很明显透出对祖国浓浓的思念。片中对于苦的呈现相当多,这直接决定了片中人物一波三折的命运,但影片后面部分剧情进度实在过快,意外怀孕、孕中意外等狗血桥段一个不少,似乎格局又小了一些,落入市民电影的窠臼,不太像费穆最初可能想表达的原意。尤其最后强行光明的结局总觉得有些虚浮了,毕竟收保护费的地痞流氓、吸血贪婪好色的资本家的战力在本片中都弱化了,变得如纸老虎一般,现实中绝不会这样。 (展开)
4 有用 20thCdweller 看过 2024-03-28 00:11:11 北京
买这场票是因为听上一场沙丹映前形容「南下香港電影人回望大陸」 但其实和我先入为主想象的、天涯歌女式的「家山呀北望」风格的diaspora 叙事完全不同。 这个“哪怕在左派传统中仍然左派得不得了”的电影简直让人怀疑离散书写本身,乡愁被实体化挪用成诱饵,却没人看到归乡的火车周遭细密的网。 想起客途秋恨里七零年初张曼玉从澳门英国日本香港之后逆向北上回广州看完祖父,老人在动荡和破烂的文章中叹气说不要对中国... 买这场票是因为听上一场沙丹映前形容「南下香港電影人回望大陸」 但其实和我先入为主想象的、天涯歌女式的「家山呀北望」风格的diaspora 叙事完全不同。 这个“哪怕在左派传统中仍然左派得不得了”的电影简直让人怀疑离散书写本身,乡愁被实体化挪用成诱饵,却没人看到归乡的火车周遭细密的网。 想起客途秋恨里七零年初张曼玉从澳门英国日本香港之后逆向北上回广州看完祖父,老人在动荡和破烂的文章中叹气说不要对中国失望,没想到情境中从左派电影人的第一视角来看竟然这么可笑天真(结尾简直hoax 到我想笑, 52年穿着良好的徒弟从里面带了外汇出来? 然后带着一班只能在香港吃稀粥的人回去为了吃饱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