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的葬礼 薔薇の葬列 (1969)

导演: 松本俊夫
编剧: 松本俊夫
主演: 池畑慎之介 / 土屋嘉男 / 东惠美子 / 栗津洁 / 藤田敏八 / 原正孝 / 小松方正 / 仲村纮一 / 蜷川幸雄 / 筱田正浩
类型: 剧情 /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69-09-13(日本)
片长: 105分钟
又名: Funeral Parade of Roses / Bara no soretsu
IMDb: tt0064068
5星
37.1%
4星
43.7%
3星
16.4%
2星
2.1%
1星
0.8%
好于 48% 剧情片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蔷薇的葬礼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838 条 )

热门 /   / 

39 米粒 看过 2017-06-21 12:36:17

一点都不实验呀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懂(可能也是被预告片骗了)。剧情甚至还比较老套:童年阴影,消失的父亲,失足的母亲,出柜,为男人撕逼,撕逼撕出人命... 但是画面和叙事方法都很先锋(好了付兰兰我知道你学的谁了),演员也很大胆犀利令人印象深刻,结局更是惨不忍睹。。#修复版

11 brennteiskalt 看过 2021-04-03 00:08:57

《蔷薇的葬礼》是一部完全用否定式写成的电影,在60年代后期激进浪潮的影响下,松本俊夫明显是在反直觉地进行创作,虚构一阵子之后就一定要引进现实元素来进行解构。最终这部电影里彼此冲突的力量没能冲撞出新的东西,而是彼此抵消,正如最终瞎了双眼的女主角冲向街道,忽然撞见一群漠然看热闹的冷漠观众,整个GayBoy小团体就这样在社会范式的目光里完全异化而自毁,正如这部电影最后用meta层面的戏谑评论自我瓦解。弗... 《蔷薇的葬礼》是一部完全用否定式写成的电影,在60年代后期激进浪潮的影响下,松本俊夫明显是在反直觉地进行创作,虚构一阵子之后就一定要引进现实元素来进行解构。最终这部电影里彼此冲突的力量没能冲撞出新的东西,而是彼此抵消,正如最终瞎了双眼的女主角冲向街道,忽然撞见一群漠然看热闹的冷漠观众,整个GayBoy小团体就这样在社会范式的目光里完全异化而自毁,正如这部电影最后用meta层面的戏谑评论自我瓦解。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那一套在处理跨性别问题上非常有问题,松本运用这种理论把人物符号化,最终其实表明他并不关心这一群体的具体生存问题,尽管他在用插播的纪录片片段试图在叙事体里引入现实层面。更不用提这种“俄狄浦斯”式的情节其实暗藏着一种思维模式,好像跨性别是某种悲剧性的性倒错问题似的。 (展开)

23 吞火海峡 看过 2009-11-24 09:08:28

种种实验镜头,导演才华超赞!

87 芦哲峰 看过 2012-01-31 08:58:06

在不断自我否定以寻找自我的途中,我是伤人的剑,也是剑伤的人;希腊悲剧的东瀛版本,弑父娶母变成弑母睡父,更突破底线,也更触动人心;导演在艺术手法上做了大胆的尝试:跳接、拼贴、快进、闪回、静态图片、仿纪录片……从心所欲不逾矩,令人目不暇接;扭曲的倒错之美,绝望的同性之爱。

65 文泽尔 看过 2010-08-17 14:17:05

库布里克发条橙确凿无疑的东瀛源流.重点不在乱伦、异装癖、性爱等各种类别标签之上,亦不在所谓纪录片手法或者先锋电影手法诸如自然灯光、现场录音、模拟采访、快速剪接、快进、多次闪回、黑白等等,重点仍放在情节上,松本俊夫用一切影像手段表达出的是毫不晦涩的、具体的情绪,扭曲的绝望,爱与死亡

> 更多短评 1838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蔷薇的葬礼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阿草 2008-07-13 15:06:04

薔薇の葬列:松本俊夫的一九六九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是剑,也被剑气所伤;我是刽子手,也是受害者。” 《蔷薇的葬礼》是一部直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电影。一直想为1969年写点什么,虽然我完全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相信这一年左右的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病的急性发作,是现在许许多多老人一个远逝的梦境。战后全球人口膨...  (展开)
芦哲峰 2015-10-26 11:18:27

看过5000部,三推100部——日本电影篇

1、想要了解东方古典文化,可以去日本;想要学习西方现代文明,也可以去日本。纵向的继承,横向的移植,日本都做到了极致,古典与现代在日本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2、放眼全球,能把极度的单纯与极度的变态集于一身的,只有日本人可以做到。这些在日本的电影里都有体现,或者天然...  (展开)
微不足道 2008-10-02 15:42:34

我出生之日,毁灭和消灭就决定了

30日起床吃完早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蔷薇的葬礼》放进DVD机,从10点钟看到吃午饭,终于把日本新浪潮的开山之作看完了。据我家婆娘的推荐词,是其中很多经典创意被《发条橙》拿来借鉴的牛片。(《蔷薇的葬礼》1969,发条橙《1971》) 想一想东瀛的创作力也确实很恐怖,战后...  (展开)
唐朝 2021-03-21 22:35:29

松本俊夫之实验电影,是伤口,又是刀锋

实验电影以思想出格、形式先锋著称。有些创作者走向影像装置/实验艺术,而非电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实验电影刚刚兴起,这股力量和新浪潮一代汇合,诞生了一批杰出的创作者。寺山修司是其一,常被提及。具有学者范,现在较少被提及的松本俊夫,也是当时最有名的实验电影人...  (展开)
鲍勃粥 2020-10-29 17:09:13

【CIMS304 Japanese Cinema】Discussion Post Week.9

A masterpiece. Among all Japanese films that I have watched, ATG films always deeply intrigue me. Mastumoto certainly attempts to create a conflict between two poles, such as the avant-garde and the documentary as the reading suggests. Before entering the d...  (展开)
AME影视计划 2018-12-17 10:46:02

他带蒙娜丽莎逛夜店,把马桶玩成万花筒 | 松本俊夫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华仔的一首歌,叫《马桶》。 “我的家有个马桶,马桶里有个窟窿,窟窿的上面,总有个笑容,笑人间无奈很多。每个家都有马桶,每个人都要去用,用完了以后,逍遥又轻松,保证你快乐无穷。” 华仔性感的声线诠释出关于马桶的惊悚废话,格外悦耳。 歌是不错,但...  (展开)
李小说 2013-03-26 11:28:16

时间。空间。经度。纬度。

   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时代,是一个全世界的年轻人用热血和理想去企图改变整个世界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日本街头充满着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高涨的斗争情绪甚至不亚于中国。1968年—1969年间的“全共斗”学生运动尤为著名,这场运动波及到日本...  (展开)
. 2010-05-13 19:39:07

《蔷薇的葬礼》:菊花与刀的性别美学

题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日本社会正处在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动荡与转型时期,那些青年人拿起共产革命偶像的语录,奔走在喧嚷和喋血的街头,和巴黎学生们一道冲击着社会赋予人类的权利潜规则,而这一切在二十年后又再度重演。 故事从一个烟洞说起,那是一个异常骇人的烟洞,强悍...  (展开)
叛卡门 2019-11-18 20:32:46

《蔷薇的葬礼》--可以闻的电影

69年的日本同性恋题材影片居然可以做到如此惊世骇俗:四处游荡的意识流放肆的盛开在啤酒沫中,用快进和异常欢快的配乐将最常见的荒诞演绎成最捧腹的喜剧,像是剥削电影和粉红电影的畸形胎儿,交叉蒙太奇和倒叙的手法将悬疑气氛推向高潮,魔幻和神秘艺术共同营造了最为悲哀的乱...  (展开)
Ask 2007-12-07 19:47:58

被爱和加害

“我是剑 也是被剑气所伤之人 我是刽子手 也是被害者” 蔷薇的葬列是一首挽歌,也是一首激进的交响曲。 导演松本俊夫与寺山修司、大岛渚同为日本新浪潮的先驱。其中,大岛渚靠着几部惊世骇俗的电影,以及跨国际的制作和发行而世界闻名。寺山修司的作品只听说过《上海异人...  (展开)

> 更多影评 31篇


讨论区   ·  ·  ·  ·  ·  ·

有一段两个男人收拾东西用快进+音乐,是不是被发条... 来自虾仁🐷心 1 回应 2024-12-14 13:56:22
开头觉得艾迪很丑,不过看久了觉得还很有味道 来自sttwachuu 2 回应 2024-04-27 23:41:02
字幕 来自babydragonzl 9 回应 2023-01-29 03:55:27
在线(有字幕) 来自heartodyssis 5 回应 2021-08-13 13:43:41
對白。 来自Kenanjun 1 回应 2013-02-01 21:35:46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3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蔷薇的葬礼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