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怒而眠 短评

热门 最新

5 Chuan 看过 2021-02-18 10:30:56

很难归类的电影。神秘来客Harry的到访不仅激化了一户中产黑人家庭的矛盾,也为观众带来了南部黑人的各种迷信和俚俗:对扫帚的忌讳,只能用茶杯喝玉米酒,还有让人迷惑的“Toby”护身符。似乎拥有摄魂术的Harry Mention被认为原型是被黑人社区异化后的“The Hairy Man”童话。不过导演伯内特2016年的一次采访中谈及这部影片,他的表述更接近于Harry“气场不对”,而非在挟妖术做法:“我小时候大人经常不让一些客人进门,因为大人说会不利于家里,当时我觉得这是胡扯,但长大以后我对这种习俗敬畏而尊重。”影片里吹号的熊孩子由伯内特的孩子扮演,伯内特说他自己小时候一直是社区这种扰民噪音的源头。

0 持人的摄影机 看过 2023-08-01 00:13:59 广东

8.0/10。①因黑人男主到访一个中产黑人家庭(男主与家庭中的妻子丈夫是多年未见的好友)而导致这个本就存在危机的家庭陷入了各种风波。②各种有趣/讽刺的幽默(比如54分钟左右古法护理病人那段),整体水平≤8.0。③运用固定或缓慢的运镜、缓慢/平淡的叙事节奏、精美且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美术等营造中产式的生活化美感。

6 幽灵不会哭 看过 2020-10-05 15:54:04

伯内特绝对是最伟大的美国导演之一,这部电影神秘、温暖、忧伤、欢乐、感人,充满了对生活的超现实体验、坚持希望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命本身的庄严赞美,和《杀羊人》一样,从一个黑人的社区切入,生活流般的去戏剧化的叙事,最终却展现出普世的感悟和情怀,从而超越了种族和文化的所谓隔阂,“外人入侵”的模式下,哈里这个闯入者是怒气的代表,他来自老家,坚守着格格不入的传统,用沉重的回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次道德与情感的危机,伯内特用哈里的形象含蓄批评了黑人文化中的固执与枷锁,可怜又可悲,唯有超越痛苦与愤怒才能找到平静,家庭是一个爱的容器,不应该去盛放嫉妒与怀疑,诸多丰富的细节在充实着这部看似质朴的室内剧,伯内特的镜头也总能捕捉到那些让人感动的细节,关于婚姻、亲子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当阳光重新出现,这个社区又有了活力

4 风里刀 看过 2018-12-14 05:48:02

我其实一直都挺讨厌家庭伦理剧的,不过这个还是挺有意思的。里面有一个地方镜头转换真是太棒了,一开始是红色的烧水壶,然后切镜头下个是红色衣服的男主人,用color match衔接太棒了!美术十二个赞!的确像是别的短评说的,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类型的故事,但到后面主线渐渐清晰了。Charles Burnett 之后的panel我没去,但朋友说他自己讲一些个人经历。小号的画面很美,用sound match也很连贯。最后结局有往戏剧方向发展。想起来学校黑人老师讲,一开始电影是给白人拍的,给黑人打光有的时候真的不容易,所以在此赞美灯光美术!

1 Evilly ☣ 看过 2019-05-16 15:10:26

没有枪支毒品政治正确泛滥的黑人电影,看着就真的觉得种族是不存在的,人一旦中产起来都是一个shi样。平平淡淡,虽然也有戏剧冲突,但是就真的感觉非常日常,仿佛就是日常纪录齁。不差,可以四星,只是个人没有代入感罢了

4 看过 2015-06-13 11:50:36

看了Charles Burnett的Killer of Sheep和这一部(不同意Ebert的差评)都好赞!前者是早期学生时代的情感充沛的表达,形式感更强一些;后者是时隔二十多年后的更内敛但是更丰富的表述:各有味道,同样动人。同作为黑人导演的代表,Burnett相比Mike Lee的Do The Right Thing需要更敏感细腻的观众。

1 石墙 看过 2022-03-22 01:31:41

将家庭中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一个神经兮兮的“外来者”,不知道这是独属于黑人的神秘主义传统还是导演的某种认知局限。

0 2046小马 看过 2021-06-22 20:19:20

21/6/22:闹剧的收场太有意思

2 看过 2023-02-25 15:31:46 美国

真的太棒了。細膩得起雞皮疙瘩。可不可以理解為把black history 或/及 black identity 通過「西方教條式鏡頭語言」來表達是對 「被馴化」「被civilised」更meta 的delivery -though 我並不在意這個問題是否有答案 或答案為何。刀、雞、護身符;咖啡、玉米酒。從前門走進的掙扎,死在了家裡挪不走。暫時從後門離開,卻始終還要回家。 糾纏的結始終要慢慢解。

2 烏鴉 看过 2016-08-30 10:24:35

前四十分钟完全摸不透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 只觉得设定很好但narrating不顺 冲突太直 声音的shifting perspective也不work 但慢慢就完全神秘紧张了起来 高潮的家庭争执像宗教画 时间的流逝参照是小儿子太太的肚子 和解时兄弟的对话是听不清的低语 非常幽默聪明 应该再看一遍

1 Harry_CJC 看过 2021-04-10 03:02:06

也是多亏了上课 才能看到如此精彩的片 不选择将黑人种族问题摆上台面 导演把镜头转向了黑人内部的种种矛盾 这是一次南方传统观念对liberal社会的一次冲击 更是黑人对自己identity的一次深刻拷问 整部电影极其slow-burn 那种整个家庭 气氛一直在剑拔弩张的状态 而HARRY的出现那脆弱的平衡 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他在场那种ominous邪恶的氛围就是氤氲不散 HARRY所代表的属于南方最迷信最传统的观念更使人觉得可笑的同时也悄悄捏着把冷汗

0 ME 看过 2024-01-13 23:56:10 安徽

黑人中产保守派南方家庭受到挑战的故事

1 云雾敛 看过 2022-09-18 20:35:47 北京

虽然遗憾父亲角色半路“缺席”导致与子一代的冲突以及代沟讨论消泯无痕,但在哈里来访之后倘若他还存在于剧情中心,必然无可避免的成为与之相配的黑人文化与历史的代表,但因未被呈现的未知理由(有指向哈里的暗示)导致患病后,毫无疑问的产生了切割效果,成为一种相伴但并不相同的双生线脉络,因此一个男权式的黑人传统就有了二分取舍与评判价值上的判断,而母亲作为女性弥合与岿然不动的各个意义代指发挥自己的意义进而做出最终选择,生死也就表述了在黑人现代化中产后需要去除以及怎样对待自己本源的问题,当结尾小孩的小号终于成旋律时,一个黑人历史性的发展已然发生。但更高明的地方是,在以明确选择的情况下,结尾的无情(外出欢喜聚餐)又透出无力,这建立在哈里这一角色本身兼具烦人与迷人的双重暧昧之上,舍弃本身更成了一种脱离自身的存在。

0 ShrimpEmpanada 看过 2016-08-31 01:23:14

Old soldiers never fade away. They just drop dead.

1 KID Y 看过 2023-04-10 22:35:31 英国

8.4 对于好莱坞常见的“闯入者”题材的种族改写,用几分神秘的表象点缀黑人街区中的日常与冲突,逐步紧逼的同时又没有丢掉幽默感,不稳定的气质贯彻其中。

0 デボラカー 看过 2023-09-18 00:17:14 河南

102mininBlurayRemux1080pCC-28.1gb <CC, SVS FILMS> [DRAMA]

0 地上 看过 2024-05-13 19:37:41 湖南

8.2/10 渐入佳境,后面太吊了开头配不上。待重看

0 无恨可诉 看过 2019-03-06 14:29:56

「Criterion」一位不速之客引来的分崩离析,略微荒唐的故事里有代表性的反映出黑人传统与现代家庭观的差异。美术出色,开头与结尾的音轨剪接完美

0 Line 看过 2016-09-10 06:58:00

没套路的家庭戏 今日来看简直一股清流 却不缺少戏剧冲突 也会很适合搬上舞台

0 电个爆炸头 看过 2024-03-23 09:12:44 广东

很想知道创作者是怎样找到这种思考角度的。太强悍了,深藏不露。当然要是以一种庸俗的眼光去看,你也可以把它当成一部普通的励志片。那个“天堂与地狱”的笑话就说明一切,是生活的总结,“你选择怎样的道路,你成为怎样的人。”我觉得我是躺在厨房上亨利的尸体,不过带怒而眠指的不是他。说回来,仅仅以这个角度切入是一种浪费,关键在于导演是怎样摸索出这条拍摄路径的?(要说观感接近,想起科恩兄弟的《严肃的男人》,以及大卫·林奇)再说亨利这个人物,不速之客,不祥之兆,恶魔化身,人心阴暗面的象征。电影中只有女人不受其惑,孩子是他的天敌。(说到这里又想起了《遇见恶魔》,明明是一部烂片...)不过我又觉得导演拍出了超越这种解释的某种抽象,他会是更多。我也还想说更多,不可动摇的细节,笃定的节奏气息,那笑话与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