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男孩的影评 (176)

琉璃萤火虫 2009-12-21 19:01:27

导演意欲何为?

如果是三年前,我会给这部电影打五星,然而现在,三星已是到顶(平心而论,两星半最合适,可惜豆瓣不允许半星)。 说什么止战三部曲,这部纳波拉与苏菲索尔的最后时光、帝国的毁灭相提并论实在是辱没了后两部。 电影开头纳波拉学生第一次出现,就张扬着冷酷、傲慢、跋扈的做派...  (展开)
巴伐利亞酒神 2008-03-16 19:24:15

也提几个细节

1.全家人用一澡盆热水洗澡 连年的战争,致使1942年的德国民众其实已经生活的相当困苦,前线的军需和后方的物资都出现了短缺现象。这个镜头直观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家庭状况,物质的贫穷也使得17岁的菲德勒立志要“出人头地”…… 2.母亲的来信 提到了一个父...  (展开)
荷马的玫瑰 2005-08-27 14:36:30

纳粹,孩子,死亡与永生

电影真是如此奇妙的语言。 只看了一遍《NAPOLA》,德文版无字幕。我自然不可以听懂所有的对白,却依然被深深吸引。 电影的副标Elite fuer den Fuehrer,“培养元首的精英“。一群孩子,有的是被抛向、有的是执念着成为最勇敢男人的卫国梦想不顾家庭反对,走进这个National...  (展开)
baobao_zao 2010-07-28 21:53:04

少年之死,少年之美,少年之情

首先看到这部片子是在美少年的推荐豆单里看见的,原为看美少年而来,但是看完后却泪流满面,许久都没有恢复过来。 1、Albrecht的死可以算是我所见过的最为凄美的死亡,这个清秀的少年隔着冰层与挚友对望,微微地摇了摇头,然后缓缓地沉入了属于他的黑暗与终结。在那一...  (展开)
琉璃萤火虫 2010-08-07 22:20:54

转一篇译文:电影与历史的偏离——一位历史顾问的补充建议

2003年的二月中旬我接到了慕尼黑OLGA电影公司的一个电话。他们问我是否曾经在一所“N.P.E.A.”(国家政治教育院,一般称为Napola,那儿的学生被叫做青年团)待过五年,还写过一本关于那段时光的书。他们征询我是否愿意从历史顾问角度,看看一本类似这样的Napola的电影剧本。我...  (展开)
DearAliceC 2012-04-24 11:42:55

自私的少年蓝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Albrecht Stein 我的影片,从你出现的那一刹那开始, 到你闪烁着像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的蓝眼睛,寂静地沉入漆黑的湖底结束。 我原是为了了解德国在二战期间有关历史而观赏的影片,原是为了加入那些人性\生命\意义的讨论而观赏的影片,原是为了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部...  (展开)
梦flying 2009-03-25 22:58:18

真的太弱了!?

"当你攻击的时候,要忘记人性,这样才能发挥你的全部潜能"这个时候的Friedrich终于狠狠地攻击了对手.所有的人都欢呼雀跃,只有Albrecht冷冷地看着擂台上的他. Albrecht的诗在众人的眼里一文不值,甚至在父亲的生日宴会上,想朗读给父亲的诗也被轻易地敷衍.Albrecht的梦想与永远与现...  (展开)
ᥫ᭡້໌ 2017-05-21 15:42:45

只是为了放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只是为了放我截下来的图,所以放在长评里。 剧情刻意丑化纳粹,那个贪生怕死的教官,那个靠食品商父亲进去的胖小伙,那些同学们之间的金钱交易,我是不相信会发生的。 故事一开始父亲就反对弗莱德希里去上军校,这也为最后他的离去埋下伏笔。后来一系列交代他和阿尔伯特的友情...  (展开)
轻轻听 2009-08-28 17:58:38

君子不器 (Ist schwach schwach?)

我看这个片子还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现在战场不是杀戮肉体 而是贬低人格 只有在商场职场 出人头地的人 才不schwach软弱 一个人 没有自己好好生活的空间 必须要不停的表现 不停地把别人踩下去 这样才很有用 很成器 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想法 所以不奇怪有的人去取得一些成...  (展开)
大-燕-威-王 2009-02-05 21:27:02

生命的重量

这是一部拍摄角度很独特的电影。 貌似只要是大片,能扯上二战或者犹太人便很少不叫座——Napola虽然是其中之一,但显然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它是从纳粹德国青年精英的眼中,来反省纳粹的种族主义对人性的摧残。 这部影片用两个青年的悲剧,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在什么样的情况...  (展开)
豆友00000001 2014-02-11 06:09:27

独裁统治之下对人性的摧残

前段时间在微薄上看到有人说希特勒除了屠杀犹太人以外,几乎是个完人。呵呵。事实上国内崇拜纳粹崇拜希特勒的人非常多,毕竟纳粹德国没有直接侵略中国,甚至在1941年前还援助过中国,种种原因让不明真相或不想知道真相的国人对纳粹政权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毕竟不是我们自己的...  (展开)
Linth 2006-07-31 21:08:55

选题很好

这个电影选题如此之好,以致我在看了简介后就迫不及待地借来看了。看后却有淡淡的失望。看过关于纳粹教育的书,认为电影中表现得还是太浅了些。 至少真正的纳粹教育不会出现临阵逃跑的教官,该教官居然还继续教授,简直把严苛的纳粹精神视为无物。 还有,真正纳粹教育中孩子们...  (展开)
厄庇墨透斯 2006-10-16 11:06:27

晶莹

电影里有两处令我动容——我还真是不厚道说。  一是夜间行动。Albrecht的父亲谎称是持械的苏军逃犯,实际上是苏联那边手无寸铁的娃娃兵。而NAPOLA的学生们不明就里,带着恐惧开枪自卫。当时有个苏军的娃娃(跟NAPOLA们差不多的年纪)肠子开花摊在地上,Albrecht便...  (展开)
⠀吾曰唯唯 2020-07-23 18:33:34

希林小天使拿的是什么绝美女主剧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希特勒的男孩》这个名字翻译得就很色,不知道剧情的人单瞅海报,还以为影片主旨是希特勒后宫起火。看片之前我始终很纠结,因为害怕自己会有近一半时间想去蹂躏小马,可从头到尾又都想rua小天使直到把他rua秃噜皮。好在编剧很好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女主角希林小天使...  (展开)
momo 2018-05-16 22:46:52

“你是世上最美好的少年,如同那年不化的冰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外文名字《Napola:Elite für den Führer》又名:英雄教育、纳粹军校、元首的精英……见名知意吧。 首先,我得承认,我是被汤姆希林小天使的美颜吸引才去看这部电影的,当然希林小天使的美颜也没让我失望,是真的很好,尤其是在湖里的那刻。我想,在那一刻,不仅仅男主Friedr...  (展开)
随遇而安 2007-05-06 16:07:45

天使回去了

好久看电影没哭了,这部电影让我在回味的时候不禁落泪。不管它表现的纳粹教育是否到位,不管它表现的同性情谊是否细腻,都不重要了。它能打动我,在我心中那就就是最好的电影。 Albrech,一个唯美的吟唱诗人,可感性,细腻,善良与纯真在战争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他像天...  (展开)
Magnificent 2021-01-08 23:56:46

请问你也参加过军事夏令营吗?

军事化管理是极权主义与独裁者的温床。我小时候也被父母送去过那种打着“强身健体,磨练意志”的军事夏令营(集中营),各种体能训练,个人内务整理,甚至吃饭的时候还要列队,唱歌,种种细节和影片中的Napola学校神似。我呆了几天就受不了了,教练让我滚,我就哭着退学了。 我...  (展开)
梁羽弦 2011-04-11 02:09:17

极端

我是爱你的, 只是我厌恶我们所处的世界; 我是恨你的, 只是我迷恋我们相处的瞬间。 别过来! 因为我们各自身处在, 冰火不相容的两个极端。 ——《希特勒的男孩》  (展开)
跑跑 2010-09-08 22:29:21

只有心里住着孩子的人,才敢那么勇敢

这是两个孩子长大的故事。十六七岁,会因为偷看一眼漂亮女孩就高兴整晚的年纪,可是战争却让他们跟手榴弹,死亡,还有俄罗斯孩子离的那么近。曾经的Napola为了能来这,甚至背叛父亲,在唱起国歌的时候,他脸上会有比谁都兴奋的神情,可是当他慢慢长大,看见一个尿裤子的孩子,...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 (共176条)

订阅希特勒的男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