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的影评 (16)

“公民们,你们想要一个没有革命的革命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一向不喜欢抱着一种分析的态度写影评,因为我觉得阅读影评是代替不了看电影的,影评人只是负责从电影中挑出一些亮点,对它们作一些哲学的思考。因此我不喜欢写影评时把什么细节都写进去,很多没那么重要的细节观众自己去看的时候自然会看到,不需要影评人来扼杀他们的想象空... (展开)
《丹东》为何令我如此恐惧?[猫]
一部电影的恐惧 不知道它从何时开始 直到我有知觉 直到它已咬破我的皮肉 直到它的毒液已刺进我的血管 渗透我全身 我开始发抖 不知是心脏、血管 还是空荡荡的胃…… 没有胃液、胆汁、胰液、血液 只有燃烧“震颤”的毒液 我体内有各种颜色 各种细微的、密密麻麻的味素 它还在吐红...
(展开)

隐喻,镜头,配乐与氛围
21.2.4二刷(这一次找到了中文字幕看得更明白些):其他影片里似乎罗同意逮捕丹东是为了看他是否有罪,若无那法庭能给他一个清白,更喜欢这一部的描写,罗一开始就很明白革命法庭是拿来对付敌人的工具,在csp里说丹东是革命最忠诚的仆人,他相信丹东,在公民给他一本罪状后,他说...
(展开)

Wajda镜头下的和Przybyszewska笔下的SJ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点毫无逻辑的不吐不快。作为一个同时喜欢这部电影和圣鞠的观众,观影体验真可谓精分。 波兰导演Andrzej Wajda在1983年拍过一部法革题材的电影《丹东》,讲述1794年4月前后丹东与救国委员会的冲突。电影原著是波兰戏剧作家Stanislawa Przybyszewska于1928年所著戏剧《The Dant... (展开)
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第一条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 第二条 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La Nation)。任何团体或任...
(展开)

看它仅仅法国大革命本身值得研究
片子中的人物,说起话来,全都歇斯底里,而且说起来没完没了,特别沉闷,没有把那个波澜壮阔又恐怖无比的年代表现出来。丹东有一一定性格,但由于导演控制力不够,这种性格反而因为话多而冲淡了,搞得英雄不英雄,怪物不怪物,书生不书生的。而罗伯斯庇尔,也不像一个暴君,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