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俱乐部 The Cotton Club (1984)
棉花俱乐部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剪辑(提名)
- 巴里·马尔金 / 罗伯特·Q·洛维特
- 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 理查德·希尔伯特 / 乔治·盖尼斯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棉花俱乐部的影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AM I BLUE?
虽然经常在母亲的口中听到对《教父》这部电影的挚爱,但是却没有想到我所喜欢的这部《棉花俱乐部》也是科波拉的作品。 最初之所以买了这部影片,完全是冲着影片名称去的,而我想任何一位喜欢早期爵士乐的人都会对这个片名怀有好感。而所幸也透过这部电影喜欢上了《Am I Blue》...
(展开)
> 更多影评 9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入选《第十放映室》影片之国外篇Ⅰ (心之旋影)
- 尼古拉斯·凯奇 (seeme | 北北)
- Jazz Movie (蝙蝠)
- 30-40年代好莱坞黄金年代歌舞片精选版 (复古摄影师gay)
- 出色的电影配乐 (Stranger朵啊)
订阅棉花俱乐部的评论:
feed: rss 2.0
棉花俱乐部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77 条 )
5 有用 舌在足矣 看过 2019-10-03 00:46:59
140分钟Encore版。科波拉的禁酒时代黑帮片,但正如片名里的“棉花”所暗示的,种族话题也是影片的重点之一。尽管这个版本将片长扩展到了近两个半小时,仍然有些线索没有补完。谋杀与踢踏舞的交叉剪辑让人梦回「教父」
10 有用 赱馬觀♣ 看过 2012-01-09 00:02:05
本片足以解释科波拉因何从七零年代的璀璨夺目到八零年代的黯然失魂。时代变迁是很重要的背景因素。新保守主义主宰下的美国,极力推崇冒险激进排斥传统怀旧,七零文化主调被迅速边缘,当红大导也无法幸免。片中理查吉尔(意)最终必然与矮子(犹左)和高佬(法)走到一起。这就是个八零失败者联盟!科波拉在通过角色身份设定和阵营组合表达自己对于里根时代不满和警惕;不过,从影片品质的角度,也不能算是很成功。杂糅多重类型,风... 本片足以解释科波拉因何从七零年代的璀璨夺目到八零年代的黯然失魂。时代变迁是很重要的背景因素。新保守主义主宰下的美国,极力推崇冒险激进排斥传统怀旧,七零文化主调被迅速边缘,当红大导也无法幸免。片中理查吉尔(意)最终必然与矮子(犹左)和高佬(法)走到一起。这就是个八零失败者联盟!科波拉在通过角色身份设定和阵营组合表达自己对于里根时代不满和警惕;不过,从影片品质的角度,也不能算是很成功。杂糅多重类型,风格难以统合,说是黑帮加歌舞?却没有热情似火的喜闹夸张;说是在谈爱情坚贞?男女主人公的火花也只是星星点点稀稀落落,远不及投射其身的斑驳的黑色光影抢眼吸睛。应该说科波拉并非是一个善于在喜剧与浪漫维度上发挥想象调动情绪的导演。可本片恰恰将其作为风格主攻方向,甚至举杯庆祝“幸福结局”。似乎更像在自曝其短? (展开)
0 有用 冥王星(Ojas) 看过 2024-03-08 23:23:27 河南
每一个被迫看和不得不看女人跳康康舞的女人都是棉花种植园的黑奴,以前是这电影,现在是"可怜的东西"之流,"顺直白男"从来不会让人"失望"。作为黑奴共情白人主子就和社畜共情资本家一样是脑子坏掉了。女士们的发型和帽子确实美,纸醉金迷或醉生梦死,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发情史
2 有用 米粒 看过 2014-04-21 08:30:47
科波拉怎么拍也拍不厌的经典黑帮故事,加上著名棉花俱乐部的歌舞,后半段的故事高潮配合踢踏舞的交叉剪辑实在赞(当然这对于科波拉来说已经是小菜咯)。爵士+蓝调+2、30年代的华服,几位演员年轻靓丽,凯奇粉好厚德感觉!并且很有意思的是听到了前几天看福禄双霸天里面的歌。。
3 有用 chanwingyan45 看过 2013-08-28 19:44:23
爵士是:奢靡,紫醉金迷,诱人犯罪,威士忌,雪茄,李察基尔。80年代的《棉花俱乐部》,首先导演科波拉全家的作品我都不喜欢,次而又黑帮又歌舞,拍得太乱花渐欲迷人眼,即使找来等待叔穿个西装梳个油光滑亮的背头还是觉得这类型题材很一般,加上我又不是爵士乐的粉丝,so.