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 短评

热门

7 冰红深蓝 看过 2018-09-06 09:03:34

尤里斯·伊文思处女作,拍摄对象为鹿特丹玛斯河上的一座升降铁路桥。伊文思将多种不同景别、不同机位的镜头通过流畅而绵密的剪辑组装起来,成为一首桥之交响乐。影片充满了工业化时代的力量感与速度感。PS:比及[雨]的熟悉中的诗意,[桥]则着力彰显出一种陌生化的质感,而大量小景别镜头的拼贴与对工业机械的崇拜则明显承袭自俄国的构成主义,并与吉加·维尔托夫的《持摄影机的人》构成对话关系。(8.0/10)

4 Obtson 看过 2012-07-08 02:08:14

“伊文思之眼”的诞生,利用桥自身结构的线廓营造出绝美的光影分割。定镜头拍运动象,拉伸镜头拍静象,还有许多物理表现,转轴、垂直浮标等等。最美的一幕,来自列车驶过桥体的中远俯拍,车烟与桥网缠绕在一起,形成动态的黑白比。

1 北北 看过 2011-11-03 17:09:29

对于关于机械和精度的东西,我怎么就那么着迷?! 接合的铁轨,炫酷的桥!

3 stknight 看过 2011-11-11 21:49:28

《桥》记录的位于鹿特丹的一座垂直吊桥。这本是一个静止的建筑,但是尤里斯伊文思却使它展现出运动状态。影片一经播出,就在国际上受到众批评家的好评,并被其他导演奉为经典之作。伊文思立刻作为荷兰先锋电影的代表人物扬名四海。在线观看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0NzQzNDI4.html

1 Futurismus 看过 2020-04-01 10:46:23

伊文思拍摄《桥》用了3个月的时间,拍摄《雨》花了2年时间。 这不是桥的概念,也不是透过形式、金属建材、用途和功能可以加诸定义的个体化事物状态,而是一种潜存性。七百个镜头的快速剪接使得不同的视野接合成物质的无限性,可是也不是将这些视野导向连接,而是成为任意空间中由相互调合之独特性所组成的整体集合,在该整体集合中,桥就只是一种纯粹质性,金属就如同纯粹力量,而鹿特丹自己就成为了动情力(affect)。《运动-影像》p198-199

3 李濛Lemon 看过 2017-04-04 21:38:21

形式主义美学,意识流剪辑,运用大量仰拍和特写镜头,记录工业时代的庞大、冷静、精密、无情。

4 Eco 看过 2016-04-22 15:40:33

“那个金属建筑物(De Brug)以千百取景方式被消解为非物质性的影像,多种观看方式使桥变得不再真实,它不再是工程师依据确切目的而生成的创造物,而是一连串视觉效果的奇特系列,是载货火车无法通过其上的视觉变幻……”

0 影子 看过 2010-04-22 16:36:24

默片中的默片 但虽然只见其形 却也同时如闻其声

1 唐伯猫 看过 2009-05-04 11:20:42

镜头角度的选取十分讲究,但不知为什么桥的上升下降都只取了那单一的方向来拍摄,有一个大全景的话应该会更一目了然吧~

1 ibelieve 看过 2021-08-27 16:22:24

无声,钢铁、机械、蒸汽的纯视觉记录。尤其钟情一组机械设备准确镶嵌的镜头,是工业时代的精密之美。(开了electric jazz的歌单居然也很相配。)

1 李子鲤|Lilith 看过 2007-05-05 19:23:35

收不了居然完全没有声音!我们已经被后期整理配乐毒害的不行了。其实没怎么明白桥的原理,好像是中间的一块被整个提起来了,可惜没有提起来时的远景镜头……

0 PEEEEE 看过 2010-11-20 14:01:08

荷蘭 1928

3 勵帝或 看过 2012-02-15 17:53:42

黑白更能体现机械的质感和粗糙感,特写、航拍、和镜头画面的倒置;设想当时要是有广角的镜头会更不得了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MQse2ieLVQ/

0 小东邪 看过 2010-10-19 23:46:30

知道很精致但还是看得气闷……为何总是一个角度拍,看不到细部的关系。

1 高詩遠 看过 2023-02-23 14:22:05 北京

伊文思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景别拍摄一座正在建造的升降铁路桥,让这座桥奏出了独特的交响乐。不同于其后《雨》中的诗意,这部《桥》更多诉说的是来自工业时代的冷峻,以及旧地现新景的陌生之感。铁路通车,人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跨越桥梁到达河对岸,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难得的于无情之中造出的有情。

1 standbyme 看过 2022-07-07 17:03:52

看了Ivens的两部名短篇后(《雨》和《桥》),我的体验是,手持摄影机的Ivens或者任何人,都是在记录他自己的感知,他对世界的真实理解。不是通过电影或者纪录片来告诉你什么是雨什么是桥,或者雨中城市是什么样的或者工业化进程的世界是怎么样,而是作者在观看,我们在观看,我们在感受。你看到的是水面上的雨,车窗上的雨,还是铁轨下的桥亦或桥的一个局部,这样似乎更接近真实的观看体验,由观看进入感知和认识,这不是文学/叙事和影像的一个很大分别吗?Ivens精湛之处他运用时间/节奏让我们在画面切换中也留有思考。I film也好,I Novel还是私摄影,自我,主体和个人才是审美的开始。

0 弥西 看过 2014-03-07 21:53:17

11分钟的instagram

0 一個死槍槍 看过 2010-06-10 10:05:23

橋的側面好像科學怪人

0 惧色 看过 2010-06-16 18:40:53

原来捷克03年那部是在致敬

0 大洁 看过 2010-07-31 22:34:41

看的时候播放器没关 当配乐了。。

> 去 桥 的页面

桥 De Brug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类型: 纪录片, 短片

地区: 荷兰

片长: 16分钟

上映: 1928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