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姐妹 短评

热门

74 看过 2018-08-30 02:05:35

越往后越觉背脊发凉,这根本是部恐怖片…谢晋应无此意,可戏里戏外种种巧合形成奇妙互文叫人咋舌,片中情节结合日后遭遇直教人不寒而栗且格外荒谬讽刺.片内春花的戏因过于"政治"而被当局找幌子封杀,这片后来成了大毒草;片内人们坚信打倒反动派解放后就能建"自己的剧院"演"自己的戏目",片外…;片内女记者不断鼓舞女性挣脱封建桎梏独立,片外如今…;最后向着太阳,春花说要一直革命下去,恍惚看到烈日之影.谢晋真是特别会讲故事,且本片美术极为出色,服化景都带出了上海摩登复古的味道,甚至很有小津晚期作品的感觉,在当时的中国电影中极难得.音乐融合戏曲元素,好几组互为映射的角色显深度,但价值取向较单一比较可惜。谢芳的脸不断让我想到李冰冰,都很适合主旋律;女记者举手投足都像极华春莹…她很恐怖的一点在于不断鼓动春花"上进革命打倒",那种执着狂热令人恐惧

30 阿winter 看过 2014-06-21 14:23:12

拉片……作为大毒草是应该的,难得出来那么多漂亮衣服:月红烫了头发,扎着大蝴蝶结,金镯子里塞一条白手绢;沈家姆妈金色坡跟鞋,白西装,黑色蕾丝手套;皮大衣,皮手筒;进步记者房间里的黄色花瓶与贝多芬头像。上官云珠漂亮死了。

67 谋杀游戏机 看过 2011-11-30 23:24:06

一方面是文革大毒草,另一方面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最知名的谢晋作品,导演本人则说其具有“好莱坞的品质”。国内领先的漂亮运镜,民族化视听造型,小小舞台为革命明喻。不得不提的是无论从剧情表演乃至构图造型来说,随处可见明确的女同意味,这点在今天也得到了证实。可惜受了时代与环境掣肘。@资料馆

9 Sabrina 看过 2016-01-24 14:43:27

1964年拍摄的,真的不错。再过两年,你看看还能不能拍。剧中情结也只是到了1950年,时间不同,剧本就要大改了吧。不过已经非常难得。

49 影毒肥佬 看过 2015-10-05 18:16:40

影評人鳳毛先生在映後談指出現放這修復版本的結尾是當年公映的結尾,是謝晉先生在那時被上頭要求補拍的,即謝芳老師迎著太陽說要唱一輩子革命的戲,并放了他看的DVD結尾,謝導真正要的結尾,只到了謝芳抱住曹銀娣為止,他順便說網上看到謝老師還和老伴健康地去拍戲,80幾, 真太高興了!!

39 柯里昂 看过 2017-08-21 10:20:40

四星半。上官云珠总共出镜时间大概不到2分钟,但谢晋却抓紧每分每秒推特写,如果早二十年拍这部片估计她一定会是谢晋心中主演的不二人选。其实这部片并不比后来的霸王别姬们差多少,只是受时代局限,只得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戏剧冲突也明显淡化不少,仔细想想,时代于作品的影响确是不可估量。

26 shininglove 看过 2011-11-30 22:25:25

创作者将丰沛的情感倾注其中,从江南小镇到繁华上海,小人物的更迭与大背景的变迁交叉融合,新旧秩序下女性的自我解放与拯救,堪称十七年间的经典。人生如戏,上官云珠最后一场戏竟是以一个自我指涉性的结局告终,令人心碎。当然,新中国成立后的结尾可以称之为奇观,意识形态的统辖下,谢晋在笑着哭。

30 晚不安 看过 2018-11-14 22:30:30

一个历史意义上极为珍贵的电影标本,反映时代风暴来临前文艺工作者的自觉。每个导演都是受时代局限的,所谓超越时代,只是看他是否能抓住永恒的人性或情感。在这部电影里,谢晋试图做到这一点,同时他也没有忘记用一种高于个体的绝对“先进”的历史观去观照整个作品,使得它主题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在观看前半部分时,我确实感受到一种饱满的情感冲破了模式化的表演和情节,通过特写、柔光、推镜、叠画、倾斜构图以及精准的音乐,让我的眼泪时刻在眼眶中打转。正如杨超导演所说,“视听语言不仅托举起了表演,视听语言托举起了一切。”但是随着故事的进展,人物和情感都退场了,政治成为舞台上的主角,这使我不得不正视这部电影的刻板。时代倾轧了艺术。如果说《芙蓉镇》超越了时代,那么《舞台姐妹》并没有。尽管我已经为自我感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6 瑞波恩 看过 2018-11-14 21:50:48

#资料馆留影#那个年代里的异数,也是一部名垂影史的佳作,后来的《人·鬼·情》《青衣》多少都有此片的影子。大厅放的是彩色修复版,画质清晰动人,人物像是从画中走出的一样,谢芳真美,从胶片看那时的江南水乡,万般诗情画意。据说是有俩版本的收尾,我看的是画风急转而下的那版,以《白毛女》与妹姐团圆结束。然而看完后却念念不忘上官云珠,她出场不多却印象最深刻,人生的结局简直就是电影翻版(这还是她的遗作),据说这部电影也是命运多舛令人唏嘘——话说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小厅今晚放周旋的《花街》,往事如烟,两位老上海绝代电影名伶各自飘零,感慨自古红颜薄命……人生难料,真应了那句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6 影呆 看过 2016-10-07 00:53:09

黑色电影混搭戏曲片;语言使用很克制,靠影像表意;两位主角之间的暧昧开了国内LGBT题材之先河······倒可以理解为女人在男性导演眼中的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的形象;导演其实偏爱的是上官云珠,寥寥几笔就勾出了魂

28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看过 2008-10-21 02:17:05

文革时期“大毒草”电影之一,一腔一式颇具老电影风格,既然设计为姐妹,那么必然有一人要“堕落”,最后由进步的那一个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

27 A。 看过 2013-07-10 22:19:45

第一部谢晋。运镜好漂亮(开篇摇镜俯拍到近景、法庭倾斜的镜头暗喻旧制度的崩坏)。除去最后三分钟的propaganda,故事对人物、舞台、时代基本都有描绘,《霸王别姬》应该有借鉴,两个“春花‘的重叠是妙笔。视听语言可看出样板戏的雏形。谢芳美,上官演技赞,寥寥数镜就演活了一个过气但有尊严的名角。

1 五言七语 看过 2023-11-13 12:33:38 北京

在春花的身上感受到旧社会吃人,在月红身上体会到波伏娃说的“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而是听说滑下去就能达到极乐的天堂。”。感动于电影里几组女性友谊,也觉得夏衍说的没错,组织这个角度点到为止就好。

2 丛二 看过 2022-11-28 12:59:33 北京

正常的人的情感,会被视为毒草。这样的日子一直还在。

14 蒋能杰 看过 2012-02-17 02:23:01

谢老1964年的作品,那个年代难得的电影精品。上学那会看过,遗憾的是即将来临文革,使得不仅电影,连导演,编剧、演员众人都因这部电影遭受历史的戏弄、摧残,甚至丧命。回首逝去年代谢导的电影往事,会有一种辛酸、痛楚和难以名状的苦涩。同时,也就会理解谢导在“文革”以后的影片中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0 墨卿風 看过 2017-03-25 10:29:33

不愧是谢晋老师!拍摄大好河山的第1个全景镜头 就足见艺术功底 剧作完整 两女主春花和月红既是舞台上的姐妹 也是生活中的姐妹 用两人的不同性格和选择 勾起了主线剧情 (感觉霸王别姬有所借鉴) 人物塑造典型 又互相映衬 春花吃尽苦头 逃到了戏班 才求得一线生机 因此十分珍惜唱戏工作 月红从小被保护的很好 所以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 还用两个配角 展示了两女主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春花这 是一个总被训斥、殴打的童养媳 月红那 是曾经的越剧皇后 不堪冷落 悬梁自尽 各个层次的女性 展现了女人一生各种各样的悲剧…… 比现在的所谓大女主戏强多了 美术也非常漂亮 人物造型 赏心悦目 修复后调的颜色也很好看 称得上一部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品

5 長實齋 看过 2023-11-25 19:31:05 江苏

影片中重要人物大多有历史原型,竺春花即袁雪芬,商水花即筱丹桂,唐经理即张春帆。影片旨在表现旧社会对舞台姐妹的摧残和新社会给她们带来的新生,剧终前的最后一段唱词是:“从今后,泱泱水阔凭鱼跃,朗朗天空任鸟飞。莫道乌篷破浪过,前面尚有路万里。”事实上,《舞台姐妹》上映不到两年,“文革”开始,本剧的编剧、导演及主要演员均遭无情批判,春花的原型袁雪芬老师被关押七年,批斗五百余次,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14 内陆飞鱼 看过 2019-01-13 01:05:21

高清修复全然赏心悦目,文革前夜的谢晋电影,就拍摄水准来说,是同期华语电影的一流,服化道、布景、运镜、角色都足见功底,非常出彩,可惜阶级色彩太浓,又是被强拧的主旋律。

15 墓岛GRAVELAND 看过 2020-08-12 18:42:25

如果说《霸王别姬》是性别倒错,文本/现实等结构主义元素加成下的古典影戏理论,那么《舞台姐妹》则是其前现代版本,其中舞台与角色承担了史诗的功能,甚至是某种(被压制的)同性恋倾向。乡镇与城市两套不同的镜头语言下的male gaze之不安。 以上的一切终结于一场出现在影片空间之外的上吊,在此一个断裂开始在影片中产生,不安与冲突被阶级斗争缝合,唐经理和春花分别成为了样板戏中的资本家以及《红色娘子军》中的祝希娟(况且这两部影片全都出自同一名导演之手),后者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对位。《舞》是一部被意识形态的“插入”强奸的影片,谢晋野蛮地摧毁了影片中的女性意识,并在最后时刻剥夺了月红的话语权。尽管谢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判,又在其结束之后完成了一些具有反思性的作品,但这个投机主义者仍然奠定了样板戏的诗学。

5 山下猫 看过 2020-04-08 00:51:45

“一条”一篇上官云珠的儿子回忆的文章里有一张上官云珠看到新角儿到来的镜头的动图,看得我鸡皮疙瘩起来。修复很有意义,绝对提升感受,B站可看。开篇一个长镜头从远景要到戏台下,惊艳。30岁的谢芳水嫩,44岁的上官云珠两分钟戏苍凉无尽,和《太太万岁》天壤之别。调度真厉害:坐筏子众人的形态,唐经理扇起月红练习签字的纸张,配角和群演的表演恰如其分。谢晋电影里的女性都很有味道。春花之于小春花,江波之于春花,既是姐妹,又是启蒙者和拯救者。原型是袁雪芬,马樟花,筱丹桂。谢芳比起《早春二月》更炉火纯青,曹银娣有种健康美。后面半小时,是带着镣铐的舞蹈,就好像张爱玲写《十八春》。四年后上官云珠跳楼自杀,谢晋被批斗之后从垃圾桶里找到被其他孩童欺负的儿子,叹叹

> 去 舞台姐妹 的页面

舞台姐妹

导演: 谢晋

主演: 谢芳 / 曹银娣 / 上官云珠 / 冯奇 / 徐才根 / 马骥 / 罗静宜 / 李纬 / 邓楠 / 董霖

类型: 剧情

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114分钟

上映: 1964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