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歌 短评
3 有用 火娃 看过 2019-03-06 21:23:08
7/10。多次表现由河对岸向城镇拍摄的镜头;信徒在河边聚集呤诗,河上有人划独木舟,码头有人抡摆锤,恒河铺开了环境意义与人物身份的关系:温厚的自然空间是人仅有的安慰,母亲反感城内数量众多的猴子,见猴子喝自家院子的水龙头将其驱赶引来猴子嘶吼,但阿普与猴子的关系十分愉快,黑鸟四散而飞隐喻父亲的死亡时,阿普并不悲伤反而好奇地给猴子喂食,猴子兴奋地跳到高处摇铃,轮到母亲故去的噩耗,阿普选择待在树荫下伤心,火车和旷阔的林地并置象征现代性对母性自然的邪恶入侵。学习奖品的地球仪是十分视觉化的物理空间,它象征阿普闯荡世界的雄心,现代性的城市召唤阿普的新身份,使他短暂遗忘了返乡之际跳下河与自然亲近的乡村身份,和吸烟的朋友谈天时学校操场上日晷的空镜头,却提醒着阿普回归乡下的身份,塑造了阿普身上动物般直觉和自然性生活。
4 有用 ChrisKirk 看过 2019-04-09 23:19:13
阿普对知识的渴望与埃莱娜有部分相似,一方面是对知识本身的追求(他们都足够聪明),一方面是想极力摆脱当前的家庭境遇;他们也都得到老师的帮助,在学校成绩优异,同时结交了新朋友。因此似乎也就能用“界限消失”解读:莉拉想象的界限是“液态”的,是能从一件物品落到另一件物品上的,阿普希望自己能充当两方界限(学校与家庭、贫穷与知识)的连接者——埃莱娜与莉拉都不曾想过,但是电影中却呈现出界限的“坚硬”与不可逾越——莉拉的另一种解释但小说回避,当阿普试图以一己之力强硬达成界限的“消失”,两个领域的碰撞必然付出某种代价,在此的直接表现形式为死亡(突兀但合时宜)——母亲的离世使得一方界限柔化,阿普最后的出走(间接表现)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实现了界限的“融合”。
22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21-02-03 13:01:07
“阿普三部曲”之二,获1957威尼斯金狮奖。1.阿普的成长与勤奋苦读历程,总伴随着亲人的离世,独自撑起家庭的母亲,也早早地难于抵御渐熄的生命之火。学业与归家无法两全,而阿普也终究选择不再继承婆罗门地方祭司之业,而是永远离乡,踏上向上爬与出外看世界之路,一如校长送给他的那个小地球仪,总与阿普形影不离。2.剪辑与转场精妙绝伦:父亲咽气时四散起飞的群鸟&刺耳、拖长的尖叫;母亲转头接甩镜到火车;以缓缓推近煤油灯跳过阿普多年上学时间;不同老师讲课+化物实验+听课+印刷兼职的叠化蒙太奇;母亲去世前看到在黑暗中起舞的萤火虫。3.拉威·香卡如泣如诉、适时渲染情感的西塔尔拨弦配乐是影片不可或缺的利器。4.不断复现的火车,依旧是变故、思慕与死亡的象征。5.纪录般的闲笔:杂耍男,表演柔术的孩子,阿普喂猴,又见小小猫。(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