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 短评

热门 最新

5 dingdepp 看过 2009-10-07 20:47:01

看完我知道此片被禁的原因了。尤其末尾一段,任何一个政府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以此为耻~

2 DustyDopamine 看过 2020-04-27 13:18:06

挺丰富的,共浴恒河,共产党游行,中国年,贫民窟,婚礼,街景,宗教典礼,手艺人,麻风病群体,工人,老人院。贫民窟,“life is a illusion”。

3 九尾黑猫 看过 2009-08-04 03:42:41

平实、朴素,街头行乞的人说出最真挚的生活

1 sirius_flower 看过 2023-03-02 05:37:05 荷兰

和马克极其主观散文化的游记影像思路不同,马勒的剪辑除了体现片段内的因果逻辑外更多是野生原料堆积,尤其没有明确顺序的逻辑,但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看见其68思想的贯彻(马克除了短暂的SLON时期以外都极其私人化)从开篇另一角度看雷伊的加尔各答河岸与大街上的左翼(亲中毛主义与其他派别)游行起,马勒就以资本运作机制的视角审视普通人的贫穷状况,洗澡的人、手工艺者、节庆前练习的鼓手与舞者、即将奔赴游行的浓妆艳抹女神像、苦行僧、市集小贩与人力车夫。同时,马勒带入了对英帝国遗产的省视:建筑、历史中对印度的剥削、上流人继承的高尔夫与下流人糊口的纺织厂。虔诚的比哈儿搬运工与垄断当地工商业的拉贾斯坦商人,给尸体穿花带状的葬礼与结合了西方音乐的传统婚礼。片子在穆印混居满是臭水沟的贫民窟和无法逃离隔离区的麻风病人中结束

2 mongolialong 看过 2008-05-21 01:07:28

还是纪录片过瘾。

0 ζωήιδ 看过 2019-06-04 19:21:38

没有英国人就没有加尔各答、巴基斯坦、那时候还没有的孟加拉国。刍狗人间,“生命是一场幻觉”。五万华侨,过年在街头舞狮。迦梨女神。火葬过程。从比哈邦来的青壮年男劳力涌入使得城市男女比例2:1. 西塔琴学校。1968年的上街,被宗教庆祝短暂打断,英译“纸老虎”标语。七八万麻风病人中一个因病致乞的小公务员在背诵诗歌……太苦了,不知为何单独剪了一部,没跟同期拍的印度魅影合并

0 唐朝 看过 2021-07-28 21:26:12

路易·马勒拍摄于1968年的加尔各答的纪录片。无论是电影诞生时的卢米埃尔兄弟,还是电影眼睛论的吉加·维尔托夫,他们对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纪录都少不了街头。这个纪录片即是对加尔各答室外空间,鞭辟入里的纪录。街头有人们最真实的神态、表情,有他们的生活、工作、习俗、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如果这些都不能拍,那么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0 stknight 看过 2015-07-03 12:59:52

With minimal narration by the director and very little context this is a kaleidoscope of stunning visuals from Calcutta, a city of 8,000,000 in the late 1960's: rich and poor, exotic and mundane, secular and religious, children and adults, animate and inanimate.

1 溪 上 看过 2013-10-21 15:07:32

从一个内容到另一个内容,镜头的衔接特别自然。印度,这个充满矛盾叫人迷思的地方,很想去。

1 Die Katze 看过 2013-10-22 02:52:55

所以,丁布尔比和克里斯怕是来不了中国

1 电子眼泪 看过 2017-03-22 14:15:42

肮脏 贫瘠 混乱 原始 底层社会像人间地狱

1 不苦 看过 2019-11-26 10:27:54

我佩服摄像机后的人,一颗心要有多坚定才能揭露出残酷的现实。

0 吞云吐雾狮子兔 看过 2021-03-20 11:28:23

很多名导都拍过印度纪录片,我唯独喜欢这部。

0 snakespeare 看过 2013-10-20 21:07:23

@上海影城 shocking scenes

1 艾習角™ 看过 2013-03-22 21:27:08

天地不仁,以印度为刍狗。我佛慈悲,这是你的娑婆世界呀!

0 亚露 看过 2013-03-01 11:43:54

1968年2月的加尔各答,建筑工人工会拒绝使用卷扬机搬砖头因为那样工作机会就变少(当时的中国也很少有机械),有春节的唐人街舞狮子(1969年战争后50k华人做鸟兽散),平民窟其实和上海同期的老房子差不多但是已经出现了泰米尔人的滚地龙。死去的亲人就在自家门口架柴烧掉,原来印度30年没有大变化?

0 海马 看过 2013-03-01 11:46:26

968年2月的加尔各答,建筑工人工会拒绝使用卷扬机搬砖头因为那样工作机会就变少(当时的中国也很少有机械),有春节的唐人街舞狮子(1969年战争后50k华人做鸟兽散),平民窟其实和上海同期的老房子差不多但是已经出现了泰米尔人的滚地龙。

1 mayfog 看过 2010-08-14 00:20:19

纪录片。路易马勒选择加尔各答“黑乎乎”的人裙作为视觉的中心,他们数目庞大阶层分明,他们处在生存的边缘,他们虔诚于宗教,他们隆重繁琐的婚丧嫁娶。尽管如此,他们安之若素。试图在这块土地上询问,文明是什么?那可能会使自己更加迷惑。

0 豆友1234567 看过 2013-09-08 20:19:07

记得wes anderson拍穿越大吉岭和看了这部有点关系

0 UnsinkableSoul 看过 2014-01-14 19:23:50

混乱、贫穷、肮脏、拥挤、臭水沟、营养不良的儿童、乞丐、无家可归者、可怕的病人、隐修士、illusion、垂死的人、毫无尊严的苟延残喘者、阿三、可怜卖艺的孩子、011830、贫民窟、弃儿、拾垃圾者、贫富的巨大差距

> 去 加尔各答 的页面

加尔各答 Calcutta

导演: 路易·马勒

主演: 路易·马勒

类型: 纪录片

地区: 法国

片长: 99分钟

上映: 1969-04-16(法国)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