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雾家园的影评 (55)

睡破大脑壳 2011-02-21 01:43:17

眼前迷雾 心底尘埃

佛书有云:“心若无尘,般若自在”,说是真心如果没有尘埃,智慧就会现前,一切自在无碍。然而这般超脱无羁的境界,不是常人能轻易企及的。花花世界,红男绿女,熙熙攘攘,各图所需。身处《尘雾家园》的人们也不例外,他们被心魔纠缠囚禁,在一次次错误的选择后走上了...  (展开)
荼蘼泡沫 2005-11-06 12:33:17

属于生活的钝痛

渐渐亮起来的天光,下着颓靡的雨,潮湿的海风打在Jennifer Connelly的脸上,长的黑发蓝的眼珠,分不清是雨还是泪——或也许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不算是绝对美丽却绝对震撼。是属于尘雾家园(House of Sand and Fog)片头的映像。 一个来自伊朗的由于政变携家人流亡海外的前上...  (展开)
汗淋学士 2006-05-27 12:57:30

美国人的住房问题

电影海报上男女主角的脸朝着不同的方向,但同样的悲哀落寞。玻璃的裂痕向四面划过,划破了夜空,也划破了两人的脸庞,预示了这是一个梦想被粉碎的故事。影片好几次都把镜头对准了海边氤氲的雾气,就像剧中人物内心的阴影,并非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绝望,依稀可以看见远方那一丝...  (展开)
假装不存在 2010-08-11 22:15:29

重归尘雾

看到结尾处,心里像受了一记重击紧缩着,压抑极了。我想导致悲剧的不是希望,而是凯西的执念。她称自己并非酒精成瘾,实际则沉溺在对以往生活的怀念无法自拔,屋子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与之相反,贝尼赫拉上校虽然有军人的固执、穆斯林的深刻信仰,但却向往平和的新生活。影片对...  (展开)
我呼吸的空气 2012-02-01 13:21:22

尘雾家园

《尘雾家园》的原创剧本来自于《不伦之恋》(In the Bedroom)原作者的儿子安德鲁·杜伯斯三世(Andre Dubus III)1999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小说试图揭示的主题是:有时候毁灭了我们的生活的,并非仇恨,而是我们抱有的希望。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为了保住负心丈夫留给自己...  (展开)
Eve Lim 2017-10-13 16:49:26

每个好人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生命里的恶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其实在看到结局之前,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部枯燥的电影。沉闷的气氛、缓慢的节奏、有点故弄玄虚的情节,需要很专心才能看得进去。但是最后上校一家人的殒命,给我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冲击。后来我才理解了导演的用意,前面的篇幅一直在铺垫,厚积薄发,才能击中观众的内心。 因为政府...  (展开)
记者赵萍萍 2016-07-23 11:09:56

自己量力而行,知足常乐

为了一套房子,两家家破人亡,导演巧妙地寻找了两个家庭,一个是生活随意,看上去应该没什么正式工作的女孩,一个是落魄上校,在工地打工,有阿拉伯人的经济头脑。他们最终都为了房子或者自杀未遂,或者儿子、妻子先后死亡,自己也自杀。究其原因是生活压力导致,但也是不自量...  (展开)
vivian 2011-08-12 23:45:34

女主角思维拧巴了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女主角思维拧巴了吧,这种事儿政府的错就应该让政府负责呀,老死磕人家干嘛,弄个警察还去威胁人家,这算什么呀,这不明摆着欺负外来人吗,再说了房子只是卖了,又不是毁了,只要东西在早晚能回来,还用的着自杀吗,这都至于吗,太夸张了  (展开)
王咻咻 2008-04-12 18:49:41

如果雾气遮住双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看[House of Sand and Fog],是寒假时在电影频道。影片放到1/3时,电视突然没有了信号。于是,猝不及防,我被无情地抛给了黑暗。 再看这部电影,已是两个多月后的现在。一直不断猜测的关于“房子最终的归属问题”,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影片中文译名[尘雾家园],...  (展开)
Yvonne 2006-06-08 23:01:19

是希望或者是欲望?

"有时候毁灭了我们的生活的,并非仇恨,而是我们抱有的希望。" 这是电影介绍中提到的主旨,让人迷惑,天使与恶魔,到底我们看见了什么?一个这么好的单词,突然出现了否定义,是变得深刻了,还是有其他隐含的意思? 这个电影的压抑,来自于我们通片找不到发泄的对象,每一个...  (展开)
lulusw 2009-10-20 23:18:20

很悲剧,很精彩

看到片子开头一家人在海滩上跑的镜头,我就知道自己会喜欢上这部片子... 剧本也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情节很紧凑,矛盾很突出,演员很出色,又是一部不太挑得出毛病的好片子。片中的三个主人公,一个想in,一个想out,一个想 change,最后谁都没有如愿,围绕着这么一幢海...  (展开)
奈灵 2023-01-08 12:33:46

再次体会到了《故事策略》的奥妙

看了短评和影评,无论是高分还是低分评价的,都比较直白给出了观众的感受:大家实在不喜欢酗酒而精神失常的女主角,她只是一股脑的把精神寄托都堆到了房子身上;她的男友更是一场灾难;相反,作为故事反派的伊朗将军,却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尤其是他捍卫家人的时候。 本片虽...  (展开)
声嘶力竭 2022-06-23 13:59:06

A mock of the American dream.

A mock of the American dream. Connelly is really really beautiful!!So beautiful that you can forgive her if she did any terrible thing even ruined the world. Back to the movie, there were two main scenes in it. First one was the house. Because Connelly forg...  (展开)
黄伟 2020-07-21 20:27:10

都是好人

整个影片基本没坏人,唯一坏的是当地政府,男女主角有些道德问题,但不是当地政府的错误举动,也不至于到这种悲惨结局,不过几位主角表现的都不错,命运交织就像多米诺骨牌,错了一块就全错了,蝴蝶效应是避免不了的,为什么一定要凑到140个字才能让我发表?这个规矩应该改一下...  (展开)
胥荃 2020-02-02 21:27:21

尘雾家园

当你对自己眼前的利益具有某种执念后,可能意味着你将因此而失去一些东西,可能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这个女孩被自己的丈夫抛弃,因为自己的过失失去了父亲拼命30年为她买的房子,她为了要回房子,每天疯了一样去房子的新主人那里哭诉,给买主家原本幸福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展开)
zzzzzz 2019-06-19 21:48:31

碎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遍无字幕,第二遍巩固。 house of sand and frog-剧中所引起争端的房子当真是时时在迷雾中!似乎这样满是湿气的场景,音乐,基调,注定了悲剧。 疑问:为什么一个colonel会混到去工地的地步?为什么一家阿拉伯人要搬到美国?无比重要的大盘子?卖房子赚钱?为什么有Kathy ...  (展开)
呮乏 2017-12-17 00:00:38

从未觉得死亡如此轻松,也从未觉得死亡如此沉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7/12/16 Saturday 《尘雾家园》 看到二分之一的时候,想到的一句话是「一个人的不幸是另一个人的幸运,或者说,一个人的幸运是另一个人的不幸」 当女主突然失去她已逝的父亲留给她和哥哥的房子,当她只能把曾经属于自己的所有寄存在仓库,当她甚至都付不起一家破烂的汽车旅...  (展开)
阳光 2017-05-26 14:10:15

洒脱对待现有的生活吧,无论如何保持坦然

昨晚才看到这部影片,通篇比较压抑,尽管海边的房屋景色美丽。 现实的利益使人失去了心底的良善,买主的妻子依然坚持善良,但儿子却被父亲的希望湮没。。。。。。世间的一切争执源于利益,如何跳脱?尤其在抱有希望之时,欣赏买主不畏变故仍然努力生活,精神世界强大!...  (展开)
开心就好 2016-10-25 17:07:21

无处不在的矛盾,各有各的缘由

《尘雾家园》一部2003年的老片了,类似的题材最典型的如《撞车》,反映诸如种族、贫富、警民等之间的矛盾,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个伊朗的上校,可能是政治原因,带着全家到了自由国度美国,为了生存,租房、女儿结婚、儿子上学,背负了巨大的债务,屈尊去做道路养护...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5条)

订阅尘雾家园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