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杀手 Tueur à gages (1999)

导演: 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
编剧: 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 / Limara Zjeksembajeva
主演: Talgat Assetov / Roksana Abouova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哈萨克斯坦 / 法国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99-11-30
片长: 80分钟
又名: 杀手(台) / 黑仔(港)
IMDb: tt0157124
5星
8.7%
4星
38.0%
3星
41.3%
2星
7.6%
1星
4.3%

雇佣杀手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雇佣杀手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热门 /   / 

1 合纥 看过 2013-11-17 23:34:34

师从布列松的奥米巴夫,一个可以变现得跌宕起伏的故事用布列松式简洁叙事手法。电影中的情景让人想起上个世纪的时代精神,后苏联时代的哈萨克步履维艰。

0 豆友191100283 看过 2024-10-21 23:24:05 中国香港

睡的很香甜。

0 出口 看过 2023-02-27 10:28:27 辽宁

3- 缄默的流体,含有一股绝望。/周围的事物接连从他身边流过,松快了固定的行为链条。

0 没有昵称 看过 2024-10-13 08:58:56 法国

Rétrospective Darejan Omirbaev à 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séance présentée par Joël Farge. 从干练的摄到犹豫迟缓的节奏到几乎无表情的表演到给闲杂路人的大量镜头还有那种讲着讲着故事直接进行开始对时代进行道德训诫的架势,都是布列松本松了!与故事主线并无太大关系的酒吧里还有公车上的画面都拍得挺好的,还有从一个小... Rétrospective Darejan Omirbaev à 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séance présentée par Joël Farge. 从干练的摄到犹豫迟缓的节奏到几乎无表情的表演到给闲杂路人的大量镜头还有那种讲着讲着故事直接进行开始对时代进行道德训诫的架势,都是布列松本松了!与故事主线并无太大关系的酒吧里还有公车上的画面都拍得挺好的,还有从一个小孩口中突然讲出来的纳扎尔巴耶夫的笑话…最后的两次杀人场面都是氛围烘托好了然后只给声音不给画面,前面男主被打的场景也是。第一次看哈萨克斯坦电影,就这么直接地进入对社会变革的批判之中,以这么法的方法。有意思!(前半部分里有个数学家之死作为楔子/道德训诫,是因为导演在学电影之前是学数学的!) (展开)

0 佛尔摩飒 看过 2022-02-09 19:19:39

"纳扎尔巴耶夫告诉我们,新哈萨克的大脑和手臂已经消失了,只有金牙还在"——玩笑;"他们想把一个工厂私有化之类的事情,这(与国有化)有什么区别"——现实。

> 更多短评 2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雇佣杀手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限制为7个汉字 2008-12-21 01:36:19

社会主义遗留杀手

这个灰暗的故事被导演处理得十分沉静,哈在厄运袭来时来不及挣扎就毁灭了,没有通常社会写实影片所见的发泄之举或者人在压抑氛围的癫狂状态,绝望中的哈始终抱着无奈的消极情绪,仿佛被一种东西操控着逐步推入深渊。影片未对社会现状作任何情绪化的表达,但镜头里出现的贫富差...  (展开)
acidrain 2006-02-02 20:12:58

一个关于杀与被杀的故事

哈萨克导演Darezhan Omirbaev的这部黑仔(Killer)算不算我看过的第一部哈萨克电影? 其实他还有一部《吉尔吉斯少年行》, 和这部一样都是香港的创造社发行,多年前就买了,一直没看。 一个底层蚁民的求生故事。 贫穷,为科学家老板开车->生了个儿子,撞了别人的车->赔钱,没钱...  (展开)
干土 2006-04-29 10:51:12

男子意态

Killer A flim by Darezhan Omirbaev 《黑仔》 导演:奥米巴夫 1998 哈萨克斯坦 好电影,因其产地,时代,更值得注意。 导演有控制力,叙事张弛有度,几段处理颇耐回味,简介称其师法布列松,联想向日所看《钱》,实不虚。我欲赞其无一不依古法,因其浓郁。看片之欲起于封皮男...  (展开)
An米 2008-11-08 11:58:16

只能说还行

DV青年可以效法一下这样的一种风格:演员不专业,无表情,就可以被称为很酷,很“布莱松”。镜头长点再长点,就很“侯”。街景加更多的室内场景, 就会很现实,很低成本,很独立..... 玩笑. 那些哈(萨克斯坦)啊, 吉(尔吉斯特)啊,似乎也只能采取这种方式了. ...  (展开)

> 更多影评 5篇


讨论区   ·  ·  ·  ·  ·  ·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雇佣杀手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