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2006)
导演: 肯·洛奇
编剧: 保罗·拉弗蒂
主演: 基里安·墨菲 / 帕德莱克·德兰尼 / 利亚姆·坎宁安 / 奥拉·菲茨杰拉德 / Mary O'Riordan / Mary Murphy / Laurence Barry / Damien Kearney / Frank Bourke / Myles Horgan / Martin Lucey / 艾登·奥黑尔 / 沙恩·凯西 / John Crean / Máirtín de Cógáin / Keith Dunphy / Kieran Hegarty / Gerard Kearney / Shane Nott / Kevin O'Brien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爱尔兰 / 英国 / 德国 / 意大利 / 西班牙 / 法国 / 瑞士
语言: 英语 / 拉丁语
上映日期: 2006-06-23
片长: 127分钟
又名: 吹动大麦的风(台) / 风吹稻浪
IMDb: tt0460989
编剧: 保罗·拉弗蒂
主演: 基里安·墨菲 / 帕德莱克·德兰尼 / 利亚姆·坎宁安 / 奥拉·菲茨杰拉德 / Mary O'Riordan / Mary Murphy / Laurence Barry / Damien Kearney / Frank Bourke / Myles Horgan / Martin Lucey / 艾登·奥黑尔 / 沙恩·凯西 / John Crean / Máirtín de Cógáin / Keith Dunphy / Kieran Hegarty / Gerard Kearney / Shane Nott / Kevin O'Brien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爱尔兰 / 英国 / 德国 / 意大利 / 西班牙 / 法国 / 瑞士
语言: 英语 / 拉丁语
上映日期: 2006-06-23
片长: 127分钟
又名: 吹动大麦的风(台) / 风吹稻浪
IMDb: tt0460989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风吹麦浪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81 条 )

Oró Sé do Bheatha 'Bhaile
《风吹麦浪》影片中,Oró Sé do Bheatha 'Bhaile这首爱尔兰语的传统歌曲两次唱起。 一次是游击队员在准备伏击英军的清晨,歌唱着行进在白雾弥漫的山路上。影片结束时,游击队员们的歌声又一次响起。 最初是听SineadO'Connor的专辑《Sean-Nos Nua》,喜欢上了这首已被我循环播...
(展开)

1分钟告诉你,爱尔兰和英格兰为啥打来打去?核心原因让你惊掉下巴。。。
在普通人眼中,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地缘和政治原因有分别。但其实他们的差异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爱尔兰人是凯尔特人的一支,特点是红发雀斑矮小。 而英格兰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祖上是日耳曼人。特点是高大且金发碧眼! 说白了爱尔兰和英格...
(展开)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感觉他们的暴动像儿戏 | 来自毛毛 | 25 回应 | 2025-02-24 23:19:37 |
这片子哪里看呀 | 来自双气 | 1 回应 | 2025-02-19 22:46:54 |
关于电影类型的提问? | 来自琴瑟琵琶 | 5 回应 | 2025-02-02 19:12:53 |
风吹麦浪 | 来自清思 | 1 回应 | 2024-12-22 13:34:57 |
你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的是什么,却很难知道自己追... | 来自浮影人生 | 2 回应 | 2024-12-22 13:32:26 |
关于《风吹麦浪》的问题 · · · · · · ( 全部2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舒舒的藏品世界之英伦经典篇(第一部分) (懒人舒舒)
- 2010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介绍大全 (妖灵妖)
- 电影世博会(原名:一电影一国家) (竹幕)
-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影片 (最想念の季節)
- > 英國獨立電影獎(BIFA) 1998-2008 (烧炭小五郎)
订阅风吹麦浪的评论:
feed: rss 2.0
风吹麦浪的短评 · · · · · · ( 全部 9463 条 )
645 有用 小跑 看过 2011-01-25 21:30:03
这部电影的牛逼之处在于,一方面,它深刻地触及到了所有革命都会面对的“元问题”:革命中的阶层、分化,革命的第二天,或者继续革命,等等。而另一方面,在做这些的时候,它成功地再现了一群充满血肉的革命主体。而更为复杂的中国革命,却并没有拍出相匹配的电影。我们在继承革命遗产之前,就抛弃了它
228 有用 内陆飞鱼 看过 2016-07-01 00:20:34
反抗者初期都以为自己是天生正确的,因此像对方一样杀人,像对方一样认为自己正确,不悲不悯,差不多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激进的民族主义,折衷的保守主义,都有各自理由去捍卫心中的理想,可是坚持不妥协,撕裂的是什么,牺牲的是什么。大师功力,简洁稳健,流畅镇定。草木无声,清风拂过,斯人已逝,仇恨不散。
593 有用 滕子京 看过 2010-09-25 07:47:05
"20世纪的英国人,最擅长的除了从前殖民地降旗,就是在撤离时播下内乱火种。"
131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16-10-14 14:36:21
2006戛纳金棕榈。尽管肯·洛奇在作者导演中可谓接近于零风格的存在,但沉稳、内敛、精准而简练的镜语却往往更能直击人心。苍郁的绿野,动听的爱尔兰民谣,却掩不住血雨腥风与无尽的仇杀争执。爱尔兰革命与内战的重重矛盾和创痛:医生的未竟之业与处刑人的碾碎生命之路-拯救vs毁灭,法庭高利贷案判决-现实顾虑vs道德准则/民族矛盾vs阶级矛盾,理想主义左派与现实主义右派间的分歧,亲兄弟的反目与背叛,似是每场革命难... 2006戛纳金棕榈。尽管肯·洛奇在作者导演中可谓接近于零风格的存在,但沉稳、内敛、精准而简练的镜语却往往更能直击人心。苍郁的绿野,动听的爱尔兰民谣,却掩不住血雨腥风与无尽的仇杀争执。爱尔兰革命与内战的重重矛盾和创痛:医生的未竟之业与处刑人的碾碎生命之路-拯救vs毁灭,法庭高利贷案判决-现实顾虑vs道德准则/民族矛盾vs阶级矛盾,理想主义左派与现实主义右派间的分歧,亲兄弟的反目与背叛,似是每场革命难以脱离的宿命。两场处决戏情感饱满,唯有无语凝噎。原先引领革命的最后选择了妥协,身不由己被卷入的至终选择了死亡。(9.0/10)【2021.3.7.美琪 2K数字版重温】在大胆省略与细节描摹间取得了精妙的平衡,运动长镜头(多用跟拍、变焦与摇镜),强化现实感,令人身临其境。配乐不喧宾夺主。肯·洛奇说,本片有普适性,深以为然。 (展开)
10 有用 西楼尘 看过 2016-06-01 20:07:14
物是人已非,故里草木深。同样的监狱他挺身而出,却也在这里兄弟阋墙。一场本不想被卷入的战争,最后却没人能回头。被士兵释放后,一群人坐着马车缓缓归家,风过原野透出一种别样的苍凉,那时还有理想有热血有激情,最终却因正义的理性陷入悲剧深渊。诘问战争与人性,无人能救赎。满目萧索,无尽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