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生死相许 短评

热门 最新

2 傻乐的猫 看过 2010-09-18 17:54:42

又一个2见钟情片,字幕起的时候,眼泪终于下来了。

2 jijis 看过 2009-11-12 08:46:08

一部讲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们初识AIDS的状态

5 Mr Fahrenheit 看过 2020-02-04 21:40:18

Sweet, gay, and sad. 绝对有时代意义的电影!结尾Willy说"I just wanna be there if they ever do find a cure." 然而30年后there isn't a cure and people still pontificate and there's coronavirus. 《爱是生死相许》这个名字太温暖了,而原名Longtime Companion更为伤感些(在恋人的葬礼上牧师不能说lovers,只能说是“长期伴侣”)。 Android

1 想本雅明迟了迟 看过 2015-12-21 04:38:59

不打分了。I'm living this life.

0 EnduringLove 看过 2023-04-16 17:23:35 上海

这译名真是抬高了本片的高度~

2 看过 2014-09-19 23:52:19

客观地呈现应该是它最大的优点,不过这就够了,电影不是说教,我想每个人从中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自己或者别人的过去、现在、将来,足迹和轨迹。 生命的美丽不是全部来自于壮烈与宏大,面对比常人更多一层的复杂环境,有时候,“我只想开心地不错过今天。”已经足以令你为之动容!

1 东东隆咚锵 看过 2022-03-21 22:50:25

90年代艾滋爆发下同志的生与死永远是会让我流泪的主题。那种看着身边的好友和爱人一个个痛苦离去的哀伤实在让我无法自已。 尽管到今天依然没有出现能治愈艾滋的药物,但在一些药物和疗法之下,艾滋也不再是绝症。 结尾男主、男友和朋友走在沙滩上,过去的朋友突然出现,大家亲吻,拥抱,跳舞,这独属于荧幕的超自然一景,男主的一句“我想再见他们一面”,真是暴击了。

0 norris 看过 2012-03-22 23:14:14

挺有時代印記的電影,也如此真實地記錄了艾滋病剛剛進入大家生活階段,每個人面對它的不同心態,微妙也細緻。

2 dinosaurs 看过 2008-04-05 02:13:36

以前被教导过,这是跟费城同年但是比费城坦率得多的一片.要注意的是剧作家CRAIG LUCAS还是垂死的高卢人的编剧!

4 Dear Morie 看过 2011-06-20 08:53:22

在90年代初期 艾滋还作为一种不被打更广泛大众了解和理解的致命疾病存在时 这样的电影 出现意义可能远远大于电影本身 最初的恐惧与未知 与他们而言是怎样的灾难或许我们并不能完全明白 但诚如电影译名 爱是生死相随 他们让所有人知道 同性之间 也有至死不渝 也有天荒地老

1 lovemachine 看过 2010-05-21 19:04:46

这次看更觉得是面对宿命的众生相了。坚强镇静的david让人尊敬。

0 火娃 看过 2017-07-20 01:43:55

6/10。从不经关注到逐渐意识到故友的逝去,朋友圈仍然能从容地生活加深彼此鼓励,大卫对同居恋人始终如一的照顾与释怀到下一篇日记自己的葬礼演讲,对同性恋者重要时期的状态有一种坦荡平和的书写,就像结尾幸存的同伴幻想逝去的朋友欢聚熟悉的海滩、相互拥抱,眼前延伸不会实现的希望而迅速回归清醒。

3 小悬子 看过 2015-01-16 21:52:04

2015.01.16 碎片式地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同性恋者在AIDS阴影下的生活,与疾病抗争,但拒绝以受害者自居。影片最后,Willy仿佛看到John出现在沙滩上,笑容灿烂如阳光,两人拥抱(就是海报上的场景),我瞬间飙泪……他就是他,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5 Philia 看过 2010-05-21 19:35:45

艾滋是全人类需要共同战胜的疾病,而非所谓上帝用来对付同性恋的惩罚。影片的意义大于影片的故事本身。面对疾病,你真的爱他么?

1 V_Lachesis 看过 2011-04-18 11:34:27

make a wish

0 发际线靠后 看过 2021-06-01 12:01:54

Magi8@100FL,非鱼非乐

0 百草味 看过 2019-12-12 21:39:54

十年间同性者对于艾滋病所受到的影响,有的人因病去世,有的人活了下来。

0 Canis Minor 看过 2011-10-09 11:28:46

爱滋很恐怖,爱情很动人… WAP

1 三岛 看过 2022-12-01 20:13:56 四川

世界电影史提交的结课论文中谈到了queer cinema的叙事,从上世界70年代到90年代间,我较为笼统地概括为认同与骄傲,其中提到了艾滋病,认为AIDS在这种转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险些回到往前悲剧的命运,中产阶级的悲剧成为普遍存在的时刻,但与此同时的妇女们开始协同进来,为艾滋病患者们呐喊,随之而来的情绪转变没有回溯到古典时期,而是加入了现代性的抗争元素,为自身立名,因而骄傲。

1 滿神的異教徒 看过 2019-03-20 21:44:15

我不可能不将这部电影和《平常的心》联系在一起,同样的诱因同样的事件,同样讲述的是爱是不应该区分性别的,任何爱都可以生死相许,它没有像normal heart那样渲染悲剧,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内蕴的深沉。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