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阳 Чапаев (1935)
导演: 格奥尔基·瓦西里耶夫 / 谢尔盖·瓦西里耶夫
编剧: Dmitry Furmanov / Anna Furmanova / 格奥尔基·瓦西里耶夫 Georgi Vasilyev / 谢尔盖·瓦西里耶夫
主演: Boris Babochkin / Leonid Kmit / Varvara Myasnikova / Boris Blinov / Illarion Pevtsov / 斯捷潘·什库拉特 / 格奥尔基·热诺夫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官方网站: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4966/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35-01-14
片长: 93 分钟
又名: 恰巴耶夫 / Chapayev
IMDb: tt0024966
编剧: Dmitry Furmanov / Anna Furmanova / 格奥尔基·瓦西里耶夫 Georgi Vasilyev / 谢尔盖·瓦西里耶夫
主演: Boris Babochkin / Leonid Kmit / Varvara Myasnikova / Boris Blinov / Illarion Pevtsov / 斯捷潘·什库拉特 / 格奥尔基·热诺夫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官方网站: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4966/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35-01-14
片长: 93 分钟
又名: 恰巴耶夫 / Chapayev
IMDb: tt0024966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夏伯阳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1934 《恰巴耶夫》苏联版李云龙的故事,出乎意料的精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拍的真好,完全出乎意料。 恰巴耶夫同志就是苏联版的李云龙啊。当然,他在中国的名字更响亮——夏伯阳。 苏联的内战进行了3年时间,作为游击队出身的恰巴耶夫成为白军的噩梦,四处出击,神鬼莫测。以至于敌人悬赏2万卢布要恰巴耶夫同志的人头。 作为1939-1942年间延安公映的苏... (展开)
从《亮剑》与《夏伯阳》看人民武装的形成与发展
文/菠萝吹雪 《亮剑》的主角李云龙。作为草根人物,他是一个脾气暴躁但又有突出军事才能的干部。但是,在近几年,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与对“人民军队”这个概念的重新认识,对李云龙这个角色的评价也在逐步走低,这是为什么呢? 我先来举几个片段: 首先在《亮剑》一开始...
(展开)

苏联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中国电影诞生之初,人们对于泊洋品的认识还未成熟,学习借鉴了众多其他国家的电影创作观念与方法,影响较为深远的则是苏联电影借鉴,对于中国电影体制发展、电影主题思想,以及电影创作技法观念都产生了众多影响。 一、电影国有化体制的诞生 早期苏联在20、30年代十月革命的胜...
(展开)
> 更多影评 14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鹦鹉史航每天推荐一部好电影(一) (开·逆光)
- 当时的电光幻影 鲁迅 朱生豪 (树叶的叶)
- 苏联印象之一——苏俄55佳 (Mannialanck)
- 社会主义国家百大电影杰作(建设中) (人畜无害小白兔)
- 【蘇俄百佳】100 лучших русских фильмов (熊仔俠)
订阅夏伯阳的评论:
feed: rss 2.0
夏伯阳的短评 · · · · · · ( 全部 837 条 )
44 有用 小王子 看过 2013-10-12 20:55:40
看完之后觉得这是中国后来战争片的模仿对象啊,那时候真是跟着苏联走,顺便说一句,看着夏伯阳和政委伟大的友谊,竟让我产生了某种错觉,哎呀,我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啊,难道就我一个人这么想?
12 有用 Mannialanck 看过 2011-03-14 16:36:50
6。国配音画质量差,国产山寨片鼻祖
18 有用 мая 看过 2022-02-04 14:39:54
7.5,正向和反向的历史意义都很大,摈弃了蒙太奇学派形式至上的原则开始用通俗化语言来讴歌社会主义,建立了典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下的平民英雄模板,这套模板可以说沿用至今了(参考李云龙),但同时这套突出正面英雄的创作方式很快就给继承者以不好的示范,只要主题先行重点突出英雄和主要人物就够了(当然跟创作环境的不断收紧有很大关系),高大全三突出开始盛行其道(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就慢慢变成样... 7.5,正向和反向的历史意义都很大,摈弃了蒙太奇学派形式至上的原则开始用通俗化语言来讴歌社会主义,建立了典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下的平民英雄模板,这套模板可以说沿用至今了(参考李云龙),但同时这套突出正面英雄的创作方式很快就给继承者以不好的示范,只要主题先行重点突出英雄和主要人物就够了(当然跟创作环境的不断收紧有很大关系),高大全三突出开始盛行其道(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就慢慢变成样板戏,遗毒至今 (展开)
135 有用 陈绿 看过 2020-06-14 17:45:24
豆瓣上太多人 以自己小资产阶级之恶心 度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之腹
16 有用 NL.capj 看过 2019-06-12 21:50:15
苏联影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品,托洛茨基被本不应出现的伏龙芝代替,英雄夏伯阳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直到今天的战争片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