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姑娘 (1951)
花姑娘的影评 · · · · · ·

以和原著对比的方式展现本片为何是一部彻底但成功的改编
开头直接抛出我的核心观点: 三个改编要点——花姑娘并没有真的用同日本军官睡觉的方式解决事件,而是假意同意,估摸着游击队员们安全后与日本军官拼了个鱼死网破;两名修女被换成了两名游击队员;花姑娘是自己做的决定,并非像羊脂球一样晕乎乎地被哄去了——联合改写了最核心...
(展开)

《电影南渡》中对本片的描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者:苏涛 《花姑娘》是“龙马”的开山之作,改编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堪称战后香港影坛的名片。早在1936年,朱石麟就将《羊脂球》改编成剧本,即《孤城烈女》。这一次朱石林以高度戏剧化的方式和风格化的视听语言,重新诠释了这部法国文学名著,显示出他对... (展开)
关于女性的朱石麟,封闭空间的人性实验
朱石麟的作品大多对女性保持了高度关注,并对她们进行了各样的塑造。从1937年的《慈母曲》开始,到40年代的《香妃》《雪艳娘》,再到前往香港后拍摄的《花姑娘》《一板之隔》《水火之间》,都描摹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例如《归来》里的阮玲玉在面对丈夫二婚的事实后,选...
(展开)
>
订阅花姑娘的评论:
feed: rss 2.0
花姑娘的短评 · · · · · ·
18 有用 LarryWho 看过 2018-10-13 15:09:18
只有一句话了:跪请修复。
4 有用 神仙鱼 看过 2018-10-18 20:15:42
停在半路上的故事,有天然的悬念和张力,以及想象空间。电影终究还是走向主旋律,“坏人”得到了惩罚,但现实里他们多半到达了上海,什么都没发生什么都不知道一样过着自己的好日子。当然不管电影还是现实,中国人的典型嘴脸刻画得清晰无误。有赖于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法国借来的这版胶片音质较差,不知有没有可能修复。片名于我有一重特别意味,日军通常把要调戏的女子称为“花姑娘”,花小姐又刚好迫于生计是做风月之事的,而我在... 停在半路上的故事,有天然的悬念和张力,以及想象空间。电影终究还是走向主旋律,“坏人”得到了惩罚,但现实里他们多半到达了上海,什么都没发生什么都不知道一样过着自己的好日子。当然不管电影还是现实,中国人的典型嘴脸刻画得清晰无误。有赖于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法国借来的这版胶片音质较差,不知有没有可能修复。片名于我有一重特别意味,日军通常把要调戏的女子称为“花姑娘”,花小姐又刚好迫于生计是做风月之事的,而我在现实生活中会称呼最欣赏的女性为“姑娘”,低贱的表象与高贵的内里从名字到角色设定完成了统一,花姑娘值得这个称呼。 (展开)
2 有用 瑞波恩 看过 2018-10-13 15:20:24
#资料馆留影#致敬费穆,也是根据莫泊桑《羊脂球》改编,群戏精彩到辣眼睛,辛辣讽刺那些“假爱国”“真利己”的“体面人”,而从本片起李丽华越发美艳了,她大喊着“真正的中国人是不会卖国的”,虽然牺牲了却也真心感人。
0 有用 DIANA 看过 2024-07-24 20:53:48 北京
在强权的统治下,每个人都是权力的妓女。在恶的秩序下,每个人都是帮凶。唯有牺牲自己才能做到问心无愧。
3 有用 带子狼 看过 2020-12-13 13:37:57
龙马公司制作,出品人费穆,导演朱石麟,演员阵容也很强大,可惜局限于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