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的耶稣 Jésus de Montréal (1989)
蒙特利尔的耶稣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外语片(提名)
- 德尼·阿尔康
蒙特利尔的耶稣的影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理想主义的诠释 也是黑色幽默的表达
理想主义者的自嘲 炉火纯青的黑色幽默 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 但是目的却不是宣扬宗教。 看完之后觉得有种“憋”的感觉,一方面觉得很震撼,却没有办法爆发出来,影片情绪的抑扬体现了导演绝佳的控制力。 剧情并不复杂,颇似中世纪英国的道德剧,只不过结尾。。。还是自己看...
(展开)

用现代的方法诠释了耶稣、神迹、使徒
1、那个为情色电影配音的男演员,有很好的演员天份,却不得不干着这样的活,他何尝不是马太的化身,那个被人看不起的税吏,而他参加到拍耶稣受难的小组里,就是被耶稣呼召的马太的影射。 2、那个漂亮的女演员,演香水广告的女演员,不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的化身吗?以前就象个妓...
(展开)

Jésus de Montréal
昨夜心里状态,正好合适看电影,而且是所谓的文艺片那种电影,要不然买了那么多碟片,什么时候看呀。“蒙特利尔的耶酥”是第二次看,换了清晰多了的版本,看电影的状态也比上次清楚;以前我看此类小众电影都得喝酒,糊里糊涂的,看不懂就蒙混过去了。 就算不喜欢宗教...
(展开)

如果耶稣重临,他其实无路可走-当代耶稣启示录(体制吞没人性)
Denys Arcand - Jesus of Montreal 一群底层演员,用先锋戏剧的形式,在天主教的圣殿里让耶稣复活。他们想要传道,想要关心你我一样的现代人。 在这出随着游客行程不断变换场景的戏剧里,叙述者的角色贯穿始终,站在那个时代对我们发言,每句台词都发人深省。 影片进行到一半,...
(展开)
> 更多影评 7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冷门佳片】8.4-8分|评分人数<5000 (影志)
- 与信仰有关的200多部影视作品(增补版) (羊的门)
- 天堂沉默了半小时 (冷艳句)
- les films français pendant les années (corbelle)
- 一个人看电视(二) (鹿小羽)
订阅蒙特利尔的耶稣的评论:
feed: rss 2.0
蒙特利尔的耶稣的短评 · · · · · · ( 全部 93 条 )
4 有用 拝啓、あなたへ 看过 2011-01-10 11:29:06
如果你信神、你的神无处不在。他不信神、所以被十字架砸死了。对世界上单独的个体而言,脱俗就是拯救。而被拯救的人,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4 有用 火娃 看过 2023-10-17 21:02:08 福建
7/10。将耶稣生平移植到现代都市中,哥伦布在社会罗网所遇到的诱惑和逼迫,是耶稣及其门徒其相似经历的翻版,扮演抹大拉的玛丽亚的米莱叶,去参加一部广告片的试镜时,广告商找借口要求她全裸出镜,为得到角色备受羞辱的米莱叶脱下衣着,哥伦布对此勃然大怒,于是大闹广播电视台,赶走了广告商和客户,这是对耶稣救赎行淫的妓女和因亵渎圣殿义怒的化用。之后一位娱乐界的顾问建议他炒作以提高知名度,他指着大楼的玻璃外,许诺... 7/10。将耶稣生平移植到现代都市中,哥伦布在社会罗网所遇到的诱惑和逼迫,是耶稣及其门徒其相似经历的翻版,扮演抹大拉的玛丽亚的米莱叶,去参加一部广告片的试镜时,广告商找借口要求她全裸出镜,为得到角色备受羞辱的米莱叶脱下衣着,哥伦布对此勃然大怒,于是大闹广播电视台,赶走了广告商和客户,这是对耶稣救赎行淫的妓女和因亵渎圣殿义怒的化用。之后一位娱乐界的顾问建议他炒作以提高知名度,他指着大楼的玻璃外,许诺这座城市会是他的,导演使用耶稣被魔鬼诱惑的桥段,隐喻了现代都市人的普通焦虑: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金钱、虚荣等抽象化的魔鬼随处可见,凡人唯有依靠自己扮演的上帝,完成自我救赎。召集伙伴排演话剧的哥伦布如那呼唤门徒的耶稣,对罪恶的坚决抵制,使他死于剧场的十字架,死后又将全身的器官捐献,认同了耶稣殉道的精神。 (展开)
2 有用 7级残废 看过 2015-01-05 01:07:15
戏里和戏外,饰演耶稣的男主克伦都面对着审判。在戏里,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接受人类的愤怒,在戏外,克伦因毁坏剧院里的设施而被告上法庭。而他毁坏设施的原因是因为剧院里的试戏导演想要试戏女演员脱光衣服,他愤怒的掀翻了桌子。此时在法庭上,他拒绝了律师的辩护,他也拒绝为自己辩护,他接受法律对他的惩罚,就像苏格拉底一样。
1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看过 2018-08-20 23:37:56
如果说《性女贞德》是对伪善的医疗产业的嘲讽,那么《蒙特利尔的耶稣》不仅嘲讽了演艺圈,更是嘲讽了现代信息产业的每个角落,以及我所从事的广告业。幸好只有一个耶稣,幸好人人不能扮演耶稣,幸好耶稣死去。如同那种并不存在的原罪一样,所有的价值观在本片侃侃而谈,一如浮云。
3 有用 艾莎妮達 看过 2010-07-31 19:33:16
31 JUL 2010 (3+) 大一讀宗教必修科,講師說本片是思考聖經當代意義的必看之作,事隔多年一睹真身,不免有多少失望。沒有太多深入的討論,主角還「耶穌」得好刻意(面試倒亂/月台講道),甚至覺得本片還不及導演的美利堅系列。一句到尾,本片特別適合宗教研究或前衛劇場人士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